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赵纪瑞 [清][公元1846年-1907年]

  • 赵纪瑞(1846-1907),字少云,马港廷拔屋人。20岁时投笔从戎,得左宗权赏识,入贵州、云南作战,在军营十年,屡历战功。凭功保知县留滇。先后任云南永昌、江川、永善、弥勒、保山、贵州兴义等县知县。为官时关注民从疾苦,整顿吏治,鼓励办学,曾平反巨案数宗。因政绩突出,升永昌府知府。于光绪三十年(1...[详细]

阚祯兆 [清][公元1641年-1709年,清初藏书家、书法家]

  • 阚祯兆(1641-1709)清初藏书家、书法家。字诚斋,号东白,别号大渔,云南通海城祁家巷人。出身于书香之家,才思敏捷,康熙十一年(1672),赴京会试未中。返乡进中,时逢吴三桂之乱,阻于湖南3年。后在近海励饰材隐居,以读书写字自娱。 康熙二十年(1681),吴三桂之乱平后,云南巡抚王继文及...[详细]

张逸少 [清][?-1748年]

  • 张逸少(?-1748年),字天门,号青山,江南省镇江府丹徒县(今属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 张玉书长子,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丁卯科举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改授山西壶关县知县、甘肃秦州知州。张玉书去世后,康熙感念其泽,特擢逸少为侍读学士提督顺天学政...[详细]

张亚仁 [清][公元1897年-1929年,革命烈士]

  • 张亚仁,男,1897年出生于现凤凰镇白石坑村。1926年参加农会,是广利水坑乡农会副主席。1929年2月,在肇庆被敌人逮捕。1929年9月,在肇庆被敌人杀害,牺牲时32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详细]

张相汉 [清]

  • 张相汉 字韩忠,号忍侯,明末清初新泰县(今新泰市)人。幼孤,由祖母马氏抚之,依季父学讲读,受毛诗于姑夫李明经,经、史、子、集无不淹贯。天启辛酉(1621年)选贡生,崇祯年间任官泗州州判、山西荣河县知县。因李自成起义军犯境,河东失守,罢黜归里。后杜门不出,入清不仕,称逸民。任职期间体察民情,关...[详细]

张思敬 [清]

  • 张思敬,字晚香,徽县人,清代秀才。为人风雅有学识,胸怀坦率,读书人非常喜欢他。一生好学,每天手不释卷。每当从书上看到事物的安危得失和一些忠臣烈士的事迹,没有不仔细琢磨,而发出自己见解的。县令重其才,常常拜访他,但他每次都要与之辩论。 晚年更加好学,专设静室读书,很少闲与人接解触。临终前,家中...[详细]

张世准 [清][公元1823年-1891年]

  • 张世准(1823~1891),字叔平,号二酉山人。祖籍沅陵县城,出生永绥。世准自幼好学,尤爱书画,初从学于父,后得力于书法家刘庸指点,造诣颇深。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任刑部员外郎,仍常习书作画,以山水、人物为多。后弃官从艺,遍游川黔名山大川。清光绪七年(1881)回到沅陵,建舍于县城北...[详细]

张其光 [清][公元1831年-1895年,晚清明将]

  • 张其光(1831-1895),又名信千,字奎垣,广东新会双水区豪山乡人。青年时,适清廷招募水兵,以抵御席卷大江南北的太平军。他决心效忠清廷,以平民身份招集一批壮丁,结队投军,而且卖去家产充作经费。他带的壮丁被编入左宗棠统率的水军,调到浙江参加与太平军作战。官至浙江提督,先后驻防浙江、福建、...[详细]

张沆度 [清][公元1794年-?]

  • 张沆度,字鹤樵,北鱼口村人,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自幼聪明好学,写一手好文章,别具风格,不同一般,从不受旧学的束缚。他尤其善于书法。曾写杜甫的诗秋兴八首,刻在石上存藏在家中。 张沆度4岁中秀才;18岁嘉庆辛未年(1811年)中举人;道光九年(1829年)中进士。授任翰林院庶吉士。...[详细]

张诚基 [清][公元1741年-1816年]

  • 张诚基(1741~1816)字贻哲,金乡县城南关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补浙江司主事,坐办军需局事务。乾隆四十三年(1778)九月,升贵州省西兵备道,深入苗寨,周边区,带领大定、黔南官兵200余名巡查。嘉庆元年,任安徽省巡抚,为防白莲教闹事,他积极筹备防御之计,令标兵立即赴边界据隘守...[详细]

