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周学霆 [清][公元1771年-1834年]

  • 周学霆 (1771-1834) 周学霆,字荆威,号梦觉道人,今爽溪乡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六月生,l3岁应童子试,名列榜首。但体弱多病,抚书长叹:“身之不健,谈何功名!”即弃儒从医,游历湖湘,广求名师。刻苦精研诸医学典籍,疑难怪疾,有独到疗效,医名大震。善化进士陈代霖,目之为“今之扁...[详细]

周辛铄 [清][公元1856年-1905年]

  • 周辛铄(1856-1905),号叔川,今坪上乡时荣村人,清咸丰六年(1856)九月生。早年取秀才,曾在乡举办团防,被选为大同团团总,亲制《大同公约》,并倡议于本团设学田分局,储产为兴学之资。他说:“国家非兴学不能自治,人才非办学不能造成。” 光绪二十四年(1898),周辛铄与邹沅帆、彭庄仲等...[详细]

周锡恩 [清][公元1852年-1900年]

  • 周锡恩(1852-1900年),字伯晋,别号是园先生,今罗田平湖古羊山人,后迁居罗-镇石源河。周锡恩幼颖悟,未成年即考取秀才,深得张之洞赏识。后就读于武昌学院,学业日益精进。1876年,湖北优选贡生,被列为第一名。1883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并以其文思敏捷、才情奔放而颇受推崇,当时,人们...[详细]

周斯盛 [清]

  • 周斯盛,字子才,号际岩,宁州新华周家人。嘉靖三年至隆庆三年(1524—1569年)在世。其祖父周达,以岁贡任四川井研知县,升西京户部员外。父周逢吉,曾任雄县县丞。 斯盛14岁补弟子员,嘉靖二十二年举人,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初授行人,继选四川道监察御史。后巡按辽东有功,改按浙...[详细]

周启运 [清][公元1792年-1853年]

  • 周启运(1792~1853),字景垣。九屋乡江头洲村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举人,清道光六年(1826)进士。曾任河南省洪县、商丘、祥符等县知县、湖北德安府知府、江宁盐巡道兼江宁布政使,同时护理巡抚并代办两江总督事、直隶按察使等职。为官期间,重教化、除水患,颇有功绩。林则徐视...[详细]

周铭旗 [清]

  • 周铭旗(生卒年不详),字懋臣,号海鹤,大留村(今属龙山街道)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中进士。历任陕西醴泉县、大荔县知县、乾州知州、西安凤翔同州府知府等,于庚子(1900年)、辛丑(1901年)两次任会试内监试。其著述有《乾州志稿》、《遂闲诗集》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维新-张百熙任...[详细]

周立春 [清][公元1814年-1853年,近代农民起义首领]

  • 周立春(1814-1853),白鹤塘湾人,女儿周秀英,为清代农民起义领袖。周立春世代务农,为人急公好义,曾是青浦县第四十五保八十九图地保,天地会成员。咸丰二年(1852年),青浦知县余龙光于岁歉之后,限期追征已豁免的漕尾,激起众怒。农历五月十九日(7月6日),周立春率领塘湾、黄渡一带农民二三百人...[详细]

周朝霖 [清]

  • 周朝霖,字雨青,安徽人,1906年出任本溪县第一任知县。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0月,时任盛京将军的赵尔巽向朝廷奏请:“辽阳州属,本溪湖附近一带,毗连兴京(今辽宁新宾县)、凤凰(今凤城),万山重叠,路径分岐,为盗渊薮,应另设知县。”赵尔巽奏请设治的建议被清政府采纳。翌年9月,赵尔巽委...[详细]

周岐 [清][公元1892年-1911年]

  • 周岐(1891-1911) 派名维洽,字於民,亦作禹民。湖南新化大同团(今属新邵县坪上镇时荣桥村)人。 周岐少而聪敏,出生才8个月就能辨别姓名,以聪慧闻名乡里。周岐两岁时生母去世,遂由祖母唐月娘抚养成人。 周岐稍长,授课于塾师。 1904年,12岁的周岐考入省城湖南高等实业学堂铁路建筑...[详细]

钟文 [清]

  • 钟文,字冶民。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出生于武平县象洞乡沾阳村。父国华为清廪生,设私塾教书。钟文秉性坚毅,聪颖好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福州全闽师范学堂。因家贫未能支持,他毅然只身离家到漳州,函禀老父申述矢志向学之愿。其父深受感动,乃典卖田户,并向亲友筹借供其入学。由于成绩优异,深...[详细]

钟崇俨 [清][公元1778年-1858年]

