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陈永华 [清][公元1634年-1680年,明郑时期著名将领、台湾三杰之一]

  • 陈永华(1634年-1680年),字复甫,抗清名将,明朝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台商投资区石美村)人,明末举人陈鼎之子。陈永华十五岁时,其父任同安县教谕。清兵下福建时,陈鼎 。郑成功在厦门开府时,陈永华才二十三岁,后得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荐,与郑成功论政。陈永华对郑成功发表见解、分析未来,深得郑成...[详细]

陈希增 [清][公元1770年-1820年]

  • 陈希增(1770-1820)字集正,号雪香,江西新城钟贤(今江西省黎川县中田乡)人。官工部侍郎。清代书法家。 少年时,与胞兄陈希祖同学于清代著名文学家鲁九皋。陈希曾、陈希祖、陈用光皆为其得意门生。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解元(乡试第一名),五十八年中探花(进士一甲第三名)。历任翰林院编修、左右...[详细]

陈世爵 [清][公元1682年-1752年]

  • 陈世爵(1682-1752),字院修,号立轩。于顺、康年间始迁居中田(今黎川),弃儒经商,从事竹木生意。经过苦心经营,终于成为一方富商巨贾。然其独子陈道并未子承父业,而是专事举业。陈道最终虽未走上仕途,但由于随其父在中田兴办慈善事业,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对陈氏在中田迅速兴起,跃居当地望族起了极...[详细]

陈卿云 [清][公元1838年-1896年]

  • 陈卿云(1838~1896),字书五,今烟庄乡东南庄人。幼时聪敏好学,18岁时应童子试考第一,为郡庠生。23岁登拔萃科,1864年(同治三年)考取教习,3年后中举人。曾在冠县、清平、莘县书院讲学。历任平阴、阳谷、荣成县教谕。他乐于提携后进,其门生多有成就;他勤于政事,遇有修考院等事必为首事,不避...[详细]

陈开 [清][公元1822年-1861年,清代广东天地会首领]

  • 陈开(1822~1861),广东鹤山县人。童年家贫,随父以割鱼草和替人做工为生。后因父母早丧,10多岁便前往佛山,到同乡冯日在太平坊开设的同茂杂货店当店员。初时颇为店主器重,后因常与地方会党往来,店主怕受其牵累,便将陈开辞退。此后,陈开靠做木匠、放杉排、撑船为生。 清代,南方有一个叫天地会的...[详细]

陈景贤 [清][公元1852年-1908年]

  • 陈景贤(1852-1908年) 字仰山、二仰山人,号筱岩。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陈瑜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他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资,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气势奔放,俄顷千言,不到20岁就中了生员(秀才)。光绪十四年(1888年)36岁时中举,参加了一次会试不中后,便放弃了科...[详细]

陈宏谋 [清][公元1696年-1771年,清朝兵部尚书]

  • 陈宏谋(1696年—1771年), 中国清朝中期政治人物。字汝咨,曾用名弘谋,因避乾隆帝“弘历”之名讳而改名宏谋。临桂(今广西桂林)人。雍正进士历官布政使、巡抚、总督,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在外任三十余年,任经十二行省,官历二十一职,所至颇有政绩,得乾隆帝信任。革新云南铜政,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详细]

程章圃 [清]

  • 程章圃,男,京剧鼓师。程长庚过继之次子。 三庆班鼓师,常年为其父程长庚司鼓。章圃击鼓刚健有力,为大老板之《让成都》、《镇潭州》、《文昭关》等名剧添色不少。其子程继先。...[详细]

程云鹏 [清]

  • 程公、云鹏。原名实煌,字云鹏,名炳星、号少垣,号薇卿。(原太湖北乡,今岳西县店前镇杏花千竹人)清邑学廪膳生。于清同治甲子科(1864年)并补行戊午科江南乡试中式第一百六十八名举人,清同治辛未科。(1871年)会试中式第一百八十三名贡士,殿试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钦点以知县即用指发江西历署吉安府永宁...[详细]

程学启 [清][公元1829年-1864年]

  • 程学启(1829-1864),字方忠。清淮军将领。 程学启出身农家,自幼勇武。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夺安庆、破庐州,程学启以千夫长守庐州西门,被太平军俘获,遂加入太平军。陈玉成命其佐叶芸来守安庆。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及其弟曾国荃、曾国葆率清军围安庆,程学启暗与清军约为内应。约期未到而事发...[详细]

