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浚 [籍贯]温江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祖籍峨眉县,浚始迁入温江县。少力学,博学多才,然科举止于贡生,仕途终未得志。善为诗,与温江文士王侃、肖常芬、车酉等友善而互相唱和。著有《溶川诗集》行世。《国朝全蜀诗钞》录其诗一首。《温江县志》有传。...[详细]
姚继先 [籍贯]成都人 [朝代] 明朝 [主要著作] [小传] 隆庆元年(1567)举人。万历初任陕西西乡教谕。迁知县,随俗为治,告谕百姓若家人父子。尝夜出微行,察民所为。深夜诵读者,纺绩者,给絮;为非者,各以轻重受法。擢平凉知府,值大旱,捐俸设粥赈饥,活者万计...[详细]
姚柬之(1785-1847),字佑之,号伯山,又号且看山人。清代文学家。 姚柬之出生官宦世家,系开化府同知、著名书画家姚文燮六世孙,少受学于姚鼐。其体貌魁伟,性格恢奇,出言爽直,妙语连珠。少游京师,应天文试,定亲王奇其体貌,召前问姓字,他睥睨答道:“江南姚柬之也”。定亲王笑道:“狂生耳!入之...[详细]
颜元(1635年—1704年),清初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原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 颜元一生以行医、教学为业,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几方面并重,亦即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主张培养文武兼备...[详细]
阎泰和(1739-1813),字鲁詹,号墨园,东大阎村人。幼年在村中有"神童"之誉,长大后读书更为勤奋。清乾隆廿五年(1760)中举,授河津县教谕。三十七年(1772)成进士,入礼部任职,累升礼部员外郎、郎中。不久迁河南道御史,巡察新仓,后又奉命巡视南方漕运。按惯例,浙江尾帮渡江,湖北帮衔尾而进...[详细]
阎书勤(1860~1900),冠县梨园屯(今属河北省威县)人,冠县义和团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家贫寒,习练红拳,武艺高强。1893年(光绪十九年),与同称“十八魁”的高元祥等人一起,武力护卫拆毁天主教堂后在其址上建起的玉皇庙,反对洋教。又联合梅花拳首领赵三多,组成义和拳。1898年(光绪二十...[详细]
颜启芳 [籍贯]西昌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朝考二等。淡于荣利,遂返里设讲席,云贵佳士,多游其门。其教文行并重,视其人性情之所近,因材施教。掇科第者多出其门。《西昌县志》谓:“清初百余年间,宁郡学子,诵...[详细]
严履丰 [籍贯]绵州(今绵阳市)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李调元门下士,工诗善文。家清寒,笔耕为养,往年白莲教波及,奉双亲奔窜山谷。所历险阻,尝即事成诗,篇帙遂夥。又屡困秋闱,故其郁勃之气,亦发于诗。至道光二年(1822)始中举人。事亲至孝。丁...[详细]
杨宗瀚(1842-1910年),字藕芳。无锡城内下塘人。杨宗濂二弟,清洋务派-、实业家。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他参加当时官督民办的“团练”,带领团勇抗击太平军。太平军攻克无锡后,避居无锡荡口镇,设果饼摊以维持生计。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入李鸿章幕府供职,帮助草拟军情,缮写奏稿。受李赏识,...[详细]
杨子江 [生卒]1856-1897 [籍贯]简州(今简阳市)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家贫力学。弱冠师事附贡杨永沣,永沣助以膏火。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两试春闱不第,归里授徒,主讲三台千字坟书院。三台、中江等邑学子慕其文,钦其品,从游者至数...[详细]
杨子谟 [生卒]1153-1226 [籍贯]潼川飞乌(今中江县)人 [朝代] 宋朝 [主要著作],, [小传] 父知章,自号云山老人。尝游广汉,得张之学,归授子谟。因朝夕探究,逾月不出户。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进士,调绵州教授。除重庆府录事参军,移任成都府教授...[详细]
杨卓 [籍贯]江安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少聪颖,九岁能文,师事彭端淑,深得其传。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三十四年(1769)进士,授江苏青浦县知县。□任后,衡文课士,终日不辍。惠政颇多。曾与王昶合纂《青浦县志》。捐俸梓行彭端淑《白...[详细]
杨振纲 [籍贯]成都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二十五年(1820)进士。签分江西,授宜黄县知县。历任余干、泰和、分宜、新淦等县知县。旋擢建昌府同知。所在皆有惠政。尤喜栽培士类,门下如汪鸣相、袁玉麟等辈,后皆有名于时。...[详细]
杨兆龙 [籍贯]蓬溪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康熙十一年(1672)乡试解元,授涪州学正。为官廉洁持正,不为毁誉所动。出王士祯门下,其诗颇为王士祯赞赏。著有《杨兆龙诗集》行世。《四川通志》、《蓬溪县志》有传。 ...[详细]
杨元玠 [籍贯]南充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康熙三十五年(1696)拔贡,授资阳县教谕。历定远教谕、宁番卫教授,多所成就。签升山西繁峙县知县。会邑有生员李生,为仇家所陷,狱已成。元□廉得其情,累请上官,终以获...[详细]
杨永清 [籍贯]崇庆县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光圻长子。幼承庭训,工书法,娴诗古文辞。同治十三年(1874),以成都府十六属县第一名,入邑庠。复以优才生,与张祥龄、宋育仁、廖平、吴之英诸人,同调尊经书院肄业。光绪十一年(1885),选拔贡生,晚继父主讲江源书院数...[详细]
杨益豫 [籍贯]新繁(今新都)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工诗文,善书画。咸丰九年(1859)举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寻授工部主事。九年(1870),周谓臣督师黔中,邀益豫主管军中文书。母逝,归里服...[详细]
杨彦清 [籍贯]巴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五十二年(1787)进士。历官内阁中书、河南道监察御史。后解任归蜀。嘉庆十年(1805)任锦江书院院长。著有《重修锦江书院记》,又与王家驹合纂《江津县志》十二卷行世。...[详细]
杨泰(?~1861),今冠城镇七里韩村人,清末鲁冀交界一带天龙八卦教主要首领。多年来,积极组织冠、莘天龙八卦教活动,焚香结会,发展教徒。其“自诩有神授刀法,撒豆成兵”,以“兴汉灭胡”为宗旨,将矛头直指清王朝。1860年(咸丰十年)冬,由于天灾-,人心思乱,杨泰同临清侯家庄的教主张善继等一并揭竿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