  • 钟崇俨(公元1778—1858年),字若思,号敬亭,赣县白鹭乡白鹭村人。钟崇俨于清嘉庆年间任浙江嘉兴知府。道光元年,其七旬0病重思乡,钟崇俨辞官,携自建的昆腔班回到江西南昌。咸丰八年,携昆腔班回到故乡白鹭。这个昆腔班与早在清顺治年间从苏州来的一批昆曲弟子成了赣州东河戏的播种者。后来,其子钟谷(1...[详细]

甄遇都 [清]

  • 甄遇都(生卒年不详),字愚合。沛县甄楼村人。晚清御医。朴直少文,善痘疹术。时清廷常御冷某,其子痘疹急,布告延医。群医毕集,均束手。甄遇都持布告至,施以雨淋、药治,第二日病愈。群医惊为神手。冷常御感其恩,遂与甄遇都结为忘年交。冷常御迁秩去京师,适京中小儿患痘疹者甚多,因无善手,多至夭伤。是时缙绅...[详细]

郑铿 [清]

  • 郑铿,字双玉,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乾隆年间,擅长山水人物画。 郑铿自幼挚爱绘画。他的作品对人物的塑造集中凝炼,用传神之笔,画龙点睛地融人物的性格感情于一体。他深入生活,面对现实,把目光投向沸腾的生活,寄情于画作之中。在实践中,他刻苦学习,注重意境、技艺的提高。乾隆六十年(17...[详细]

郑秉恬 [清]

  • 郑秉恬,字性和,号云壑。芦洲乡均陂人。道光壬午(1822年)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改授山西五寨知县,继署平遥,后调曲沃。曲沃是有名难治的大县,秉恬赴任,针对公役假威挟诈的弊端,特设置两桶,上写“愿闻已过,求通民情”八字,每晨置于街口,让民投诉其中,天晚取回独阅。虽不全以为凭,而一县情真伪尽知,...[详细]

郑蕙 [清][公元1850年-1872年]

  • 郑蕙(1850—1872),字雪兰,原籍永嘉 (今温州市)。金乡殷执中的小妾。 殷执中于咸丰元年(1851)因捐纳得福建同知,摄政和县事。十一年,襄助总兵秦如虎镇压金钱会起义有功,加知府衔。见中表郑松岩女貌美,就借口原配不育,乘势娶其女为妾。郑家无奈屈从。当时郑蕙才15岁。她从小好读书,读后...[详细]

招子庸 [清][公元1793年-1846年]

  • 招子庸(1793—1846),原名功,字铭山,号明山居士。广东南海横山乡(今广州石井镇)人。清代文学家。 他出生于书香之家,其诗文造诣颇深,亦善画工笔画,且精通韵律。曾参加科举考试中式举人,而在屡次应考进士均落第之后,遂与文友在广州结集诗社相互唱和。其间,招子庸搜集了不少青楼歌伶咏唱的民间...[详细]

赵庆澜 [清]

  • 赵庆澜,字湘波,青浦镇人,生于清代。少年学习书法,爱好篆刻,遂以篆刻为业,居于青浦北门外。当时县内碑板,大半出于赵庆澜之手。赵庆澜还善雕刻竹木,作品缜密工雅,为得者珍藏。 ...[详细]

赵怀业 [清]

  • 赵怀业,清代合肥人。又名怀盖,字少山,号小川。早年随刘铭传镇压捻军起义。光绪三十年(1904 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铭军分统。九月,受命驻防大连,提升为提督。十月,日军进犯金州(今属辽宁大连),他以守卫炮台为由按兵不动。金州陷落时,又弃炮台率队逃到旅顺,继又弃旅逃跑,被革职查办。 ...[详细]

赵炳麟 [清][公元1876年-1927年]

  • 赵炳麟(1876年~1927年)清末官员。名竺垣,号清空居士。1876年11月26日生于广西全州绍水乐家园。赵炳麟之父赵润生,《清史·循吏》记:“宦湘十年,凡四易任所,至案无留牒,必严查保甲以清良莠。每决一讼,必两造均服,始具结。下乡轻骑减从,夫马必自备,遇儒者殷殷教诲若子弟,豪强巨猾必严惩不少...[详细]

张子明 [清][?-1856年]

  • 张子明(18?—1856年),凌云县下甲乡彩村贫苦农民,壮族。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参加太平农民起义军,他作战勇敢、机敏,初时为北王韦昌辉统领下的一员小将,因征战有功,授御林侍卫,后擢升至恩赏丞相。 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张子明奉命与石祥祯、韦志俊等攻南昌,因城墙坚固,不久清军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