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汪鸣銮 [清][公元1839年-1906年]

  • 汪鸣銮(1839—1906),字柳门,号自阝亭,又号得士,休宁万安镇瓯山汪村人,寄籍浙江钱塘(今杭州市)。同治四年(1865)进士。初授编修,历任陕、甘、赣、鲁、粤诸省学政,后迁内阁学士,晋工部侍郎兼管户部三库,光绪二十年(1894)召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不久调吏部侍郎并兼刑部。因支持光绪帝...[详细]

汪立政 [清][公元1827年-1895年]

  • 汪立政(1827~1895),绩溪八都余川人(今上庄邻村),字以德。1840年赴上海茶叶店为徒,勤劳忠厚,深得业主信任;1850年自办汪裕泰茶叶店于沪南,督工精制四方名茶,薄利多销,声誉鹊起而在业内独占鳌头,此后在上海、奉贤、苏州、杭州等地设分号9处。汪裕泰经营有方,业务发达,驰誉中外,盈利丰厚...[详细]

王翚 [清][公元1632年-1717年,清代著名画家]

  •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气韵。” 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详细]

王楞仙 [清][公元1859年-1908年]

  • 京剧小生,名树荣,又名桂官,号楞仙,字丹初。原籍江苏。生于北京,顺天宛平人。是四喜班小生鲍福山的弟子,也求教于名小生徐小香之弟,习小生,且深受徐小香教益。长期在三庆班演出,与谭鑫培、陈德霖合作,并一度任三庆班班主。曾为清朝“内廷供奉”。王楞仙身材稍胖,个子不高,眼睛大而有神,扮相温文尔雅,秀逸脱...[详细]

王继贤 [清][公元1792年-1850年]

  • 王继贤(1792-1850),字翰城,黔城长坡村人。幼聪慧,12岁应童子试,曾两度入长沙岳麓书院受业,由禀贡生赴京都入国子监。受工部待郎何凌汉的器重,延至其家授业子孙。不久以便补导援列入任中书科中书,前后达14年,道光二十三年,(1841),任山西省汾州府府宁州知州。州人好争讼,不重视文化,初到...[详细]

王介之 [清][公元1606年-1686年]

  • 王介之(1606-1686) 王夫之长兄,字石子,一字石崖,别署有耐园、铿斋等。介之毕生致力于经学,对《春秋》研究尤精,著有《“春秋四传”质》、《 “春秋”家说补》、《“周易”本义质》 、《诗序参》 、《诗经尊序》等书。《“春秋四传"质》被《四库全书》收入。...[详细]

汪桂芬 [清][公元1860年-1906年]

  • 汪桂芬(1860—1906),名谦,号美仙。清代潜山人。春台班著名武生汪年宝之子,著名京剧演员。他长期在北京演出,因其身材不高,头脸较大,故有“汪大头”之称。 汪桂芬9岁从陈兰笙习老生,亦兼演老旦。18岁时满师,未及搭班,因嗓音变化不能演唱而改学胡琴,专门为著名京剧演员程长庚伴奏。他虚心学习...[详细]

王福寿 [清][公元1852年-?]

  • 王福寿,男,京剧老生。外号红眼王四。出生于1852年,逝世于1924年,享年七十三岁。 小福胜科班出身,与范福泰、彭福林为师兄弟。初隶三庆。有时演《铁龙山》花蝴蝶,与春台俞润仙 对峙。后以赴沪演唱变嗓时衰,由俞氏邀入春台,与彼配戏,称臂助焉。授徒包丹庭、赵子宜皆票友,张聊止、章梅岑等亦跟王四...[详细]

王东园 [清]

  • 号东园。[生卒]?-? [籍贯]安岳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选元城县(今河北大名县)知县。界连齐豫,民俗强悍,讼狱繁滋。应?明敏,折狱如神。平日案无留牍。尝躬入乡村劝农,遇有讼呈讼者,就地树荫下讯解,喻以利害,晓...[详细]

王定民 [清]

  • 王定民(生卒年不详),字佐才,王俊民之弟。招远城里村人。其工书法、能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苏轼友善,经常互相唱和,旧《招远县续志》有苏轼《答王定民》七律一首,惜定民作品大多散失。...[详细]

王大经 [清]

