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梁嵘椿 [清]

  • 梁嵘椿(生卒年不详),号茂生。三洲街道孔堂村人。清咸丰五年(1855年)中举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掖县、清平县、观城县知县。他为官清白,勤奋,慈祥,平易近人,事必躬亲,合理定案,公平严明,被晋封为奉直大夫、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后又被嘉封为中宪大夫。 ...[详细]

梁诚 [清][公元1864年-1917年]

  • 梁诚(1864~1917),原名丕旭,字义哀,号震东。广州海珠区黄埔村人。梁出身于富商家庭,自小好学上进,才华出众,在家庭资助下于光绪元年(1875)九月未满12岁,考取第四批赴美国菲力学院读书。 光绪七年梁与其他留美学生一样,未毕业就被召回国。返国后初在总理衙门工作,不久,随张荫桓公使赴美...[详细]

梁晨栋 [清]

  • 梁晨栋(生卒年不详),字启垣,西安街道范洲村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岁贡。任海南文昌县县学辅助教员、广东罗定州州学主教官。崇尚正直不邪、宁静自守,不干谒权势以求升官的事;注重德行,不接受各种礼品;捐薪俸倡议修建学宫;每天都同生员们谈论写文章、歌赋技巧,并动笔写文章、诗歌。死于任上,被祀奉于...[详细]

梁鸾沧 [清][公元1868年-1946年]

  • 梁鸾沧(1868~1946),字紫笙,原籍广东南海县西樵,世居西关。从小聪颖,爱好书法,就读于康有为的芳村八公祠教馆,与梁启超是同学。后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担任康有为在日本横滨兴办的中国大同中学校长。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避难于香港,后任广东陆军速成学校3~5期中西历史兼国文教员,陈济棠、余汉谋...[详细]

梁蔼如 [清][公元1769年-1840年]

  • 梁蔼如(1769~1840 年), 字远文, 号青崖。祖籍顺德杏坛麦村。其父梁国雄生有三子: 玉成、蔼如、可成, 蔼如排行0。清乾隆年间, 梁蔼如随父迁居佛山松桂里。梁园中均有梁氏家庭人物的照片, 可惜此志未能收入。 少年时, 蔼如品学兼优, 先生对其常常赞誉有加。蔼如喜爱练书法、画国画。其...[详细]

梁韬 [清][公元1799年-?]

  • 梁韬(1799~?),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清嘉庆末年(1820)21岁时,赴美国经商。把中国的棉、丝织品运往销售,同时又把美国的牛痘种苗引入中国,使儿童接种后,得以防止天花病流行。 梁韬平素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子训导严谨,且培育成才。其子毓芳曾在广州杉木栏经营布匹生意,并在白纶生创建的爱育...[详细]

李颙 [清][公元1627年-1705年,关中三李]

  • 李颙(1627~1705),明末清初周至人,明清之际哲学家,与浙江余姚黄宗羲、直隶蓉城孙奇逢并称为海内三大鸿儒。李颙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李颙和眉县李柏、富平李因笃统称为“关中三李”。李的著作,康熙、雍正年间均有刻本,光绪时补入《四书反身录》等篇。 李颙(1627~1705)明...[详细]

劳孝舆 [清]

  • 劳孝舆 (生卒不详)字阮斋,魁岗(今属佛山澜石)人。早年受知于广东学使惠士奇,与何梦瑶、罗天尺和苏珥齐名,世称“惠门四君子”。清雍正八年(1730年),诏下修一统志,孝舆参与纂修《粤乘》,其中发凡起例,多出自孝舆之手。雍正十三年拔贡。乾隆元年(1736年)出任贵州地方官,措置山苗屯田,劝民垦殖,...[详细]

劳崇光 [清][公元1802年-1867年]

  • 劳崇光 (1802-1867) 清总督。 清善化县(今长沙县)人。字辛阶。嘉庆七年(1802)生。道光十二年(1832)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山西平阳、太原知府,擢冀宁道,山西、广西壮族自治区按察使,迁湖北、广西布政使。后与提督向荣先后镇压李沅发起义和修仁等处天地会...[详细]

赖英扬 [清][公元1778年-1840年]

  • 赖英扬(1778-1840)字虎臣,出生于新安县大鹏城。 其父赖世超官至广东琼州镇镇台。赖英扬少年就投笔从戎,历经大鹏营外委、升补把总。在跟随水师提督的舟师围剿海盗于儋州新英外洋时,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先后擒获盗船十八艘及邬石二筹洋盗三百八十名。当时两广总督百龄奏请圣上,赏给赖英扬“头等出力...[详细]

