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杨世禄 [清]

  • 杨世禄 [籍贯]巫山人 [朝代] 明清 [主要著作] [小传] 幼受业于许隐君之门,以明理为先,力行为本。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任阴山县(今属湖北)知县。此地山多土瘠,素称难治。有三巨族、九豪猾。世禄宽以济猛,不逾年,治绩显著。后调盐城(今属江苏),淮抚...[详细]

杨荣大 [清]

  • 杨荣大 生平不详,号金川氏,清末、民国期间宜春著名脱胎漆器艺人。据民国版《宜春县志》载:“漆器虽用旧法而手工精良,如杨荣大之烟盒、帽简诸器品赛会曾获特奖,远客至宜者多购为赠送之物。虽属小技,可称宜春之特产。”其作品清宣统元年(1909年)参加南洋(今新加坡)赛会,获“双龙”银质奖。杨荣大店号为宜...[详细]

阳沛然 [清]

  • 阳沛然 [籍贯]南充县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清末岁贡。工书,小楷优美流利。尝客某绅家,早饭后坐书案间闲谈,约二时许,写邢退庵二十艺全文,其工而速如此。尤擅长行书,原南充龙门场江右会馆中扁联题跋,均为沛然手笔。其遗迹颇多,人争宝之。《南充县志》、《益州书画录》有...[详细]

杨冕 [清][公元1723年-1806年]

  • 杨冕 [生卒]1723-1806 [籍贯]广元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自童子试至入州学皆第一,然省试辄败北。乾隆四十九年(1784)以岁贡入国子监。五十三年(1788)期满以训导侯用。五十八年(1793)授成都府教谕,后历任兴文、乐山、内...[详细]

杨隆寿 [清][公元1845年-1900年]

  • 杨隆寿(1845-1900),又名全,号显亭。清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剧作家、戏曲教育家。 杨隆寿出身于梨园世家,自幼随父进京,先入“双魁”班学京剧武生,后拜程长庚为师。继搭四喜三庆班,工武生。拿手戏有《英雄义》中史文恭、《泗州城》中孙悟空、《叭蜡庙》中褚彪等。他还与谭鑫培、俞菊生、方松龄等...[详细]

杨甲仁 [清]

  • 杨甲仁 [籍贯]射洪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幼颖悟,每听师授经,辄晓大义。喜静室端坐读书,默然不与群儿伍。年十五,入邑庠,学通六经之旨。曾徒步数千里,从楚南硕儒刘丽虚学。归来讲学金华山中,从游者众。康熙三十四年(1695)以明经赴京...[详细]

杨健 [清][公元1764年-1843年]

  • 杨健(1764-1843) 字鱣常,号刚亭,先祖由浙江钱塘迁入衡城江东岸,遂为衡阳人。乾隆五十九年中举人,嘉庆元年(1796)成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乡试副考官、监察御史、知府、布政使、巡抚等职。因两次遭诬陷,道光十年(1830)被降职回家,从此闭门谢客,但对地方公益仍是倡导或讲...[详细]

杨化元 [清]

  • 杨化元 [籍贯]内江县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祖所修,明观察。父桐,甘肃知县。化元少敏悟,读书日记万言,为文下笔立就,尤善草隶。诗文书法,名噪一时。康熙四十一年(1702),与兄化贞同科举人。从弟化光次科也获隽,故时有前三杨(父桐、伯、叔楠于顺治十七年同科中举,...[详细]

杨宏绪 [清]

  • 杨宏绪 [籍贯]新繁(今新都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六十年(1721)进士。授河南彰德府汤阴县知县。值岁荒歉,请开仓赈□贫民,鬻妻女者,出俸钱赎之复还。给河夫口粮,冬捐赠棉衣,惠政颇多。父殁,归里居丧。服除,...[详细]

杨光淮 [清][公元1834年-1909年]

  • 杨光淮(1834--1909),字注之,原籍安徽巢县峏山大杨村人。五岁失怙,依母成长,少有大志,家贫闭门攻读,适太平天国举事,未应童子试。战后,年近而立,行医为业,同治年间,族中事变,携眷由峏山来芜湖,挂牌行医30余年,声名远播。其先祖自明初业医,至光淮已21代,世传妇科,故有“峏山杨妇科”盛誉...[详细]