  • 王大经(生卒年不详),字伦表,号石抱,一号待庵居士。东台安丰人。清初学者。自幼家境贫寒,兄弟四人中排行第四。少时,奋力自学,博览群书,人称“王武库”。20岁起,在安丰设塾课教,维持一家生活,后鬻文卖字,奉养父亲至90岁。著有《独善堂文集》6卷。王大经秉性耿直,不媚时俗。康熙年间,御史魏双凤读到...[详细]

王臣烈 [清]

  • 王臣烈,原名光映,字则氏,号周卿,清末宣州区狸桥镇水阳河东人。 王公例贡生,朴实浑厚,乐善好施,少务农、中年经商,操米业。水阳江冬季不涸,舟楫商旅云集,为转运粮食一大口岸,因而砻坊、米行多设。而王臣烈所设之王和丰与二弟、三弟所设之王和顺、王和义米行均芜、沪驰名,仓积满盈,金融活跃,汇款动以万...[详细]

王劼 [清]

  • 王劼 [籍贯]巴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由咸安宫教习以知县发浙江。历官金华、西安、石门、分水等县知县十余年,改官江西,均有循声。道光二十八年(1848)致仕归,主讲字水书院,造就...[详细]

陶骏保 [清][公元1878年-1911年]

  • 陶骏保(1878~1911),字璞青。丹徒县(今镇江市区)人。辛亥革命将领。少时从学其兄陶逊,受强国强种思想的影响,抱有推翻清廷的志向。18岁考入江南武备学堂受训,又曾去日本留学和考察军务。后从军于福建、广东,先后任徐绍桢常备军管带、军政局参谋兼武备学堂教员,与谢刚德、方声涛、方声洞诸志士...[详细]

陶澍 [清][公元1778年-1839年,清两江总督]

  • 陶 澍 (1778-1839) 清两江总督。 清安化县人。字子霖,号云汀,自称桃花渔者,印心石屋主人,晚岁自称髯樵。乾隆四十三年(1778)生。 少时家贫,随父读书。乾隆六十年(1795)就读岳麓书院,从师罗典。嘉庆五年(1800)秋举于乡。两年后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详细]

谭钟麟 [清][公元1822年-1905年]

  • 谭钟麟是晚清时期官员,政绩卓著,同时也是反外族侵略的著名义士,但他同时也是反对变法、因循守旧的顽固派之一。 谭钟麟,字云觐,号文卿。后历任会试同考官、湖北乡试副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杭州府遗缺知府、河南按察使等职。同治十年(1871年)授陕西布政使,次年曾护理陕西巡抚。国民党元老谭延闿是他的...[详细]

谭玉龙 [清][公元1833年-1868年]

  • 谭玉龙(1833~1868),别名有训,男,麻阳县楠木桥人,幼时性暴,争强斗胜。 清咸丰三年(1853)三月,谭玉龙为家盖茅房事,毒打舅父陈老胎。后,逃至镇竿当兵。次年一月,随军开拨安徽卢州(今合肥市),参与镇压太平军之战,两次夺得黄旗“立功”。咸丰五年(1855)二月,破太平军营有“功”,...[详细]

谭上连 [清][公元1840年-1890年]

  • 谭上连(1840-1890) 字云廷,因其肤黑性勇,又称谭黑虎。衡阳县龙田桥人。谭上连身伟而秀,膂力过人,少年时即得“谭无敌”称号。咸丰八年(1858)投湘军,历任千总、参将、总兵。同治年间,新疆浩罕军事头目阿古柏,受英、俄帝国主义支持,成立“哲得沙尔国”。为防国土割裂,左宗棠...[详细]

谭三 [清]

  • 谭三,清朝嘉庆、道光时代开平长沙乡人。出生后十五天而盲。幼年丧父,由母抚养长大。因为家道贫穷,7、8岁便出门乞食。他待母至孝,把乞来的钱和好食的东西拿回供养母亲。每次吃饭,必待母亲吃饱了自己才肯吃。因此,谭三的孝心远近闻名。...[详细]

谭继洵 [清][公元1823年-1901年]

  • 谭继洵(1823—1901)晚清官员。字子实,号敬甫,又号剑芙,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人。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咸丰十年进士。官至光禄大夫、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因其子谭嗣同参与戊戌变法受株连罢官,后卒于浏阳。 谭继洵,道光三年(1823)生,二十九年中举人,咸丰十年(1860)成进士。同治十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