程文囿 [清]

  • 近代倍受推崇的“中国十大医学全书”载,古代中国以孙思邈的《千金方》等为代表的十大医学全书之中,仅新安地域历史上明清两朝,就出现了明•徐春圃的《古今医统大全》、清•吴谦的《医宗金鉴》及程文囿的《医述》三部,可谓煌煌巨著,厥功甚伟。 《医述》的编撰者程文囿(1761—1833年)、字观泉,号杏轩...[详细]

成克巩 [清][公元1608年-1691年]

  • 成克巩(1608—1691)字子固,直隶大名人,清朝大臣。历充《太宗实录》、《太祖圣训》、《太宗圣训》总裁。父基命,明大学士。克巩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避乱里居。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后,在顺治朝历任国史院检讨、秘书院侍读学士、宏文院学士、吏部侍郎、吏部尚书、秘书院大学...[详细]

陈孚恩 [清][公元1802年-1866年]

  • 陈孚恩(1802—1866),字少默,号子鹤,别号紫藿。江西新城县钟贤(今黎川县中田乡)人。陈希曾次子,刘大观婿。嘉庆七年十月初八日生,同治五年正月二十二日卒。道光五年拔贡,朝考一等,由七品小官,仕至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清代著名书法家。 出身 陈孚恩出身名门望族,陈道(1707-1760...[详细]

陈大文 [清][公元1742年-1815年,清朝兵部尚书]

  • 陈大文(1742年-1815年),字简亭,号研斋,河南杞县人,原籍浙江会稽。陈大文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任吏部主事,不久后升任郎中。随后陈大文历任云南迤东道台、贵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广东布政使、广东巡抚、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工部尚书、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职。 陈大文...[详细]

陈大受 [清][公元1702年-1751年,清朝兵部尚书]

  • 陈大受(1702—1751年),字占咸,号可斋,湖南祁阳县(今祁东金桥镇)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选庶吉土。乾隆元年,授编修,御试第一,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历任内阁学士、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太子少保,兵部、户部、吏部尚书。乾隆十三年,升任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太子太保、太子太傅...[详细]

陈道 [清][公元1707年-1760年]

  • 陈道 (1707-1760),字绍洙,号凝斋。江西新城钟贤(今江西省黎川县中田乡)人。清代文学家、理学家。 生于康熙四十六年。从小品行端重,刚入塾学,白天听老师讲课,晚上则随父听诵《小学近思录》,庄诵不倦,并以此作为学与行准则。稍长,协助父亲治理产业及施行善事。一有闲暇,便手不释卷,孜孜以求。...[详细]

陈崇光 [清][公元1838年-1896年]

  • 陈崇光 (1838-1896),名炤,字崇光,更字若木。扬州人。清末画家。因家居扬州城西扫垢山旁,故又自称“扫垢山民”。自幼酷爱书画,尤喜绘画人物像。因家贫生计无着,曾在教场街大生裕旱烟店旁设摊,为顾客在烟杆上刻画,以资糊口。后在族兄陈虚白资助下,刻苦攻读诗文,潜心钻研绘画。他画无师授,唯悉...[详细]

陈琮 [清][公元1731年-1789年]

  • 陈琮(1731-1789)字国华,号蕴山,今玉镇乡人,清代治水引专家,官至永定河道台。 人物简介 陈琮生下来左手就多了一个指头,虽然常有人取笑他,但他并不自卑。他性格内向、深沉,有很坚强的毅力;也很聪明,遇事反应快,办法多,受到人们的赞赏。 人物生平 ...[详细]

常大惇 [清][公元1792年-1853年]

  • 常大惇(1792-1853) 字南陔,又字正夫,衡阳石坳乡人。清道光三年(1823)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不久升御史。在御史任上,他针对湘南、广西吏治腐败、官库空虚、盗贼猖獗的事实,多次上疏,建议慎选清廉,训练士兵,加强战备,以防患于未然。道光三十年,升浙江巡抚。咸丰二年六月...[详细]

曹振镛 [清][公元1755年-1835年]

  • 曹振镛(1755——1835),字俪生,安徽歙县人。由于他一切言行举止,寸步不离经典,所以官运亨通,乾隆时官居侍读学士;嘉庆朝拜体仁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并曾“代君三月”;到了道光时,又为军机大臣,晋升武英殿大学士,充-房总师傅,入值南书房,赐太子太傅衔,并且绘形图影于紫光阁,列为国家功臣,堪称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