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刘子校 [清][公元1818年-1893年]

  • 刘子校(1818~1893年),阳西塘口横山崖岭村人,刘子校幼年家贫,成长后奋发攻读,于光绪八年(1882年)考取举人,获文魁匾。次年殿试中赐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官至都察院副御史。 刘子校在京为官数年,即告老还乡。回乡后,热心地方文化教育事业,主持重修七贤书院,任书院主讲,并开设横山圩场,促...[详细]

刘裔烗 [清][公元1627年-1698年]

  • 刘裔烗(1627-1698年),字嗣昭,号绮园,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太平都(今三甲镇新楼)人。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广东乡试第十九名举人。 吴三桂攻陷广东,闻其名,想强许以职,他坚决拒绝,被投进监狱。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授山东济阳县令。廉洁慈爱,以安定社会,提高民食和兴...[详细]

刘锡基 [清]

  • 刘锡基(生卒年月不详) 香山县石岐籍,澳大利亚华侨。原是马应彪创办先施公司时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才智过人,很快升为上海先施分司第二任司理(第一任是香山籍澳大利亚侨商黄焕南)。20年代,先施、永安公司在南京路崛起后,便执上海百货业的牛耳。民国12年(1923)先施公司内部发生利益冲突,原因是上海...[详细]

刘统基 [清]

  • 刘统基,生卒年不详,字未山。清代归善县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博学能文,寓广州授徒,四方从学者年数百人。官至阳江县训导。有《南石山房经义》4卷,《四书隅见》l卷,《南石山房诗钞》2卷。光绪《惠州府志》有传。 ...[详细]

刘思桂 [清]

  • 刘思桂(生卒年不详),字攀士,明城镇人。聪明而又努力学习,外出从师学习20年,不随便与人交往,不关心世事变故而专心读书,以优秀廪生资格按例任教职,先后在平远、始兴、花县、合浦、吴川、惠州、龙川7郡县担任文教之官,不论在哪里都能尽诚教导学生。谢世于龙川县学署,哀悼吊祭的绅士、读书人等共数百人。...[详细]

刘述元 [清][公元1714年-?]

  • 刘述元(1714~?),号铁峰,平远东石东汶村茶园下人。祖上居梅县,后迁居东石。其父云鹏,廪生,50岁生下述元。有兄弟6人,其中,后人知道的有兄箕元、弟策元。 刘述元幼时生性活泼、思维敏捷。8岁起在家乡读私塾,11岁圈点经书,13岁初应童子试。后他拿着答卷去拜谒考官刘公。刘公对其答卷非常满意...[详细]

刘世馨 [清][公元1752年-1837年]

  • 刘世馨(1752-1837年),号芗谷,字德培,以号行世,是谢方端之子,生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三甲新楼村人。乾隆四十五年优贡。授长宁训导,调钦州训导,升番禺教谕,历任龙门、和平、新安、东安、西宁、翁源、清远、丰顺、龙川、陆丰教谕,署雷州府教授。 他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任陆丰...[详细]

刘润德 [清]

  • 刘润德,畲江大湖腊树下人。清朝中叶,在新加坡经商。由于经营有方,发展成为百万富翁,乡人称其外号“刘百万”。刘润德经商致富后,在广州、梅城、畲坑等地广置产业。在广州、梅城各建一座华堂,在畲坑圩置10多间店宇。 他平生热爱家乡,热爱乡亲,热心公益,助人为乐。他在家乡大湖洋先后办起两间私塾供村中儿...[详细]

刘荣琪 [清][公元1817年-1868年]

  • 刘荣琪(1817-1868年),字昆圃。生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三甲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广东乡试第八名登举人;二十五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三十四名登进士。任工部主事。卒于同治七年(1868年),终年52岁。 同年(公元1817年)出生的名人: 阎敬铭 (1817~1892)...[详细]

刘荣玠 [清][公元1773年-1836年]

  • 刘荣玠(1773-1836年),字介佩,又字锡亭,号南屏,三甲人。生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生性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嘉庆十二年(1807年)广东乡试第十八名,登举人;十六年京都会试第三十二名,登进士。授浙江孝丰县知县,调乐清知县,加通判衔。升任乍浦同知,继任温台、玉环同知,后历任嘉兴、严...[详细]

刘起龙 [清][公元1772年-1830年]

