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胡方 [清][公元1654年-1727年]

  • 胡方(1654—1727),字大灵,新会县棠下金竹岗(今属蓬江区)人,有“金竹先生”之称。岁贡生。胡方敦崇实行,处道学风气之末,独守坚确。总督吴兴祚闻其名,令人召见,胡方走匿不出。侍奉双亲,从不稍懈,唯恐不周。遇父母有病,忧形于色,亲侍汤药,必先尝而后进。父母逝世居丧,席草宿于柩旁,三年不...[详细]

黄子高 [清][公元1794年-1840年]

  • 黄子高(1794~1840),字叔立,号石溪,广州番禺石溪乡(今属海珠区新滘镇)人。子高书精小篆,下笔如铸。少以词章著称,时人得其片纸,争相珍藏。道光十年(1830)应南海试,立就千余言,督学为之惊异,被选为优贡生,甚得总督阮元器重,被提拔为学海堂学长。其诗诸体皆备,五言更擅。但怀才不遇,屡困乡...[详细]

黄仲容 [清]

  • 黄仲容,号雪蕉,别字纫兰。梅城西区黄泥墩人。清嘉庆丙子岁(1816年)举人,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广西道监察御史。曾一度代理都察院刑科给事中职务。这些官职品位虽不算高,但权力很大。黄仲容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坚持原则,不肯以小事随意打击别人。他所奏的“铁法”、“漕运”等皆能...[详细]

黄振成 [清]

  • 黄振成,生卒年不详,字韶九。清代归善县人。道光二十六年(1840)举人。状貌魁伟,知识丰富。咸丰初大挑为二等以教职用。从军江右(即江西省)。时太平军已占江西很多城市,黄效命朝廷,镇压太平军,克复南康、饶州、抚州、东乡等城。荐授吴城镇同知,历署理义宁州知州,瑞州、建昌、九江等府同知。在官多所兴革。...[详细]

黄增庆 [清][公元1751年-1854年]

  • 黄增庆(1751~1854),字邦纬,号寿亭,香山县黄梁都荔枝山村(今斗门县荔山村)人。生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逝于咸丰四年(1854年)。咸丰二年(1852年)被皇帝钦授国子监司业(正六品)。黄增庆享寿103岁,后来朝廷为了嘉励他,敕建“百岁京堂”牌坊。...[详细]

黄钥 [清]

  • 黄钥,生卒年不详,字鱼门。清代归善县人。人品高洁,与同邑翟泉、赵念同以绘画出名。工诗,宋湘曾以诗唱和。青年时为惠州知府伊秉绶所赏识,成为伊氏入门弟子。所作隶书,酷似伊体,但欠伊氏博大的气魄。伊秉绶在惠时,求书法者甚多,有时就由黄钥代笔。惠州西湖的王朝云墓志铭,除墓碑“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十...[详细]

黄咏襄 [清]

  • 黄咏襄(生卒年月不详) 黄胜之子,又名咏商。香山县(今珠海市唐家镇东岸村)人,兴中会香港分会早期会长。曾与孙中山、杨衢云等策划、发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广州重阳节起义,并将祖产苏杭街的洋楼所卖得8000元悉数用作起义军费。后来孙中山在《孙文学说》中,称赞其襄助革命之功。起义失败后匿居澳...[详细]

黄易 [清][公元1630年-1677年]

  • 黄易(1630-1677年),宇子参,坊廓都石寨(今大安镇石寨村)人。事继母至孝,远近传闻,对昆弟(继母之子)尤关爱备至。初乡试。县试得中,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进士,授福建省汀州府归化县令。在任期间,严于律己,生活俭朴,关心百姓疾苦,减轻赋税徭役,息词讼,兴文学,迁学富于龙池书院,故邑内文...[详细]

黄耀庭 [清][公元1872年-1916年]

  • 黄耀庭,男,1872年生于新安县下沙东头村(现深圳市福田区下沙村),原名黄恭喜,字发林,绰号“盲公喜”,自幼习武,相貌堂堂,性格豪爽,常仗义疏财,抱打不平,是广州、惠州一带“洪门”首领之一。 少时随父在荷兰人船上当水手和轮机工。青年时代,是当时广州、惠州一带反清组织三合会的首领之一。1895...[详细]

黄萧养 [清][?-1450年,明广东农民起义领袖]

  • 黄萧养 在广州的沙面、黄沙、洲头咀和芳村之间的珠江江面广阔,这一带水面称白鹅潭。白鹅潭之名,与明代一位农民起义首领黄萧养有关,波光荡漾的水面,当年曾经是黄萧养与明朝官军激战的战场。 黄萧养是广东南海冲鹤堡番村(今广东顺德勒流镇)人,明永乐年间出生于一个姓黄的贫苦农民家庭。小时被一游方和尚...[详细]