赖信扬 [清]

  • 赖信扬,生卒年不详,新安县大鹏城(今龙岗区大鹏镇)人,赖世超之三子。20岁加入兄长赖英扬部队,曾任清军下级和中级军官。因足智多谋,神奇出兵,屡立战功,得到朝廷的赏识和嘉奖。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升任福建厦门水师提督,晋封安鹭将军,御赐红顶花翎。后因操劳过度,身体每况愈下,年未六旬而英年早逝...[详细]

赖世超 [清][公元1750年-1832年]

  • 赖世超(1750—1832),深圳大鹏人,三代五将之一。 少年家境贫寒,十五岁随民间艺人习武,十六岁在县衙当差。后来转鹏城衙署当文职。二十五岁结婚,婚后弃文从武,并顺利考取武举,第三年又考上千总。由于武功精励且多立战功,道光五年(1825年)任闽粤两省武举考官。封武功将军,正二品。卒于道光十...[详细]

赖隆 [清]

  • 赖隆(生卒年不详),河源县南湖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6月,与肖隆、朱良化、古贯一等率领农民起义,攻陷河源县城。9月,总兵闫可义带兵追杀,义军败,赖隆等被杀(原载《河源县志》第1118页)。 ...[详细]

赖镜 [清]

  • 赖镜(生卒年月不详),明末清初时代人。字孟容,号白水山人、增城山人。广东南海人, 居住佛山,少年曾读书于广东增城白水山,明亡后出家万寿寺为僧,法名深度。性雅淡,善画山水。受吴派影响,所作笔力遒劲,疏逸秀润,气格高凝,有沈周风度, 为粤中首望。工诗,书法仿苏东坡、文征明,时称诗、书、画“三绝”。屈...[详细]

李光彦 [清]

  • 李光彦,字子迪,梅县松口人。自幼聪颖好学,出口成章,下笔能文,清道光一年(1821年)恩科举人,考取教习。留京期间,拟任知县。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科参加会试,得中进士,官庶常散馆,授翰林院检讨。任职期间,仍勤奋学习,于书无所不读,常废寝忘食,曾手抄十三经注疏,尤熟谙阮仪征所辑皇清经解...[详细]

赖汉英 [清][公元1813年-1908年]

  • 赖汉英(1813~1908),炭步赖屋村(今炭步镇民主村)人。他出生于农民家庭,颇通文史,兼知医理,且擅长武艺,村中不少人拜他为师。 汉英是洪秀全的妻弟,曾参加广西金田起义,任内医,授职同军师。咸丰二年(1852)十一月,升殿右四指挥,始独领一军。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从武汉直取南京时,他率先...[详细]

赖恩锡 [清]

  • 赖恩锡,生卒年不详,新安县大鹏城(今龙岗区大鹏镇)人,赖信扬第四子。出生军旅世家,从小立志报国,18岁从戎。有一次值班巡逻,看见5个海盗从南澳东涌登陆,准备进入村子抢掠,他手挥大刀,只身同海盗进行搏斗,砍死一人,砍伤两人,两人狼狈逃窜。他胆大心细,勇猛过人,在战斗中屡建奇功。清道光二十七年(18...[详细]

赖恩爵 [清][公元1795年-1848年]

  • 赖恩爵(1795-1848),字简廷,新安县大鹏城(即现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所城赖府人),汉族客家人,祖籍永安县(今广东河源紫金县)清乾隆年间出生于鹏城一个行伍世家,是赖氏“三代五将”之一。 赖恩爵(1795-1848),字简廷,新安县大鹏城(即现在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人,汉族客家人。祖籍永...[详细]

况曰钦 [清][公元1885年-?]

  • 况曰钦(1885~?) 字正阳,本县山口乡人。清末优贡生,后补知县。民国初,就读并毕业于北洋单级师范、天津法政讲习所。在任县劝学所所长、陕西教育厅督学期间,热心地方教育,曾荣获“陕西省八等嘉禾勋章”、“陕西省双莪金质奖章”各一枚。...[详细]

寇慎 [清][公元1577年-1659年]

  • 寇慎(1577—1659),字永修,号礼亭,今市郊区印台乡济阳寨人。 寇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在京先后授刑部、工部主事、员外郎,后调任虞衡司郎中。天启六年(1626),出任苏州知府。崇祯元年(1628),补广平知府,在任3个月,迁山西按察司副使昌平兵备道,奉敕监军,分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