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方矩 [清][公元1729年-1789年]

  • 方矩(1729——1789),又名根矩,字晞原。安徽歙县人。贡生。乾隆十七年(1752),江永讲学歙县西溪汪氏不疏园,时年二十四岁的方矩,曾来就学,与戴震、郑牧、汪肇龙、程瑶田、金榜、吴绍泽等数人从师江永,在徽派朴学阵营中与同门金榜、程瑶田、洪榜、汪肇龙、郑牧、汪梧凤并称为“江门七子”。 方...[详细]

方还 [清][岭南七子]

  • 方还,约公元一六九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广东番禺人,方殿元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前后在世。居吴,喜以诗结纳四方。诗人来吴者,登广歌堂,赋诗饮酒无虚日。还工于诗,为“岭南七子”之一。与弟朝称“吴下二方”。著有灵洲集,《清史列传》行于世。...[详细]

方泗高 [清][公元1835年-1904年]

  • 方泗高(1835-1904),原名家耀,桂东县普乐乡老因里人。清末的一名爱国将领。诰命头品顶戴,建威将军。闽浙提督,赐齐巴图鲁,原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在福建抗击入侵的法军有功。 光绪三十年(1904)病逝于漳州军营,享年69岁,原葬于普乐上黄盘龙丘,今迁葬因里屋背。 个人履历 咸...[详细]

方殿元 [清][岭南七子]

  • 方殿元,[约公元一六七一年前后在世]字蒙章,号九谷,广东番禺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十年前后在世。康熙三年(公元一六0年)进士。历官江苏江宁县知县,能以经术饰吏治。旋引疾去,侨寓苏州。犹于故乡置祭田百亩,以给贫困之兄弟。殿元工诗文,尤长于乐府,为“岭南七子”之一。所著有九谷集,与环书《清史...[详细]

方朝 [清][公元1675年-1734年,岭南七子]

  • 方朝,[清](1675-1734)字东华,广东番禺人,方还之弟。生卒年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三十七年前后在世。 方还之弟。东华幼岁失明,复明时,年十三四矣。考九谷先生,不令习时艺,文读诸子,诗读汉、魏、盛唐,宋、元以下书均未寓目,故著述无时下一点习气,喜结宾客,与乃史东吠。二方之名,远近交推之,...[详细]

段元星 [清][公元1945年-?,当代世界闻名的肉眼发现新星者]

  • 段元星(1945年-)江西省宁都县梅江镇人。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当代世界闻名的肉眼发现新星者。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宁都中学高中毕业下放宁都县竹笮公社插队落户,曾任民办教师。业余时间喜爱研究天文科学,阅读了大量的天文书籍,并记下10余万字的天象观察资料。 段元星能根据天体力学的正规方式...[详细]

丁允元 [清][公元1602年-1671年]

  • 丁允元(1602~1671),字长仁,号右海,常州人。1631年(崇祯四年)考中进士,留京任户科给事中,他痛恨沉重的劳役骚扰百姓,不满污吏肆虐乡里,上疏朝廷,主张改进“一条鞭法” 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登宋进士,宫太常寺卿。南宋孝宗干道大年(1170),为人生性耿直的丁允元,看到朝...[详细]

邓会午 [清]

  • 邓会午,字子卓,生卒不详,新安庙头人,为清道光年间新安义士。 邓会午品行端正,学问渊博,为新安名士。他通达世务,急公好义,若遇公益之事他都率先去做,任劳任怨。 庙头是个大村,人多地广,虽南临涧河,但以前从无水渠,地不能灌溉,全赖天泽,若遇天旱,轻则减产,重则绝收。邓会午颇有心计,他想...[详细]

纯惠皇贵妃 [清][公元1713年-1760年]

  • 纯惠皇贵妃(1713年6月13日-1760年6月2日)苏佳氏,苏召南之女,清高宗妃,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皇六子质庄亲王永瑢、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乾隆朝第三位贵妃,生前死后均为皇贵妃。 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1713年6月13日)出生,雍正年间,入侍宝亲王府为格格。雍正十三年(1735)五...[详细]

池录 [清]

  • 池录,字采臣,城内东街人,幼年读书,过目成诵。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去到天津跟某画师学画。他努力学习潜心研究,不几年便学成了一手好画,就靠画画来维持生活。他对花卉、人物无不擅长,尤其精于画竹、兰。求画的常摩肩接踵,得到他的画都视为珍宝。他生性旷达,不重钱财,所以作画数年仍然一贫如故。晚年回到故里也...[详细]

陈仪 [清][公元1669年-1742年,清代著名学者、治水专家]

