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曲诗文 [清]

  • 清末莱阳抗捐抗税斗争领袖曲 诗 文 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山东莱阳县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人民抗捐抗税斗争。曲诗文就是领导这场反封建斗争的著名领袖。 拜盟立会闯县城 曲诗文(公元1849年—1914年),莱阳城西柏林庄人。他自幼务农,一直 过着贫苦的生活。领导抗捐抗税斗争这年,...[详细]

曲凤祥 [清]

  • 曲凤祥,又名曲元,今兰沃乡大曲村人。清光绪年间,知县-,引起公愤。他联合绅民控告到巡抚衙门,因违背上意没被理睬。他没有恢心,再次到有关衙门控告,不但没准,反而更触怒了当权者。他为此受到酷刑,倍受摧残,后被判为流刑,含冤逃至辽宁死去。他不惧权贵,为民请命不惜赴汤蹈火的行为受到县民的一致钦敬。兰...[详细]

邱心坦 [清][公元1840年-1903年]

  • 邱心坦(1840~1903),定履平。连云港市南城人。自幼随父读书。十多岁学兼文武,年近弱冠,器宇非凡,谈吐惊人,且任侠好义,誉满乡里,他的诗,也多为人转抄传诵。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广招人才,邱心坦被征入曾幕,并以军功提升至副将。但他对曾国藩充当清廷帮凶,镇压人民心中不满,遂谋求离开。曾国藩的同...[详细]

彭浚 [清][公元1769年-1833年]

  • 彭浚(1769-1833) 字映旌,号宝臣,衡山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生于衡山县黄子堂(今衡东县珍珠乡黄梓塘村)。师从罗典。嘉庆十年考取状元,任翰林院修撰。道光元年(1821),彭浚由户部正郎任福建正主考,接着提升为内阁大学士、太仆寺少卿。不久,补奉天府丞、提督学政。道光十一年,调顺...[详细]

彭碱 [清]

  • 江西吉水人。当了辰州刺史,其势力到了四水流域。蜜头吴著冲延彭氏为助理,彭氏以私恩结人心,日渐强盛,与漫水土官之弟向伯林种勾结,把吴著冲逐死于洛塔山洞,接着平定了惹巴冲、椿巴冲,并其地,彭氏进入了溪州地区。到了梁开平年间(910年前后),彭碱的儿子彭士愁当了溪州刺史,统治了今天湘西这块地方,做了包...[详细]

裴荫森 [清][公元1823年-1895年]

  • 裴荫森(1823~1895),字樾岑。阜宁人,后定居淮安河下。晚清船政大臣。幼年家贫,父裴大保务农,兼摆米摊为生。裴荫森天资颖悟,勤奋好学,得益林陶塾师欣赏,让他免费入学。咸丰五年(1855年),入京应试落第后,穷困潦倒,“日仅啖一炊饼”。桃源县尹耕云为京官,延请他督教儿子,见他“坚忍耐苦”,...[详细]

潘祖荫 [清][公元1830年-1890年,苏州三杰]

  • 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学士潘世恩之孙。内阁侍读潘曾绶之子,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有《攀古楼彝器图释》。辑...[详细]

潘祖同 [清][公元1829年-1902年]

  • 潘祖同(1829~1902) 清末藏书家。字桐生,号谱琴,晚号岁可老人,江苏吴县大阜人。潘世恩第二子潘曾莹的长子,潘祖荫从兄,潘承弼祖父。咸丰六年(185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户部左侍郎。咸丰八年因受顺天考试舞弊案牵连,被免去官职,充军新疆。归田以书画、收藏古籍为事。家有藏书楼“竹...[详细]

潘曾莹 [清][公元1808年-1878年]

  • 潘曾莹(1808-1878)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学有要柢,尤长于史学。 工书、画,初写花,以徐渭、陈淳为宗,冶澹有致。后专工山水,秀逸旷远,每作扇头小景,颇有古意。书法初学赵松雪,晚学米芾,尤得其神髓。此外有著作多种行世。卒年七十一。 作品   ...[详细]

潘曾沂 [清][公元1792年-1852年]

