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弘昐,清朝雍正帝的儿子(实际上的第二子,但因早殇而未序齿),皇次子弘昀、皇三子弘时的同母哥哥。母齐妃李氏,时为侧福晋。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二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九日殇,年3岁...[详细]
爱新觉罗·弘晖(1697年4月17日-1704年8月17日),清朝雍正帝长子。弘晖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廿六(4月17日),生母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他是雍正的嫡长子。弘晖只活了8岁,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六月初六(8月17日),弘晖病死,雍正十三年十一月,乾隆帝追封大哥为亲王...[详细]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母为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满洲正蓝旗人。豪格初封为贝勒,天聪六年(1632年)七月,晋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同年六月,掌管户部的事务,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亲征朝鲜王朝。崇德三年(1638年)八...[详细]
和硕裕庄亲王爱新觉罗·广禄,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二子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孙,悼亲王爱新觉罗·保绶(追封)第三子。 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六月二十七日,雍正四年(1726)袭裕亲王,雍正八年(1730)八月授宗人府宗令,九年(1731)五月总管镶红旗觉罗学。乾隆三年(1738),议政,八...[详细]
爱新觉罗·高塞(1637年02月16日 — 1670年07月22日),即国鼐,号敬一主人、敬一道人,又号霓庵,满族,爱新觉罗氏,封镇国公,皇太极第六子,顺治九年封辅国公。 康熙八年,晋镇国公。康熙九年07月22日子刻卒,年34,谥悫厚。著有恭寿堂集。满族诗人。久居沈阳,淡泊出世,好书画,精通乐...[详细]
爱新觉罗·奕纲(1826年-1827年),清朝道光帝第二子。奕纲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十月廿三,生母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奕䜣的亲生哥哥。奕纲只活了5个月,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初八,奕纲病死,咸丰帝即位后,追封哥哥为顺郡王,谥号和。...[详细]
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1653年-1703年),清朝宗室、将领,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庶妃董鄂氏即宁悫妃出,顺治十年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时出生,康熙六年正月,封裕亲王。入封镶白旗。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授抚远大将军,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分道讨葛尔丹,率清军主力出古北口,于乌兰布通大败叛军葛尔丹。...[详细]
爱新觉罗·费扬果(1620-1640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六子,也是最小的儿子。生于天命五年(1620年)十月,生母不详。费扬果在皇太极在位时,因犯罪被赐死,削除宗籍。康熙五十二年,命复宗籍,赐红带为觉罗。...[详细]
爱新觉罗·德格类(1592年—1635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子,生母是富察大福晋。早年被授为台吉。天命六年(1621年),率军攻打奉集堡(今辽宁沈阳东南),攻克海州。又与阿巴泰征讨喀尔喀蒙古扎鲁特部。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多罗贝勒。天聪五年(1631年),后金设六部,他掌户部事...[详细]
愉恪郡王允禑(1693年~1726年),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五,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一月二十八日子时生,庶妃王氏即顺懿密妃出。雍正四年五月,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二月,晋愉郡王。九年辛亥二月初一日已刻卒,年三十有九,谥恪。 清康熙帝皇十五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癸酉十一月二...[详细]
圣祖仁皇帝皇二十四子諴恪亲王胤秘 皇二十四子諴恪亲王胤秘,其初行次为第三十五,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六日已时生,庶妃陈氏即穆嫔出。雍正十一年二月,封諴亲王。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十月二十日卯刻卒,年五十有八,谥恪。有诗见《熙朝雅颂集》。子四人女七人。 嫡福晋乌雅氏,内大臣兼尚书海芳之女;侧...[详细]
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简靖贝勒,雍正帝异母弟,其初行次为第三十,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七月二十五日午时生,庶妃高氏即襄嫔出。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乙亥正月初九日已刻卒,年五十岁。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详细]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 胤礽自幼即聪慧好...[详细]
爱新觉罗·常舒(1637年-1699年),清太宗第七子。生于崇德二年(1637年)四月十九,生母是伊尔根觉罗氏庶妃。初封镇国将军。康熙八年晋辅国公,十四年削爵,三十七年授辅国公,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去世,年63岁,有子十人,有爵着2人,二子德明封三等镇国将军,十子海林封奉国将军。...[详细]
爱新觉罗·常宁(1657年11月04日—1703年6月7日)是清世祖顺治帝第五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四日申时生,母庶妃陈氏。康熙十年(1671年)封为和硕恭亲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战争中,任安北大将军,率领右翼军出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初...[详细]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年—1656年),清太宗皇太极第十一子,生母为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顺治十二年(1655年)封襄亲王, 顺治十三年(1656年)去世,谥号襄昭,无嗣。有学者认为他是董鄂妃的前夫,并且由于顺治与其抢夺董鄂氏而死,这个传说不见于正史。 博穆博果尔在满洲入主中...[详细]
爱新觉罗·博洛(1613年—1652年),清朝将领、宗室,清初理政三王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天聪九年(1635年),随多铎入宁远、锦州。清崇德元年(1636年),封固山贝子。顺治元年(1644年),随豫亲王多铎南下,破李自成于潼关,并且攻下西安。 顺治三年(1646...[详细]
爱新觉罗·博和讬(?-1648年)清朝宗室,努尔哈赤之孙、饶余郡王阿巴泰第二子,隶满洲正蓝旗,初封辅国公。崇德元年,从征朝鲜,围南汉山城。三年,从伐明,移师克济南。师还,赐银二千。顺治元年,从龙入关,大破李自成,进为固山贝子。三年,从多铎击喀尔喀苏尼特部。五年九月,卒,予谥温良。...[详细]
爱新觉罗·巴雅喇,清朝开国功臣。满族,爱新觉罗氏。清显祖爱新觉罗·塔克世第五子,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异母弟。 初授台吉。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初,奉命与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征安楚拉库路,夜取屯寨二十,降众万余,赐号“卓礼克图”,又号“青巴图鲁”。三十五年(1607)五月,受命征东海窝集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