杨光圻 [清]

  • 杨光圻 [籍贯]崇庆县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光圻为昭勇侯时斋曾孙。性严正恬静,少受学使、书法名家何绍基教诲,颇得赏识。工诗文,尤精于书法。字小若蝇头,大及寻尺,莫不遒劲宏丽,力透纸背。与南溪包汝谐齐名,以故求书者无虚日。同治六年(1867)举人。尝以候选知府,...[详细]

杨恭 [清]

  • 杨恭,字克敬,明代陕西岐山润德里(今北郭乡)余家庄人。小时父母双亡,由舅母抚养成人。性颖异,读书日记数千言。天顺八年(1464)中进士,历任通政司右通政等。曾奉旨监督治理运河河道。当时运河决堤,工程浩大,他同平江伯陈瑄划段分治,次年底即完工。明成化末关中岁凶民饥,亲戚乡邻多人逃往杨恭任职之地谋求...[详细]

杨福臻 [清][公元1836年-1908年]

  • 杨福臻(1836~1908),字骈卿,号听梧。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出生。高邮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庶常馆,后来又任检讨。散馆后,先后担任过山东、河南、贵州、陕西、福建等道的监察御史和兵科给事中等官职。他遇事敢于直言。甲午战争后,曾上疏揭发叶志超在朝鲜带头逃窜和谎报战...[详细]

杨凤庭 [清]

  • 杨凤庭 [籍贯]新都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幼负奇姿,六岁就塾师,端谨如成人。不二年,《四书》、《五经》俱成诵。乾隆元年(1736)举人。会试不第,益奋志博览《十三经》、《廿一史》,辨论古今人物得失。并究心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奇门遁...[详细]

杨芳 [清][公元1770年-1846年,晚清名将]

  • 杨芳(1770—1846),字通达,号诚村(斋),贵州松桃厅(今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晚清名将。 人物生平 自幼家道贫寒,好读书,苦练武,迫于生计,投身行伍,任镇远镇千总。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邓、吴八月领导湘黔苗民起义,他侦察报信,得上司赏识,提为台拱营守备。 嘉庆二年(1797...[详细]

杨藩 [清]

  • 杨藩 [籍贯]邛崃县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少力学,有文名。乾隆三十年(1765)以拔贡授井研县教谕,以母忧归。三十五年(1770)举人,补崇庆州教谕。任满,升江西万年县知县,充乾隆五十一年(1786)、五十三年(1788)江西乡试同考官。以卓异升直隶霸州知州,...[详细]

杨端 [清]

  • 杨端 [籍贯]宜宾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雍正拔贡。乾隆十五年(1750)任成都县教谕。学问渊博,著述甚富。著有《剑州志》、《存古录》、《成华合志》、《集古录》、《清白堂诗稿》行世。《四川通志》有传。 ...[详细]

杨鼎才 [清]

  • 杨鼎才 [籍贯]西昌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嘉庆三年(1789)举人。官湖南衡山县知县,懋著循声。嗣调安仁县,旋补攸宁县知县。时值茶陵山洪暴发,攸邑地处下游,罹灾甚深。鼎才亲察难民,抚恤周至,士民咸感其德。著有《爱日堂文集》二卷,衡山聂铣...[详细]

杨崑 [清]

  • 杨崑 [籍贯]彭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善诗,著有《三树堂诗集》。李调元《雨村诗话》云:“人皆知丹□有三彭,而不知先有三杨。一杨岱,字东子,康熙丙子举人,有《山集》;一岐,字周子,有《碧萝亭集》;一□,字葛山,有...[详细]

杨岱 [清]

  • 杨岱 [籍贯]彭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官福建上杭县知县。有贤声。著有《山诗集》,潘稼堂为之序,称其诗“高华爽朗,有和平蔼吉之风,无刻削纤琐之习。”岱与其弟□、岐俱以诗名,士林称为“彭县三杨”。“而东子诗尤娇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