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和(1826-1890),字云阶,号肃斋,平遥侯冀村人。幼家贫,读书能明大义。15岁时入面铺,后入蔚泰厚票号,与孟子元同住苏州分号。清咸丰初,太平天国起义占据江南,蔚泰厚撤庄裁人,刘庆和、孟子元随山东徐子华往四川经营钱庄,不数载归。咸丰六年(1856),与孟子元以榆次聂店王家、本县王智村米家...[详细]
刘开(1781-1821),字方来,一字东明,号孟涂。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 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旁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详细]
刘汉典(生卒年不详) 清乾隆时衡阳县人,以驾船为业。他是为衡阳县首先引种单季晚稻的人。同治《衡阳县志》兴誉他为衡阳的神农氏。原来衡阳县只有单季早稻和中稻,春种秋收。县境蒸水两岸广大区域,夏季多发水灾,早中稻被淹后,再不能种谷物,常致全年无收,而山田又常遭干旱,故衡阳县历来粮食不...[详细]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大櫆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20多岁以布衣入京,方苞见到他的文章,极其叹服说:“如苞何足算哉!邑子刘生乃国士尔!”并称赞他是韩愈、欧阳修一流人物,一时名噪京城,士大夫多愿与其结交。雍正七年(1729年)、十年,两...[详细]
李符,清代诗词作家。原名符远,字分虎,号耕客,浙江嘉兴人。崇祯十二年(1639)生。少与兄李绳远、李良年齐名,号三李。曾受知于曹溶,又与朱彝尊等结诗社。康熙二十八年(1689)卒,年五十一岁。著有《香草居集》及《耒边词》。...[详细]
刘必显(1600~1692),字微之,号四水,清初官员,诸城人(今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逄戈庄)。年19补庠生,岁试第一。1624年(明天启四年)举人,1652年(清顺治九年)中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奉使粤东等地,后升户部河南司主事。1664年(康熙三年),出理芜关税政。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阶奉直...[详细]
刘棨(1656~1718),字弢子,号青岑,山东诸城县人。自幼才思敏捷,聪颖过人,11岁补诸生,人称誉其为佼佼乡童。康熙二十四年(1685)登进士第。 康熙三十七年(1698),棨由长沙知县升任宁羌知州。时逢关中大饥,汉中尤甚,州境亦未幸免,饿莩载道,饥民流离。棨深恤民以食为天,刻不容缓,置...[详细]
黎庶昌(1837—1896),男,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省遵义县东乡禹门人。黎皑第四子。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清咸丰十一年(1861),贵州因地方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时值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清廷内外交困。是我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 同治元年...[详细]
李侍尧(?一1788年),字钦斋,清朝乾隆时期大臣,汉军镶黄旗人,清朝户部尚书李元亮之子,二等伯李永芳四世孙。乾隆初年,李侍尧以荫生的身份被授予章京之职,后迁至正蓝旗汉军副都统,被提拔为工部侍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被授为擢户部侍郎、两广总督,加太子太保。出征台湾有功,得以入列“紫光阁平...[详细]
李箴视(1811-1882),字允明,西达蒲村人,为日升昌票号第二代财东。其"祖先以陶朱术起家。"李箴视"生而颖异,好读书,明大义。"道光六年(1826),16岁时,父亲李大全病故。 其时日升昌票号还处于初创期,大掌柜雷履泰与二掌柜毛鸿岁羽意见不合产生倾轧。一次,雷履泰染病,李箴视听从毛鸿岁羽...[详细]
李森先(?—1660年),字琳芝,掖县(今山东莱州)人,清初政治家,顺治年间官任御史。他风骨冷峻,铁面无私,平生以摧折豪恶、匡扶正义为己任,声满天下,被称为清初御史第一人。 李森先是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国子监博士。明亡后曾被李自成政权任命为礼政祠祭司从事。清入北京,李森先恢复原...[详细]
李荣保,富察氏,米思翰子,袭世职,兼管牛录,累迁至察哈尔总管,卒。乾隆二年,册李荣保女为皇后,追封一等公。十三年,册谥孝贤皇后,推恩先世,进封米思翰一等公。十四年,以李荣保子大学士傅恒经略金川功,敕建宗祠,祀哈什屯、米思翰、李荣保,并追谥李荣保曰庄悫。《清史稿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五十五》 李...[详细]
林文竹(生卒不详),字虚亭,巴陵楼西湾(今西城街道办事处望城居委会)人,清乾隆元年(1736),祖父林元仓率家室从湖北迁到楼西湾定居。父亲赞盛于同年中进士,迁任湖北京山县知县。 林文竹从小聪颖,但不爱学习。先后有六、七位教师因管束不了他而离去。后来,林家请到一位很有学问的叶先生教林文竹读书。...[详细]
林杞材,字万英,号桂山,清代-,今岳西县和平乡人。 林杞材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举人,十九年中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国史馆分校、甘肃平凉知府等职。他为官30余年,两袖清风,在京任内阁中书时,闲暇之余收徒讲学,所授学生,多有成就。在赴甘肃任平凉知府时,勤政爱民,革除陋规,裁减冗员。他所管辖...[详细]
李绵芳,字葆芬,号雪墅。乾隆癸酉拔贡,乡饮大宾。高邑李氏十二世祖。 史籍记载 李绵芳,字葆芬,号雪墅。成安教谕云丽孙,孝廉湛子也。性纯孝,幼孤,每以不获事父母为恨。年十三,祖云丽没,鞠于继祖母王,即知刻苦读书。旋补弟子员,试辄冠军。乾隆癸酉拔贡,以祖母王得风疾不赴廷试。日夕侍汤药,不暂离...[详细]
李率泰(1608年-1666年),字寿畴、叔达,本名延龄(努尔哈赤赐名率泰),辽东铁岭人,隶属汉军正蓝旗,李永芳次子,清朝将领。 随多尔衮入关后,在进攻李自成军、打击南明桂王政权的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康熙二年(1663年),偕同耿继茂进占厦门、金门等地,迫使郑经退守台湾。康熙五年(1666...[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