  • 陈仪,丰子翔,号一吾,直隶文安(分属河北)人。其书房自名“兰雪斋”,故有“兰雪先生”之称。 他精于古文,学识渊博,浚治水患,经世济民,是清代著名学者、治水专家。他与稍晚的纪昀(字晓岚)并称京南二才子,时人称之为“济世奇才”。其事迹广传民间,至今为人所称颂。 他家祖居大清河畔的西码头村,祖...[详细]

陈锡兰 [清][公元1827年-1885年]

  • 陈锡兰(1827~1885),又名能齐,号仲馨,都一里(今李熙桥镇陈家村)大路玄人。咸丰元年(1851)中举,同治十二年(1873)任陕西兴安府宜君知县,光绪二年(1876)调任兴平知县,后被朝廷敕封为五品知府 陈锡兰一生重视农业,热爱家乡,从几千里之外的任职之地引回优良水稻品种柳叶麻(俗名...[详细]

陈青云 [清]

  • 陈青云(生卒不详),字从龙,新安城关后峪人。清道光年间新安名医,他研制的“小丸药”流传至今,远销数省。 陈青云出身于中医世家,他刻苦钻研,工于歧黄,尤精痘疹。以医德高尚、医道精湛闻名遐迩。一生悬壶济世,救人无以计数。 民间曾流传着亿起死回生的故事:有一天,他出诊归来,迎面走来一家办丧事的...[详细]

程瑶田 [清][公元1725年-1814年]

  • 程瑶田(1725——1814),字易田,因生时有文(纹)在手曰田,故而得名。后又改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平生以著述为事,通音乐,能书法,旁及诗歌,精于鉴别,亦能篆刻,所绘墨兰颇有逸趣。阮元《俦人传》称:“少与休宁戴震相友善,故其经术最深。生平潜心实学,精于鉴别,尤肆力于《考工记》,旁涉六书...[详细]

陈光亨 [清][公元1797年-1877年]

  • 陈光亨,字衡书,号秋门。湖北阳新人1826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任武英殿协修道纂修官,1832年授职编修,1838年补山东道监察御史,1839年转掌贵州道,协理京畿道,累转户科掌印给事中。1859年,钦加四品卿衔,著有《养和堂遗集》。陈直言敢谏。1839年,奏请禁臣僚竟认“师生”、结纳营私风...[详细]

程廷华 [清][公元1848年-1900年]

  • 程廷华(1848-1900),字应芳,河北省深县程村人。自幼入京学徒,后在崇文门外开设眼镜店,人称“眼镜程”。艺成后在京崇文门(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以制镜为业,江湖人称“眼镜程”。投师董公门下,深得八卦掌之精奥。其掌法的特点是屈腿淌泥,横开直入,拧翻走转,舒展稳健,劲力沉实,刚柔相济,善摆扣步...[详细]

程四虎 [清]

  • 程四虎,名九三,排行第四,外号程四虎,清末幅军起义领袖。生卒不详。祖籍白彦镇石门村,后迁至今流峪镇水寨定居。1853年7月,陈更池、薛得志等数十人于今仲村镇仙姑山一带结幅聚众起义,与境外各地幅军联合作战,势如破竹。程四虎聚众响应,首由石门村起事,后于1860年立水寨为营,竖旗造反。修守寨圩,起用...[详细]

程福亮 [清]

  • 程福亮,字大功,清代河南永宁(今洛宁)人,宋代名儒程颐二十二代孙。他的八世祖程士谦从嵩县迁到永宁,在此安家落户。 程福亮身材高大,气质非凡,喜好骑马射箭。嵩县土匪蒋双溪攻陷东宋寨,,烧杀抢掠。母亲康氏大骂土匪,被杀害。程福亮前往统帅府,请求官军协助捉拿土匪,终于提着土匪的头颅在母亲目前祭奠,...[详细]

陈存辉 [清][公元1904年-1934年,革命烈士]

  • 陈存辉(1904-1934),江西横峰人。1927年冬,参加弋横农民武装暴-动 。1929年,调中共横峰县委工作。次年,任中共横峰二区区委书记。1931年,任中共横峰三区区委书记。1933年,调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工作。1934年11月,国民党重兵围攻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时,任红军精干连连长,率...[详细]

曹尔堪 [清][公元1617年-1679年]

  • 曹尔堪,清(1617---1679)字子顾,号顾庵,浙江嘉兴籍,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博学多闻,工诗,为柳州词派盟主,尔堪善作艳词,多是宴饮狎伎 之作。与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汪琬、程可则并称为“海内八大家”或“清八大诗家”。善书、画,不轻授人,故罕流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