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胡以晃 [清][公元1816年-1856年,太平天国五虎上将]

  • 胡以晃( 约1816到1856 ),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平南人。早年与洪秀全,冯云山同谋起义。1851年(咸丰元年)12月在永安(今蒙山)任春官正丞相。1853年5月于天京(今南京)奉命西征,11月攻克桐城,舒城。次年1月围歼清安徽巡抚江忠源部,攻克庐州(今合肥),因功封护国侯,后进封豫王。185...[详细]

胡寿海 [清][?-1907年]

  • 胡寿海(?~1907),字东清。淮阴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大挑以知县分发浙江,历任西安、平阳知县。为官清正,于地方一毫不取,被浙中推为廉吏。在平阳屡次拯救百姓灾难,个人解囊不够捐助又动用库银,造成亏空公帑,较大规模地动用有四次。首次灵溪埠务案,虽将争端平息,但因修学校等事...[详细]

胡聘之 [清][公元1840年-1912年,中国近代工业之父]

  • 胡聘之(1840—1912),字蕲生,萃臣,号景伊。湖北天门竟陵人。 胡聘之出身于官宦世家。《胡氏宗谱》以南北朝时期在刘宋皇朝内任相国、后定居江西南昌奉新华林的胡藩为第一世,明清时期其后代迁居天门。清末至民国初年,天门胡姓繁衍出很多支系,大约有男丁8000余人,有记载的大多为第40世至50余...[详细]

黄宗炎 [清]

  • 广西盐发道黄宗炎,清末首任长江师提督黄翼升的儿子,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黄逸梵)的父亲。...[详细]

黄正伦 [清][?-1861年]

  • 黄正伦 清(?-1861) 天门人。白莲教徒,清咸丰初,以卖草药为名,在松滋传教,被奉为教主。1861年3月,在松滋马坊坪聚众数千起义,被拥为都督,旗号“意诚侯”,改元“大明”,战败牺牲。同年(公元1861年)去世的名人: 杨泰 (?~1861) 山东省聊城冠县 祥妃钮祜禄氏 (18...[详细]

黄翼升 [清][公元1818年-1894年]

  • 黄翼升(1818-1894),字昌岐,湖南长沙人。少孤,育於邓氏, 冒其姓,入长沙协标充队长。累功擢都司、营官、江南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江宁复,加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西捻平,加云骑尉世职,合并为三等男爵;皇太后万寿庆典,加尚书衔。绘像紫光阁。光绪二十年,卒於军,赐恤,谥武靖, 黄翼升,字...[详细]

黄文金 [清][公元1832年-1864年,太平天国五虎上将]

  • 黄文金(1832-186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博白文地人。早年参加金田起义。1855年镇守湖口,屡次击退清军。1857年清军大举来犯,力竭城陷,全师退出湖口。1859年韦俊在池州(贵池)叛变,他与古隆贤、刘官芳、赖文鸿夺回池州。1860年升定南主将。参加再破江南大营之战,与杨辅清自高淳占溧水,...[详细]

黄机 [清][公元1612年-1686年,清朝文华殿大学士]

  • 黄机(1612-1686年)字次辰,一字澄斋,号雪台。浙江钱塘(今属杭州)金墩武林积善坊巷人。宋代福建莆田黄石金墩平海军节度使、赠太师谥清惠黄府十五孙。清顺治四年(1648)进士,选庶吉士,授弘文院编修,迁弘文院侍读。顺治末,诏辑《太祖、太宗圣训》,充纂修官。累迁国史院侍读学士,擢礼部侍郎。康熙...[详细]

黄本谦 [清][公元1827年-1893年]

  • 黄本谦(1827~1893),字平甫,别号湘南,官名海仪,许市镇石桥村人。清咸丰八年,戊午科举人;同治十年,辛未科大挑一等。历任江西乐安、进贤知县,加同知衔。为政清廉,关心百姓,人称黄青天。病殁,葬巴陵二十一都陀龙港闵子巷。葬之时,地方后学廪生、生员、贡生、监生等同赠匾额:“程朱遗派”。著有《半...[详细]

胡虔 [清]

  • 胡虔,字雒君,号枫原。清代著名方志学家。 胡虔家贫,不能继学,少时即设蒙馆教书为生,后流落至广西教学,为巡抚谢启昆赏识,召入幕。他工古文,精考据,尤长于方志之学。乾隆五十三年(1788),谢启昆总纂《南昌府志》,召胡虔为协纂,从征集资料到分类撰述,一年成书。此志共76卷,体例完备,内容宏博,...[详细]

侯王宾 [清][公元1820年-1896年]