  • 刘起龙(1772—1830),字振升,小名阿十,新安县大鹏城(今龙岗区大鹏镇)人。家境贫寒,行伍出身,生得壮实魁梧。熟知水性,驾舟操橹使舵,无不精通,航行海上如履平地,水路风向暗礁浅滩,无不了如指掌。早年在大鹏营从军。清嘉庆八年(1803年)授平海营右哨把总,后任香山协千总。嘉庆十五年,随提督童...[详细]

刘丽川 [清][公元1820年-1855年,清末上海小刀会首领]

  • 刘丽川 (1820—1855) 原名阿源,沙溪谿角村人。农民出身,自幼习武,练出一身好本领。曾以草药治伤为业,为人乐善好施,贫者来求医,常不收诊金,深得众心。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在香港参加天地会。1849年赴沪,从事反清活动。咸丰元年(1851),天地会支派小刀会传入上海,其被推为首领...[详细]

柳坤厚 [清]

  • 柳坤厚 (生卒不详)字载菴,安徽省凤阳县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生中江南乡试举人,历任宁羌(强)、沔县、城固、三水、安康、宜君、咸宁县事(知县),佛坪厅同知,乾州直隶州知州,咸丰年间任沔县知县时,生活简朴,体察民情,秉公执法,为民称颂,著有《笔耕斋游秦存稿》,古、近体诗若干首刊行。...[详细]

刘华东 [清][公元1778年-1841年,清末“广东四大状师”]

  • 刘华东(1778~1841),字子旭、三山,号三柳居士。原籍福建,因父来粤从事盐运,便入籍番禺。 清嘉庆六年(1801),刘华东中举,仍留家勤读苦学,常接近下层,了解民情,喜欢与贩夫走卒、市井贫民做朋友。生性豪侠,喜见义勇为。他作诗写文章不受羁绊,纵横交错,起伏跌宕,时人称他为文怪。 嘉...[详细]

刘光 [清][公元1881年-1912年]

  • 刘光(1881-1912年),原名显凖,在同盟会中改名刘光,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祖居三甲堡(今三甲镇)曲岗村,后迁居潭水堡龙窝村。少年立志,跑马舞剑,练习-;至青年,马术精良,骑马赛跑时能飞身换马,百余米距离开 百发百中,曾在曲岗村前当众 击200米远河中帆船的缆绳, 响缆断。 清...[详细]

刘复基 [清][公元1884年-1911年,辛亥革命烈士]

  • 刘复基 (1884—1911) 武昌起义参议长,辛亥革命烈士。 湖南省常德府武陵县(今常德市武陵区)人,188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在本地入塾学,进高小,到师范学堂就读。1904年,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华兴会。长沙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遭受-和追捕,东渡日本避难。1905年11月,由...[详细]

刘凤楷 [清][公元1769年-1821年]

  • 刘凤楷( 1769~1821),字岐甫,别字门冈,连平高莞高村大蓝屋人,出生于武术 世家。其父刘道南是个身怀绝技、颇具声望的乡村武师。 刘凤楷自幼聪颖,勇力过人,在父亲的督促、指导下,刻苦练就一身好武艺。乾隆五十年(1785),经县试、府试,考取武秀才。乾隆五十三年,乡试中第十二名武举人...[详细]

刘承辇 [清][公元1821年-1893年]

  • 刘承辇(1821-1893年),字鸣驺,号銮坡,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三甲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广东乡试第十二名登举人。同治元年(1862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七十名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改江西候补同知,署广丰县令,调江西瑞州府同知,加知府衔。咸丰四年(1854年)天地会首领江阿戊、黎...[详细]

刘长佑 [清][公元1818年-1887年,岳麓书院]

  • 刘长佑 (1818—1887) 清朝大臣。 湖南新宁县人。字子默,号荫渠(也作印渠)。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求学岳麓书院,师从丁善庆。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咸丰二年(1852)随江忠源楚勇进攻广西太平军。次年又随江忠源镇压浏阳征义堂周国虞等会众起事。 此后...[详细]

刘长海 [清][公元1863年-1913年]

  • 刘长海(1863—1913),宁羌州上清河牌人(今宁强太阳岭乡)。出身贫苦,系红帮大爷,曾任乡约。高鼻深目,性格豪放,讲义气,善打猎,无视洋人威势,痛恨封建礼法,敢作敢为,因此官府诬称其为“刘野人”。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燕子砭发生教案,李荣栋等义士惨遭杀害,并在汉中教堂、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