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竹坡(1670—1698年)名道深,字自德,号竹坡,是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竹坡幼年聪明好学,以博闻强记闻名乡里,他发奋进取,才识过人,恃才傲物曾以帝师国相自许。康熙三十四年,26岁的张竹坡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点评-一书。他共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评论,为中国的文学理论留下了一分宝贵的遗产。张竹坡...[详细]
[张洲]字莱峰,号楠林,张镈之六世孙。少年时文章出众。后在关中书院求学,与大荔李法、武威孙俌、吴堡贾天禄、洛南薛宁廷、韩城王杰,抨击当时文坛浮而不实词风,提倡质朴的古文学,影响很大,时称“关中六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中进士,历任广西修仁知县、浙江德清知县。辩冤狱、捕盗贼,清介廉明,人人称...[详细]
清•二品参将、“京东快马张”——张玉相 张玉相,字攻璞,绰号“京东快马张”,世居乐亭小黑坨。张家的创业人是张玉相的曾祖父张希孔,木匠出身。兄弟三人,家境贫寒,于道光初年,沿途乞讨到 东北船厂(今吉林)谋生。由于张希孔为人忠厚,干活殷勤,稍有积蓄,便自己开了个小木匠铺。有一年适逢砍伐森林的“木...[详细]
[张玉树]字德润,号阴堂,张镈七世孙,武功人。乾隆三十年(1765)进士,授齐河知县后,研究吏治,讲求治术。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清平知县,不久调任峄县。上任后,裁减徭役,民众拥戴。黄河决堤,峄县遭灾,他除上报求赈外,不计个人安危,断然截留运往济宁的“漕米”(公粮)救济灾民。因此博得上司称赞...[详细]
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又字翰山、澥山,号觉庵、指山。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海南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官至湖北布政使(从二品)。革除各种陋规,四次受到皇帝召见,倡导并协助林则徐严禁 。主持编纂《琼州府志》,擅长书画,是清代知名的书画家,与丘浚、海瑞、王佐并誉为海...[详细]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 生平 1637年(明崇祯...[详细]
张文宣(?~1895)清合肥人。字德三,又字德山。李鸿章之甥。同治武进士,隶属淮军将领吴长庆。李鸿章办北洋海防,从王荣春防旅顺。因功晋至记名总兵。后调防威海卫,驻刘公岛。光绪二十年(1894 年)中日战争爆发,以孤军抗拒日舰袭击。黄海之战后,日舰-威海口,他率部坚守3 月。次年,率炮台士卒多次重...[详细]
张维屏(1778~1857),字子树,号南山,晚年又号老渔,广东番禺人。父亲张炳文,曾任四会县学训导,因而家学渊源,熏陶有素,幼即能诗。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时年十三,应县试。同里方姓者,家有园池一区,值白莲盛放,招集名士赏莲赋诗,张维屏时所作诗最好,方氏便以女许配给他。但尚未成婚,该女病...[详细]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 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 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详细]
张铭轩(1659~1718年),讳嗣溥,字天如。华埠镇玉川(今下界首村)人。清代两浙著名学者。清康熙十四年,耿精忠叛军过玉川,年仅十五岁的张铭轩负母避入常山原谷,由于烈日熏蒸,其母卧地呕血,口渴思泉水,嗣溥提瓢往返于山径之中,取水为母解渴,不幸母病猝死,贼兵追至,避难者皆惊走,唯铭轩独守母尸号泣...[详细]
张胜奎(生卒年月不详),又名张奎官,北京人,曾于四喜班演出多年。其唱吸取余三胜之法,嗓音虽不冲,但唱腔流利曲折。 精于说白、做工。其念颇带情感,做派神态逼真,擅演忠臣义士一类"衰派老生"角色。如《一捧雪》之莫成、《跑城》之徐策、《四进士》之宋士杰、《清风亭》之张元秀。亦能演丑角戏,所演《渭水...[详细]
张墒,字星垣,南市镇周便村人。清朝同治年间举人,任绥德州(今陕西省绥德县)学正。星垣出生于世代读书人之家,其家族在周围一带颇有名望。他为人坦率,衣着随便,不修边幅。肯动脑筋,很有心术,擅长写文章,特别精于医术。他曾说:“神农本经,长沙验方,是医生应遵循的规则和准绳。”他为人治病用药以《神农本草》...[详细]
张荣组 (1806年出生—1872年病逝,时年66岁)张荣组,号涫卿,字锡圭,别号润农,新田县大坪塘乡长富村人。1806年出生。根据历史资料推断,王鼎铭先生到新田时,他才23岁。因张荣组的父亲张老公为人忠厚、正直,在新田县城做买卖,王鼎铭在县城打击地痞恶势力时,是坚定的支持和拥护者,王鼎铭在...[详细]
张日旼 字穆侯,号熙斋,南溪都(今翁田镇)排山良 村人。幼年聪明颍悟,勤奋好学。家贫,其父务农,极力教之。日旼曾从琼山进士谢宝就读,是谢宝的得意高徒。登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进士,金德瑛榜。选任云南宜良县知县,为政崇尚简易,注重教化,以课士训农为务。宜良地瘦民穷,日旼奏准奉委修浚银汁河,...[详细]
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遂宁黑白沟人。生于清顺治六年(1649)十一月十七日。三岁随父读书,授《大学》即能成诵。九岁受业于西充白太庚老师,诗文初露才华。十三岁,受教于遂宁赤崖精舍彭觉山老师。彭为当时名儒,博通经史,长于诗文,对鹏翮影响很大。鹏翮少年有志,鸡鸣即起,孜孜不倦,读书论学,潜道修...[详细]
张梅亭,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曹家庄人。生于1859年(清咸丰九年)古历九月初八日,卒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古历四月二十八日,终年75岁。字雪安,又字雪庵,因宅南有古松一株,笔直而挺拔,冠若伞盖,并且溪水西流,故号“对溪”,别号“一松子”,书屋为“一松山房”。 他出身于读书世家,...[详细]
张家钰(1818-1859) 张家钰,号坚甫,新田铺乡发冲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正月生。父张其左,多次考秀才不取,愤而从农,率子力耕,家渐富,但受人欺侮,立志教子成才,撑持门户。于是自天务农,夜晚课读。张家钰勤奋好学,成绩冠兄弟。全家商议送他去宝庆府城读经馆。他自挑行李及大米八斗入...[详细]
[张徽楷]字伯模,张镈七世孙,武功人。秉性致孝,能诗善文,特长国画。乾隆三十年(1765),“邑大饥,知县设棚施粥,存活者百千人。”徽楷因此作了幅《施粥图》,意态如生,翰林孙景烈题诗其上,时称双绝,誉为一时之艺术精品。...[详细]
张国森(生卒年月不详) 男,唱书艺人,[哀哀调]创始人。浙江嵊县中高村人。张是务农、经商兼之的农民,很喜文娱,早年拜“落地唱书”南派师祖友兴为师唱书。约在19世纪60年代,他赴绍兴经商返嵊,夜宿嵊县北山区谷来村客栈。忽听妇女啼哭声,委婉凄凉,甚是动情,与己唱书曲调联系,觉得可以借鉴吸收。回嵊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