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466-1491 [籍贯]合州(今合川县)人 [朝代] 明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幼聪颖,十二岁能文。家贫,夜读以焚木叶照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举乡试第一。次年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宪宗,请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详细]
[生卒]?-? [籍贯]涪州(今涪陵市)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二十一年(1895)进士。签分广东,任新兴县知县。二十五年(1899)升嘉应直隶州(治今梅县)知州,加知府衔。两次奉保循良,传旨嘉奖。平生精研汉学,贯通经...[详细]
[生卒]?-? [籍贯]泸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岁贡生。少颖悟,好读书,擅诗歌词赋。光绪初调入尊经书院肄业,学益博雅。秋试辄不第,乃益为诗。初学袁枚,继学吴伟业,后乃上溯两宋三唐六朝汉魏诗及古歌谣。故其古近体皆工,为泸诗一大宗。又工骈体,兼善词...[详细]
[生卒]?-? [籍贯]安岳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嘉庆九年(1804)乡试解元,联捷进士。签分广东,历翁源、文昌、饶平、琼山、乐会(今琼海县)、顺德等县知县,所至俱擒巨滑,弥盗贼,功德及民。后以亲老告归。卒于家,年七十五岁。著有《天文图...[详细]
[生卒]?-? [籍贯]乐至县人 [朝代] 明朝 [主要著作] [小传] 明崇祯十五年(1642)四川乡试解元。甲申(1644)国变,张献忠据蜀,简臣携母逃至顺庆(今南充市)。弘光嗣立南都,命王应熊、樊一衡攻蜀。简臣偕赵司铉等倡召复明军,得十万人,复顺庆等十余城,以功授...[详细]
[生卒]?-? [籍贯]巴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同治十年(1871)进士,授湖北咸丰县知县。在官二年,丁忧归里后绝意仕进,先后主讲归儒、字水两书院。年逾七十卒。工诗,善为七言歌行。著有《冷淡吟诗草》(未刊),县人多传诵之。《巴县志》有传。 ...[详细]
[生卒]?-? [籍贯]安岳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工书善画。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三十五年(1770)举人。嘉庆五年(1800)春白莲教入境,县令延楠筹团练,筑天马砦。后又议置学田,士民感之。为学务纯,精《易》理,崇理学,于《周子图...[详细]
杨宗濂(1832-1906年),字艺芳,晚号潜斋主人。清道光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1832年3月25日)生。无锡城内下塘人。清洋务派-,中国首家商办无锡业勤纱厂创办者。父杨延俊,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官至山东肥城等县知县。杨宗濂幼承家学。咸丰五年(1855年)任户部员外郎。咸丰十年,太平军击溃湘军江...[详细]
[生卒]?-? [籍贯]遂宁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数赴京试不第。大挑一等,官江南崇明县知县,颇多惠政。积学工诗,为当代名流所推崇。明《朱砀仲诗集》失传,赖衣点搜辑逸佚,重刊行世,士林称颂。著有《萍水集》行世。《四川通志...[详细]
[生卒]?-? [籍贯]乐山县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尝寓居温江。康熙八年(1669)举人。授浙江景宁县令。在任十五年,力除弊政,有循声,升南城兵马司指挥使。寻以年老乞休,病卒于邯郸道中。善为诗,《国朝全蜀诗钞》录其诗一首。《乐山县志》、《温江县志 》有传。 ...[详细]
[生卒]1782-1855 [籍贯]华阳(今双流县)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年十九入县学。嘉庆六年(1801)举人,联捷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丁母忧。服除,十八年(1813)改山东道监察御史。升吏部给事中。擢鸿胪寺少卿。顺天府知府。丁...[详细]
朱景昭(1823年—1878年前后),字默存,以字行,人多称其朱默存,合肥东乡(今安徽省肥东县)人,道光年间的优贡生,故居曾在安徽省肥东县磨店乡的朱衣郢。曾授候选直隶州州同。其著作有《无梦轩遗书九种》、《劫余小记》、《论文蒭说》、《朱景昭批评西厢记》等传世。与王尚辰、徐子苓并称晚清“庐州三怪”。...[详细]
朱稼轩 [生卒]?-? [籍贯]巴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年十六入邑庠,屡应乡试不第,遂无意科名仕进,以居家读书著述自娱。性乐善好施。伯仲两兄,拙于谋生,家产屡破,则割己产以济之。又创设德余堂义,重修...[详细]
[生卒]?-? [籍贯]合州(今合川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生性和平,敦品力学。为诸生时,能诗与骈文,与彭光祥、禹湛齐名。尝同湛等分咏留春诗百首,虎臣为之序。善书法,行草摩王右军,真书学颜鲁公,皆能得其神似,时士大夫家及琳宫梵宇,所在多有之。亦...[详细]
[生卒]?-? [籍贯]富顺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性耽经史,博学多才,四川学使何绍基重其品,延入幕。继从川督黄宗汉(黄寻迁京兆尹)幕中,条陈救荒,悉协时宜。其后宗汉视师粤东,成-请据上游,由两湖提兵东下,宗汉不听。鉴成辞幕...[详细]
[生卒]?-? [籍贯]成都人 [朝代] 明朝 [小传] 曾举明经。崇祯时,任江西德清知县。母丧服阕,补安徽怀远知县。以战功迁扬州府江防同知,升安庆知府。南明弘光时为安徽凤泗道。后循迹苏州,又移瓜洲,不知所终。工诗文,曾入复社。朱竹云:“全蜀入复社者八人,宜诗名特著。”惜流传...[详细]
朱轼(1665-1736),字若瞻,又字伯苏,号可亭,谥文端,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今属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年,卒于高宗乾隆元年,年七十二岁。前清名臣,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为乾隆帝师。颇具惠...[详细]
[生卒]?-? [籍贯]华阳(今双流)县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父映堂,嘉庆0征阵亡,袭云骑尉世职。善画山水、兰竹、白描人物。《益州书画录》、《蜀画史稿》、《华阳县志》有传。 ...[详细]
周于仁 [生卒]?-? [籍贯]安岳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年十二补博士弟子员。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以振兴学校为先务,请于邑令郑吉士,募建凤山书院于城南。应邀纂修《安岳县志》,搜罗采访,皆一人所为。雍正初任福建永春县知县。捐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