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唐正恩 [清][?-1873年]

  • 唐正恩(?~1873),芝荣长子。幼承文教,勤奋好学。道光二十年(1852)中举,三十年(1850)中三甲第十六名进士。任刑部主事。咸丰二年(1852),授江苏阳湖知县,旋调陕西淳化知县。在淳化任期中筑城据濠驱水患,除积弊,使吏治一新。后任陕甘两省乡试同考察。咸丰八年(1858)奔父丧回籍,隐志...[详细]

唐训方 [清][公元1809年-1876年]

  • 唐训方(1809-1876) 字义渠,今常宁县湖塘乡人。道光二十年(1840)中举,四次赴京会试,均落第。咸丰三年(1853)大挑得二等,候补教谕。咸丰四年,曾国藩令他以教谕随征。咸丰五年,随罗泽南镇压太平军,得知府衔。咸丰十年解军事,赴粮道任。随后升按察使,再擢湖北布政使。同...[详细]

爱新觉罗·肃顺 [清][公元1816年-1861年,顾命八大臣]

  • 爱新觉罗·肃顺(1816年11月26日-1861年9月),清末满洲镶蓝旗人,晚清宗室、权臣,字雨亭,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自道光中期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咸丰十一年(186...[详细]

孙卓 [清][公元1647年-1683年]

  • 孙卓(1647-1683年),字予立、号如斋,宣州区狸桥镇水阳河东人,孙襄次子,五岁丧父,与兄都生由叔父孙省抚养成人。 孙卓髫年即淹博经史,才藻烂发,弱冠试冠军,食饩。寻应康熙丁已(1677年)特诏,以国子生魁北闱,已末(1679年)登进士。廷对初拟二甲,康熙帝亲览诸卷,拔置一甲第二,授编修...[详细]

孙延龄 [清][?-1677年]

  • 孙延龄(?—1677年),汉军正红旗人,清初将领,“三藩之乱”中的叛将。其父孙龙为孔有德手下将领。 孙延龄早年迎娶孔有德之女孔四贞,逐渐得宠于朝中。于康熙四年(1665年)开始出镇广西,被清廷封为上柱国、光禄大夫,世袭一等阿思尼哈番,任广西将军,孙延龄在广西多有不法之事。 康熙十二年(1...[详细]

孙学仁 [清]

  • 正阳楼饭馆位于前门外肉市路东,是山东省掖县人孙学仁于清朝道光末年创办的,至清末,改由他的堂弟孙学士经营。孙学士经营正阳楼时,生意曾兴旺一时,成为北京著名的饭馆之一。该饭馆的大螃蟹、涮 羊肉当时在北京倍受欢迎。 (一) 孙学仁祖籍山东掖县,父亲孙小辫在有种着几亩盐碱地,养活四五口人。清...[详细]

孙眉 [清][公元1854年-1915年,孙中山胞兄]

  • 孙眉(1854—1915),字德彰,号寿屏,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孙中山胞兄。孙中山倡导革命大业,得到孙眉物质、精神的支持和鼓励,对他的革命生涯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后又参加革命,奔走广州湾(今广东湛江旧称)香港两地,进行反清活动。 早年经商,资助孙中山读书 幼年家境贫苦。...[详细]

孙达成 [清][公元1813年-1888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之父]

  • 孙达成(1813-1888 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之父。香山县(即今中山市)翠亨村人。 16岁在澳门鞋店当学徒三年,后在澳门板樟堂街一间葡萄牙人开设的鞋店当鞋匠,月工资四元。32 岁回乡务农时成婚。孙达成在乡间没有自耕土地,佃入祖堂田二亩五分,及弟媳程氏田地四亩,种水稻及杂粮。一年辛勤...[详细]

孙昌龄 [清][公元1583年-1651年]

  • 孙昌龄,字二如,又字念劬,号元岳,生于明万历十—年(1583年),卒于清顺治八年(165 1年)。宁晋孙家庄人。父亲孙大受,生母王氏,继母张氏、樊氏。 孙昌龄小时就聪明出众、行为端庄,胸经世济民夕大志。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与张狮结伴,到城东二十里张家别墅学习。 万历四十年(...[详细]

孙昌 [清][公元1881年-1917年]

  • 孙昌(1881—1917),字建谋,又名孙振英,振兴,孙中山大哥孙眉的儿子,南蓢翠亨村人,生于1881年5月28日出生于檀香山,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11月20日,奉命乘船押送军饷赴广州,遭海军误击,坠入江中,溺水殉职。时年34岁。 孙昌(1881—1917),字建谋,又名孙...[详细]

宋庆 [清][公元1820年-1902年]

  • 宋庆(1820—1902),字祝三,蓬莱县泊子宋家村人,清末将领。 宋庆早年落魄,弃学而耕,时而为贾,终不得志。30岁从军南下,随同乡亳州知州宫国勋为州练长,后官至花翎游击。值捻军起于江淮,宋庆奉命参与镇压,数十战多捷,于咸丰十年(1860)晋升总兵,敕号毅勇巴图鲁。 同治元年(1862...[详细]

宋聚奎 [清][公元1847年-?]