  • 侯王宾(1820-1896),字鸿仪,平遥城内人。18岁时弃学入蔚泰厚票号,道光三十九年(1839),外出住庄北京分号达十年之久。后因母亲年迈多病,遂辞职回家,奉养0。同治三年(1864),天成亨票号经过整顿,财东侯姓以俸股请出任总号协理,负责号内事务。总经理武子健与其共事未久,即发现侯王宾...[详细]

洪锡璜 [清][公元1838年-1903年]

  • 洪锡璜(1838--1903),字松琴,芜湖人。幼读书有大志,15岁时,太平军沿江而下,占领芜湖,洪逃奔清军江南大营掌管文书,受主帅向荣、张国梁赏识。向、张败北,洪流寓上海,后投身洋务事业。光绪元年(1875),在沪创办“书信公局”,委托内河客航运载邮件,为国人兴办邮政之肇始。光绪十年(1884...[详细]

爱新觉罗·弘昀 [清][公元1700年-1710年]

  • 爱新觉罗·弘昀(1700年9月19日-1710年12月10日),清朝雍正帝第二子,乾隆帝的哥哥,母亲是齐妃李氏。康熙三十九年八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殇,年10岁。 生母齐妃李氏,知府李文辉女。三子,弘昐、弘昀,弘时,只有弘时活至成年,其他两个皆殇;一女,下嫁星德。...[详细]

何彤文 [清]

  • 何彤文,版县志有其名,曰其原名焕文,号芰荷,桐城姚郎中鼐高弟子也。嘉庆戊辰副贡生,为松湘圃相国所特赏,旋以佐职分发。初试郴州,继贰靖州,又佐郡岳州,尝代权兴宁各县,均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所至有循声。后护理衡州府知府,适衡阳彭玉麟应府试,彤文奇其文曰:“吾老矣,中流砥柱必此人也。”后彭为同治中兴名...[详细]

何嗣焜 [清][公元1844年-1901年]

  • 何嗣焜(1844~1901),字眉生,又字梅生、定葊。武进人。清末南洋公学开创者。早年在张树声幕中任文案,历任保知县、盐运使、知府衔。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皇父李昰应不满其子李熙独立主政,与东学党勾结,企图推翻李熙皇位,并捣毁日本驻汉城领事馆。早有侵吞朝鲜野心的日本乘机向朝鲜发兵。...[详细]

何式箴 [清]

  • 何式箴,字荫庭,满族,内务府正黄旗汉军,进士。从1886年(光绪十二年)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12年间,先后3次任冠县知县9年。他学问渊博,工于书法,注重教育,清正爱民。曾修文庙,整理书院,每逢科试必亲自阅卷。民纳漕米时,仓夫往往用尖斗0,他出示严禁。复任时,县人老幼沿途叩接,并为之立...[详细]

赫舍里·希福 [清][公元1589年-1653年]

  • 赫舍里·希福(1589—1653年),清初大臣,赫舍里氏。自女真哈达部归附努尔哈赤,隶满洲正黄旗。历官内国史院承政、内弘文院大学士。进封世职至三等精奇尼哈番。兼通满、汉、蒙三种文字,屡次出使蒙古、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诸部,处理军政大事。 早年时期 希福世居都英额,后迁至哈达。清太祖努尔...[详细]

赫舍里·帅颜保 [清][公元1641年-1684年]

  • 赫舍里·帅颜保(满语:Heseri suwayamboo,1641年-1684年),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中国清朝官员。 世袭三等子爵,出身为满族八大姓之一,父为开国名臣希福,曾任工、礼、两部尚书,康熙元年授国史院学士,后担任纂修世祖章皇帝实录的副总裁。康熙八年接替被降职的屈尽美担任漕运总...[详细]

赫舍里·噶布喇 [清][?-1682年,康熙孝诚仁皇后之父,索尼长子]

  • 赫舍里·噶布喇(?-1682年)清朝大臣,一等公兼辅政大臣索尼长子,满洲正黄旗人,康熙皇帝孝诚仁皇后之父。康熙十三年,册噶布喇为一等承恩公,官至领侍卫内大臣。二十年九月,病逝,予谥恪僖。 赫舍里·噶布喇(?-1682年10月22日)为康熙孝诚仁皇后之父,索尼长子。康熙十三年皇后死后康熙给噶布...[详细]

何汝霖 [清][公元1800年-1852年,清朝兵部尚书]

  • 何汝霖(1800—1852)字雨人,江苏江宁人。拔贡,考授工部七品小京官。中式道光五年举人,充军机章京,累迁郎中。历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寺少卿。偕侍郎恩桂按事浙江,查勘南河料垛。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宗人府丞、副都御史。 二十二年,授兵部侍郎,调户部。偕大学士敬徵勘东河工程。二十五年,擢兵部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