生活在战国时期的秦国,曾破魏有功,官拜左司空,同时也是秦国守旧派的代表人物。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 甘龙、杜挚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详细]
杜玉琴 女,演员。1925年出生,浙江省嵊县城关镇人。1938年进嵊县石楼堆越剧科班学艺,工旦。在科二月,学会了《十八相送》、《楼台会》等戏,后随前期师姐马珍香边学边演,学会了《活捉张三郎》、《盘夫索夫》等戏。后到南京、上海与筱素娥、筱湘卿、庞天华等同台献艺。解放前后,被聘“大溪舞台”、黄岩越...[详细]
杜幼节(?~?),字季坚,浙江东阳人。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十六年(1223)癸未科武举第一人。 该科共录取武进士58人。 杜幼节自幼颖悟绝人,14岁时以《春秋》试右庠,被列为优等。考中武状元后,授詃门舍人。当时史丞相卧病在家,很久不理朝政,杜幼节因此发表意见,闻者缩颈。绍定五年(1232...[详细]
杜锡瑞 1947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省直分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1998年被授予“河北省民间工艺 美术大师”(巧雕印钮类)、2002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会员”称号。出版有《杜锡瑞作品集》(书法)、《杜锡瑞精品集》(书法、...[详细]
杜祥宛 1938年4月生,河南开封市杞县柿园乡万寨村人。应用核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1964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曾主持核试验诊断理论和中子学的系统性研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和微波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主持研究、制...[详细]
杜袭,字子绪,生卒年不详,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人。东汉末及三国时曹魏-。杜袭投奔曹操之后历任西鄂县令、议郎、丞相府军祭酒、侍中、丞相府长史、驸马都尉。魏文帝时期出任督军粮御史、尚书,晋封关内侯、武平亭侯。魏明帝时期,出任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太中大夫,晋封平阳乡侯,去世后谥号定侯。 ...[详细]
杜审权,字殷衡,京兆人也。释褐江西观察判官,又以书判拔萃,拜右拾遗,转左补阙。 大中初,迁司勋员外郎,转郎中知杂。又以本官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十年,权知礼部贡举。十一年,选士三十人,后多至达官。正拜礼部侍郎。其年冬,出为陕州大都督府长史、陕虢都团练观察使,加检校户部尚书、河中尹、河中晋绛节...[详细]
朵烈图,字仲容,济宁人,蒙古族。至正十一年蒙古色目人榜状元,赐进士及第,例授翰林国史院修撰,擢翰林待制。 家世簪缨,其父尝为黄岩州达鲁花赤,由此起为御史。 仲容年少而闲于礼,和顺谦恭以正进退,应对始终无违者。至正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元顺帝更新国政,朵烈图自翰林待制擢兵部郎中,奉诏宣谕江南...[详细]
朵儿赤,宁州西夏党项族人。元世祖忽必烈时,曾任中兴路新民总管,由于功绩显著,先后升任潼川府尹,云南廉访副使、廉访使,他爱抚士民,发展生产,和好少数民族,算得上一名开明的直臣良吏。 少年时代的朵儿赤聪明过人,已显示出同龄人少有的才华。元世祖听说之后,遂召见朵儿赤问道:“我听说你能说会道...[详细]
杜宁自幼聪颖绝伦,勤奋好学,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撰文立马可倚。永乐二十一年(1423)秋,乡试中举。宣德二年(1427),得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宣德五年(1430),参与编撰《宣宗实录》,升修撰。正统三年(1438)四月,书成,升为翰林侍讲,赐白金文绮。 正统中,朝廷选翰林讲读以下-中...[详细]
李琪 ,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也。琪少举进士、博学宏辞,累迁殿中侍御史,与其兄李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梁兵征伐四方,所下诏书,皆琪所为,下笔辄得太祖意。末帝时,为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周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二人多所异同。琪内结-、...[详细]
韦夏卿,字云客,杜陵人。父迢,检校都官郎中、岭南节度行军司马。夏卿与爱妻生下韦丛,多年后将韦丛许配给当时未曾有官名的元稹。夏卿苦学,大历中与弟正卿俱应制举,同时策入高等,授高陵主簿。累迁刑部员外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