  • 宋聚奎(1847-?)梁赵村人。幼好读书,因家境贫寒,弃学入蔚泰厚票号。光绪初年,湖南分号被一饶姓人倒下疲帐甚大,官司告到省府,然虽有责饬,仍未收回。平遥总号便派宋赴湘追讨。面对众皆束手状况,宋道:"饶某神通广大,如想在湖南要回款项,诚恐难乎其难,非到两江总督衙门去要不能成事。"众人听了,甚为...[详细]

宋景诗 [清][公元1824年-1872年,清末农民起义领袖]

  • 宋景诗(1824—1871) 冠县甘官屯乡刘贯庄人。清末农民起义领袖。自幼家贫,给人扛活,爱习拳棒,练就一身硬功夫。稍长闯荡江湖,打拳卖艺,并在多处任武术教练,其徒弟不下数千人。他外表温文尔雅,有“宋大妮”之称,但生性刚强,遇事爱打抱不平,在当地百姓中享有威望。 1860年(咸丰十年),...[详细]

宋德宜 [清][公元1626年-1687年,清朝文华殿大学士]

  • 宋德宜(1626-1687)清初大臣。字右之,江南长洲人。父学朱,明御史,巡按山东,死於难。德宜年十七,伏阙请恤,与兄德宸、弟德宏并著文誉。顺治十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严立条教,六馆师生咸敬惮之。圣祖亲政,释奠太学,御彝伦堂,命德宜东乡坐,讲周易乾卦辞,称旨。迁翰林院侍...[详细]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清][公元1564年-1611年]

  •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1564年―1611年),爱新觉罗·塔克世的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 早年随同兄长努尔哈赤出外谋生,后来又投奔到明朝总兵李成梁的手下当差。坚毅顽强、勇猛善战的品格。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舒尔哈齐晋封贝勒,地位仅次于他的兄长,成为第二号人物...[详细]

时大彬 [清][公元1573年-1648年]

  • 时大彬(1573~1648),号少山。宜兴县人。紫砂大师,工艺紫砂壶的首创者。他出身世代紫砂之家,自幼勤奋好学,在其父时朋的教导下,掌握紫砂作品制作的全套技艺,又推陈出新,创出砂泥调色等新技术。他早年仿供春壶,多喜作大壶,形制古朴雄浑。中年以后,时大彬与著名文人陈继儒,画家王时敏、王鉴等结成深交...[详细]

尚之信 [清][公元1636年-1680年]

  • 尚之信(1636年8月2日—1680年10月9日),字德符,号白,清初藩王。祖居辽东,尚可喜长子。少时入侍。 康熙十年(1671年)赴广东随父佐理军事,赐公爵,后加封镇南王。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广州危急之下发兵围困其父府邸,投降吴三桂叛军。不久又悔罪自归,袭封平南亲王,镇守广东。康熙十...[详细]

尚之孝 [清][公元1639年-1696年]

  • 尚之孝(1639.2.15~1696.2.17) 尚可喜之次子。初为平南王藩下都统,康熙十三年(永历二十八年,岁甲寅,1674)四月,清平南王尚可喜令子之孝率兵征讨刘进忠,调南海卫军及乡勇随征,五月十六日碣石苗之秀统兵至惠来西郊飞鹅山待命,六月尚可喜、尚之孝父子统铁骑数千驻惠来县西双山,后经盐岭...[详细]

尚之隆 [清][公元1646年-1718年]

  • 尚之隆(1646—1718),平南敬亲王尚可喜第七子,杨氏所生。顺治十五年(1658年),13岁的尚之隆与和顺公主订婚,被晋封为和硕额驸。康熙六年加封太子少保,康熙三十年晋封为内大臣,赐黄马褂。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晋封为管侍卫内大臣。尚之隆很得康熙帝宠信,曾得到他亲赐的匾额对联等物。  ...[详细]

任化邦 [清][公元1837年-1867年]

  • 任化邦(1837--1867年),又名怀帮,乳名柱。坛城西南小任庄人。捻军名将,太平天国封其为鲁王。 他从小智慧过人,不畏-,他是捻军后期主要领导之一,他的铁骑让对手闻风丧胆,他被对手称为“项羽之俦,人中怪杰”,他就是——鲁王任化邦。 随叔父聚捻 任化邦又叫任柱,祖居蒙城县坛城集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