  • 潘曾沂(1792-1852)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名遵沂,改名曾沂,字念祖、功甫,号春泉、小浮、小浮山人(因梦前身为浮渡山僧)、船庵、蔓庵、护生庵、瑟庵。室名丰豫庄、东津馆、东洋馆、凤池园、三十六梦龛。出身于世宦之家。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土潘世恩长子。年二十一中秀才。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详细]

潘曾绶 [清]

  • 潘曾绶,初名曾鉴,字绂庭,吴县人,潘世恩子,曾沂、曾莹弟,潘祖荫父。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历官内阁中书、内阁诗读等。以父年高致仕,引疾归养。父丧终,不复出。后以祖荫贵,就养京师,优游文史,宏奖后进,布衣萧然,无异寒素。老病杜门,仅与李慈铭相往还。工诗文和词。符葆森《国朝正雅集》云其“为诗清...[详细]

潘世恩 [清][公元1769年-1854年,清朝名臣]

  •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名臣。初名世辅,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晚号思补老人,室名有真意斋、思补堂、清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满,父老攀留,遂家于歙”。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落籍素享“风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誉的...[详细]

宁完我 [清][公元1593年-1665年]

  • 宁完我(1593—1665年),字公甫,辽阳(今属辽宁)人,清初大臣。 后金天命年间(1616—1626年),投降努尔哈赤,隶汉军正红旗。历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兼太子太傅。清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卒,谥文毅。雍正年间,入祀贤良祠。 早年军功 宁完我是明末辽阳的边民,清太祖天...[详细]

倪模 [清][公元1750年-1825年]

  • 倪模(1750-1825),字迂存,号预抡,望江县人,清代著名收藏家、校勘家和著作家。 倪模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举,嘉庆四年(1799年)考中进士,弃官不就,后因老师力劝,就任安徽凤阳府教授10余年。任职期间,多方筹集资金,“修茸学宫,筑精舍十间宅诸生,使管弦得其所”。 倪模一...[详细]

聂其贤 [清][公元1890年-1913年]

  • 聂其贤,1890年二月二十九日出生,清末湖南武军司令官、武字黄统领、省防守备队司令官,1908年娶浙江杭嘉湖道陈乃翰女儿。1913年夏因伤寒病去世。...[详细]

聂其纯 [清][公元1891年-?]

  • 八女聂其纯,字筱舜,1891年四月初二日出生,1910年二月嫁岳常澧道卓孝复儿子卓宣谋。...[详细]

聂缉椝 [清][公元1855年-1911年]

  • 聂缉椝(Nie Qigui,1855-1911),字仲芳,湖南衡山人,是曾国藩最小的女婿,又是李鸿章在沪大办洋务时的得力干将,是晚清上海史上较有作为的一任道台。 聂缉椝(1855-1911),字仲芳、仲方,室名心斋,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山县(今衡阳市衡山县)人,清末封疆大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中...[详细]

聂尔康 [清][?-1872年]

  • 聂尔康,又名聂亦峰,晚清著名地方官。咸丰二年(1852)中第四十名进士,并钦点翰林。三年后散馆,在广东石城、新会、南海、冈州、濂江、高凉、梅关等地任知县,官至高州府知府,候补道员。每到一个地方必定把养廉俸银捐出来办地方公益,如办牛痘局,设育婴堂,疏浚城河,修桥筑路,积谷备荒,奖励节孝,严禁土娼,...[详细]

南丁 [清][公元1931年-?]

  • 南丁,原名何南丁。祖籍安徽怀宁,1931年出生,1956年加入中国作协。1980年任河南作协副主席,1983年任河南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今年78岁的南丁先生,是河南文学的代表,也是我们安庆人的骄傲。 一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阅读南丁时的情景。那是2007年的冬季,我一直沉迷在《南丁...[详细]

莫宗文 [清]

  • 莫宗文 守备,随升都司总兵。崇祯十三年(1640),御赐蟒袍玉带,进太子少保。十五年(1642),诰命光禄大夫,特进柱国太师。诰赠四代,为安化(今甘肃庆阳)伯,以名将著称。清顺治(1660),被封镇远侯,任云南军前指挥。康熙十七年(1678)故于军中,骸骨归里,葬老塘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