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彝宪(1876-1912),字培生,教名麦笃臣,南雄城牛筋街人。隋宿国公、右屯位大将军麦铁杖之后,清道光举人麦烈芳之孙,辛亥革命烈士。彝宪少年学业精进,十八岁入庠(秀才)。不幸因其父经商破产,削发出家,自感仕途无望,乃加入基督教,考入广州芳村神道学校。在学期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聆听孙中山演说。...[详细]
麦凤歧(生卒年不详),更楼镇版村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贡生,任四库馆抄录员,议叙任陕西布政司理问,后历任陕西同官县、山阳县知县、五郎府通判,在陕西当官15年,在14个州县当过官。任职期间去世。 ...[详细]
卢廷俊(生卒年不详),字杰人,满洲正黄旗人,监生出身,是连平建州之后第二十九任知州。清雍正八年(1730)三月,卢廷俊由河南邓州特简调来连平州任知州。在连平州任职期间,他讲求吏治,不惮辛劳,组织人力重修了《连平州志》,并为重修《连平州志》作序。乾隆元年(1736),卢廷俊调离连平。...[详细]
罗孝全,原名罗拔士(J.Roberts),美籍基督教传教士,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1825年开始在美国南方传道,1833年成为牧师。1835年,组成罗孝全基金与中国传教会。 罗孝全于道光十八年(1838)来华。开始在澳门宣讲《基督新约》,向当地麻疯病人传道,为澳门当局禁止,并被驱逐出境。后到香...[详细]
罗文思 字睿,号勉夫,四川合江人。清乾隆三年(1738)举人,后为进士。曾任白河、蒲城、商南诸县知县。乾隆十八年(1753)任商州知州。据《陕西通志》记载:罗文思到任商州后,整顿吏治,开辟荒田,修整渠堰,兴桑养蚕,减轻徭役,开筑道路,修建桥梁,促进贸易,怜鳏恤孤,修缮文庙,构筑城楼,政绩斐然,...[详细]
罗文俊(1789—1850年)字泰瞻,号萝村,南庄镇人。清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记名以御史任用。道光十三年升左春坊左庶子,补翰林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授通政司副使、詹事府詹事,累官工部左侍郎。派查东陵工程,冒寒得病,归里调养,卒年61。文俊自任官后,在史馆活动达...[详细]
罗文举,(1630~1675)又名伯府,字壮达,茶洞镇水口村人。行伍出身,初为肇协把总,后升梧肇镇中军守备,康熙十四年(1675年)迁开建南丰任职。适逢云南吴三桂叛军攻广西藤县,罗文举奉檄率兵救援藤县,却遭叛军三层围困,苦战七昼夜阵亡。康熙十六年,追赠怀远将军(正三品)。康熙二十年,归葬罗定望军...[详细]
罗文灿(生卒年不详),字奇伟,明城镇人。20岁时入县学,不久即享受廪膳补贴。从事教学工作数十年,对家庭贫穷的学生不收学费。防守县城的武官想建衙门,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请罗文灿帮忙,他欣然捐出自己的土地,给他钱,他不要。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入选贡生,但仍然穿普通衣服,粗茶淡饭,刻苦自励。...[详细]
罗天池(1805—1866),名汝梅,字苹绍,号六湖,新会县棠下良溪(今属蓬江区)人。清道光五年(1825年)中举人,翌年中进士,丙戌科朱昌颐榜进士。任刑部江苏司主事采访,改云南施西道任道台,因削职,后留职归粤住广州。精鉴赏,藏有元代倪瓒、王蒙合作的名画《听雨楼图卷》;书法初学董其昌与米芾,后得...[详细]