黄鲲翔 [清]

  • 黄鲲翔(生卒年不详),字鹏翼,三洲街道伦埇村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贡生,任四川万州州学辅助教员,转任四川长宁县县学教谕,后来升为广州府府学教授。在上述学校里任教有方,受到中央派往各省的主考官赞扬。广州府府学任期届满后,升迁为河北安肃县县丞,他不去上任,请求辞职回家。回到故里,他督促指导诸...[详细]

黄烯 [清]

  • 黄烯,生卒年不详,字初陵。清代归善县(今惠城区)人。工诗文,尤精音韵学。曾游京师太学,得试名列高等,名声大噪。归乡后杜门著述;捐丰湖书院租甚多。晚年结社狮子林,赋牡丹诗,和者甚众。冯敏昌称其为天下奇士,张维屏《诗人征略》认为:嘉庆初惠州的诗人,仅黄烯与赵希璜、刘统基而已。80余岁卒。著有《丛珠堂...[详细]

黄维清 [清][公元1841年-1892年]

  • 黄维清(1841~1892年),字守卿,号直廷,佛灯堡(现属怀城区)谭勒村人。幼年勤敏好学,应童子试七场皆列榜首。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举,光绪三年(1877年)中进士,录用知县职,点任直隶,因水土不习,改授广东增城知县,后历任阳江、恩平、澄海等县正堂。 黄维清为官清廉,忠于职守,关心...[详细]

黄廷彪 [清][公元1818年-1882年]

  • 黄廷彪(1818~1882),字豹伯,人称彪虎,原籍顺德,世居广州番禺溪峡乡(今属海珠区海幢街)。少年好弄 棒,臂力过人。为人豪爽,仗义疏财。一次廷彪随父经商过南洋,遇海盗上船企图洗劫,他便与船员商定制贼办法,勇敢果断地将海盗全部擒获。 清道光二十年(1840),廷彪参加水兵训练,充当捕盗兵...[详细]

黄叔显 [清]

  • 黄叔显(生卒年不详),字介亭,连平长吉(隆街)梅洞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黄少时聪颖好学,白天放牧,夜间刻苦攻书。清乾隆元年(1736)考取举人。乾隆十年会试中进士,殿试钦点翰林院编修,钦命日讲起居注官。历任福建罗源县知县,广西永福县知县、顺州知州,四川会理州知州,直隶资州知州、茂州知州,广西思...[详细]

黄士龙 [清][?-1688年]

  • 黄士龙(?~1688)字非潜,岐山村人,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科举人。 康熙二十一年(1682)十月,士龙与生员陆其荫等上 书广东抚院,建言花山地区宜开县设治以利教化而图久安。其所手拟之《建县条议》极言建县有十利,并对建县规模及有关人财物力等筹措方法逐一条陈,为抚院采纳。是年冬,官军进入...[详细]

黄胜 [清][公元1824年-1902年]

  • 黄胜(1824—1902) 字达权,号平甫,香山县(今珠海市唐家镇东岸村)人。少时在澳门教会学校读书,后赴香港学习。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与容闳、黄宽等赴美留学,后因病回香港医治。1861年在香港《德臣西报》任经理兼,创办《遐尔贯珍》月刊,经常翻译英文文章。1862年与王韬合作,编成《...[详细]

黄绍昌 [清][公元1836年-1895年]

  • 黄绍昌(1836—1895) 字芑芗。长洲后山村人。居住于石岐仁厚里。出身书香世家。早年游学于陈澧、刘融斋。曾被闽督何璟聘为记室。清光绪四年(1878)选学海堂专课肄业生。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举人,官为中书。同治十二年(1873)小榄第二届菊花会征集诗词,其所作五首均登榜首,被称为“...[详细]

黄培芳 [清][公元1778年-1859年,岭南名儒]

  • 黄培芳(1778—1859) 字子实,号香石。石岐人。清嘉庆九年(1804)考取副贡生,道光二年(1822)补武英殿校录,道光十年(1830)授乳源、陵水教谕,升肇庆府训导,得赏内阁中书衔。晚年主讲羊石书院。自称“粤嶽山人”,工于诗文书画,善作行草,以诗闻名。与番禺张维屏、阳春谭敬昭并称“粤...[详细]

黄宽 [清][公元1828年-1878年]

  • 黄宽(1828—1878) 字绰卿,号杰臣,香山县东岸村人(今珠海市香洲唐家镇)。出生农家,父母早亡,由祖母抚养长大。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与容闳等六人赴澳门,入读澳门美国教会马礼逊学堂,1842年该学堂迁往香港,其随校到香港就读。不久,该校校长布朗因病回国,邀其与容闳、黄胜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