张绶 [清]

  • 张绶,字佩青,号南坡居士,。乾隆年先后任用为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四库全书》词垣分册校集。嘉庆年先后被任命为日讲起居注官、国史纂修、文渊阁校理,升侍读学士,咸安宫总裁、广西学政。后患病逝于广西学政任上,终年54岁。 ...[详细]

曾广河 [清][公元1874年-1898年]

  • 曾广河(1874-1898),双峰县荷叶镇人。系曾国荃的第三个孙,清邑庠生,特赏员外郎,在刑部供职。戊戌变法中加入 ,一生喜读《船山遣书》,广泛吸收西学,思想开明,痛恶清廷腐败,拥护变法自救。 曾广河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农历三月初一在北京出生。其时,他父亲曾纪瑞在京任兵部员外部。广河自...[详细]

曾灿 [清][公元1622年-1688年]

  • 曾灿(1622-1688)原名传灿,字青藜、止山,自号六松老人。江西省宁都县县城人。“易堂九子”之一,文学家、隐士。少负诗名,与同学魏禧、魏际瑞、魏礼、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等称“易堂九子”。清顺治二年(1645),杨廷麟力保吉安、赣州,灿奉父应遴命往福建招集山间十万游勇,以策应廷...[详细]

余祚征 [清][?-1645年]

  • 余祚征(?~约1645),字符之,号文斋,明代文学家。明崇祯十六年(1643)会试列副榜,授凤阳府(今安徽凤阳县)推官。对唐王聿键因勤王被罪锢高墙,祚征待之以礼,及聿键在闽自立,而祚征已卒,因赠应天府丞,谥忠贞。著有《文斋文集》11卷。同年(公元1645年)去世的名人: 曾亨应 (1617~16...[详细]

于溥泽 [清][公元1745年-1804年]

  • 于溥泽,字皆霖,又字芥林。清平度州古庄村人。生于乾隆十年(1745年)。自幼聪颖,为学勤奋,诗文词赋名噪当时。二十九岁时考中乾隆甲午科(1774年)举人。曾任滨州州学训导。于溥泽除长经史之外,尤爱研读医书,中年之后,潜心医学研究。他认为中国古代医学源远流长,既有精深的理论体系,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详细]

玉林通琇 [清][公元1614年-1675年]

  • 玉林通琇(1614-1675),名通琇,字玉林:俗姓杨,江阴(今属江苏)人。年十五读《天琦和尚语录》,立下参禅学佛之志。十九岁从临济宗第三十四世传人馨山天隐圆修出家:受具足戒。他勤奋好学,每遇勘问,当机不让。一晚偶乘月泛小舟,举首之顷,顿忘迷悟:如虚实玲珑,不可凑泊;急就证于天隐圆修。天隐知其“...[详细]

袁锦道 [清][公元1739年-1816年]

  • 袁锦道(1739—1816),名翔之,清代怀阳丁里(今习水县三岔河乡)人。 三岔河位于习水县北面,习水河上游。北与重庆直辖市江津市、四川省合江县一岭相连;东与该县大坡乡接壤;南与该县温水、良村两镇连接;西与该县程寨乡毗邻。 三岔河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开发较早。大约2000年前就有人在此繁...[详细]

愉妃 [清][公元1714年-1792年]

  • 愉贵妃(1714-1792),珂里叶特氏,亦称海佳氏,南苑海子人,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 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 雍正时,入侍藩邸,为格格。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雍正第四子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继承皇帝位;二十四日,初封海常在。 乾隆元年晋海贵人。 乾隆六年二月初七生皇五子永...[详细]

应鹤光 [清][公元1944年-?]

  • 应鹤光,一九四四年生,浙江宁波慈城人。一九六三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学校美术专业。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海墨中国画工作委员会会长、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现代水墨书画院艺术顾问、上海书画研究院画师、春江画院副院长、黄浦画院画师。 一九八九年起先后应邀赴加拿大多伦多、新加坡、美国洛杉...[详细]

尹福 [清][公元1840年-1909年]

  • 尹福(1840-1909),字德安,号寿鹏,冀州(今冀州市北漳淮乡北漳淮村)人,清末武术家,人称“瘦尹”,曾为光绪拳师。在著名小说家张宝瑞的《真假慈禧》中,扮演了一个护卫的角色,多次救慈禧性命。1908年,光绪帝驾崩,尹福卸职还乡,第二年辞世。 尹福其父尹老山,居乡务农。因屡遭旱涝灾害,尹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