罗天恂(生卒年不详),字锡仁,杨梅镇塘窝村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举人,清乾隆十年(1745年)中进士,任乐昌县教谕。教学尽职尽责,粗茶淡饭22年而甘之如饴。因为亲丧而回家,此后尽情游山玩水,县里名胜几乎都游览、吟咏过,徜徉山水而终。 ...[详细]
罗士楙(1794-1876),字益予,号朴山,南雄城人,诰封朝议大夫。生乾隆甲寅(1794年)。父罗点弦,庠生。士楙早年从父学,及长弃儒从贾,经营纸行。坚持以诚信无欺为宗旨,在商界颇有声誉,生意兴隆,渐成纸业巨子。乃率子孙在佛山开设福安正纸行,在南雄、南安、百顺开设分行,为南雄土纸大开购销门路。...[详细]
罗升棓(生卒年不详),字瑄琳,号次桓,原籍大铛湾(今河镇),后迁居春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广东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嘉庆二十四年京都会试第二百五十名登进士。授浙江常山县令,时遇旱灾,令富商筹粮赈济,救活饥民。历任钱塘、石门等县令,升玉环、温台、乌镇同知,调甘肃循化同知,泾州知州,平凉、...[详细]
罗清(生卒年月不详),原名罗丽荷,字雪谷,乡人皆称其为雪谷。广东省番禺县鹿步司横沙堡横沙乡(今黄埔区大沙镇横沙村)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的民间艺人。 罗清自少饱读诗书,研究学问,精通各类通史与各家著作,并爱好琴棋书画,精于手指画,用指头画得一手好国画,擅长画兰竹,最有名的一幅手指画《风吹竹》至...[详细]
骆鸣雷,生卒年不详,字乃震。明末清初归善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讲学于惠州西湖,四方随学者甚众,翰林龚章、进士陈芳胄皆其高足。好善乐施,赈贫恤难。享年78岁。著有《尚书解义》、《醒泉诗集·序》。光绪《惠州府志》有传。 ...[详细]
罗典 (1718-1807) 清学政,岳麓书院山长。 清湘潭县人。字徽五,号慎斋,康熙五十七年(1718)生,乾隆十二年(1747)乡试第一名,十六年进士,授编修,转御史,历任吏、工二科给事中,擢鸿胪寺少卿。两主河南乡试,督四川学政。罗典主持学政,不纯评论诗文优劣,而主要在培育人材。...[详细]
罗颢(生卒年月不详),字颢甫,绿潭堡人,迁居佛山。曾祖父罗绅, 由地方荐举上京应考的,历任县令、知府,以有政绩而知名。 罗颢少年时志气不凡,喜欢行侠仗义。长大后,专心读书。属王阳明学派,喜欢宣扬“良知良能”的道理。门徒有数百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罗颢考取副贡,任石城教谕。他教学敬...[详细]
卢观恒(1746—1812),字熙茂,新会县棠下石头乡蓬莱里(今属蓬江区)人。40余岁娶妻。大器晚成,在广州替人看守歇业铺店,继而以其代售洋货,升为洋行买办。在广州十三行自营卢广利洋行,擢为邑中商业大亨,成为十三行首领。卢观恒乐善好施,曾捐田700余亩兴办石头卢族义学、义仓;捐田500余亩为新会...[详细]
卢朝安,生卒年不祥,字贤祚,号晓亭,潮连镇卢边人。清咸丰八年(1858年),山东抚帅崇公专摺保奏,称朝安才能出众,为山东省不可多得之员,请旨以知府缺出简放。后任登州府知府,帮办山东全省团练,擢升衮沂曹济兵备道,督办四省粮台。清同治二年(1863年),以僧格林沁专摺保奏,称朝安才能出众,堪胜封疆大...[详细]
陆韬(生卒年不详),明城镇人。清康熙五年(1666年)中武举人。清康熙年间,流寇大肆掠夺,陆韬带领乡亲据险坚守,姓班的知县将写上“柱石”两字的堂匾赠给他。在崇步、罗塘两都内收缴钱财建筑基围,有的人想从中作弊,遭到陆韬极力反对和制止。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