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佘圣言 [清][公元1697年-1744年]

  • 佘圣言(1697-1744年),字介侯,号畏斋,坊廓都(今陆丰城东镇高田村)人,系庠生余启祥第三子。启祥为人品行端正,虽年近七十,然好学不倦,佘圣言自幼遵循父亲教诲,专心致志研读古籍,且能过目成诵。对于宋代理学潜心研究。书中大小问题无不理义通达而后释手。清雍正二年(1724年)联捷中进士,授宗人...[详细]

沈荩 [清][公元1872年-1903年,岳麓书院]

  • 沈荩 (1872—1903) 自立军统领。 清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县)人。原名克諴,字愚溪(也作禹希)。同治十年(1872)生。少好读书。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加湘社。时有12人结为一社,人称为十二神,而独与长沙舒闰祥友善,吴式钊亦列名。二十三年去鄂,因潭嗣同推荐,任湖北抚署文案...[详细]

邵长蘅 [清][公元1637年-1704年]

  • 邵长蘅(1637~1704)一名衡,字子湘,号青门山人,武进(今江苏常州)人。诸生。因子除名,后入太学,罢归乡里,再未求仕,以布衣终。早年诗学-,后改学宋人,前后诗风迥异。内容多为写景、吊古,常借以寄托怀念明室之意。其诗具有浑脱苍凉、流畅自然的特点。文宗唐宋,继承唐顺之,归有光为文传统,与侯方域...[详细]

僧寿觉 [清][公元1810年-1868年]

  • 僧寿觉(1810~1868) 俗姓文,本县塘口乡罐平山人。20岁时,削发为僧,勤学不倦,翻译佛经多种。道光二十九年(1849),以积蓄重修汉王台庙。后总领关帝庙、堰口涌佛寺、清龙庵等徒众及佛事,被尊为师范。对于附近穷人,也时有舍施。死后,徒众为他修建坟亭一座,由文童邬世宦写了《墓志铭》,此亭至今...[详细]

荣寿固 主 [清][公元1854年-1924年]

  • 荣寿固 主(1854-1924),道光六子恭亲王长女。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初二日(2月28日)巳时,嫡福晋瓜尔佳氏所出.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1862年1月8日),两宫皇太后宣布将恭王长女抚养于宫中,晋为固 主。同治三年正月初二日(2月9日),两宫皇太后正式册封恭王长女为固 主。同治四年...[详细]

荣安固 主 [清]

  • 荣安固 主,咸丰帝长女,母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初七生。同治五年(1866)九月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指配给世袭一等雄勇公符珍为妻。同治九年(1870)九月封为荣安固 主,十二年(1873)八月下嫁。十三年(1874)十二月二十九逝世。额驸符珍(?一1909),瓜尔佳氏,初名...[详细]

任熏 [清][公元1835年-1893年]

  • 任薰(1835—1893),清代画家。字舜琴、阜长,籍贯萧山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兄任熊、侄任预、族侄任颐被后人合称“海上四任”。善画人物、山水、花卉、禽鸟。亦长于园林设计。其人物画取法陈洪绶及任熊,神态肃穆,面部夸张,须髯细密,衣纹飘逸。然奇躯伟貌,别出匠心,尤其晚年大作,运笔有如行...[详细]

饶辅庭 [清][公元1879年-1911年]

  • (1879—1911) 饶辅庭名可权,字竞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梅县松口石盘桥村人。幼年因家贫无法入学。仅在劳动之余跟同村儿童学习认字。稍长,读书能自悟新理,深知必须推翻帝制才能富强。光绪三十四年(1906年)在二兄的帮助下,进上海中国公学读书。并秘密加入同盟会。1909年毕业后返乡,次...[详细]

区植仁 [清]

  • 区植仁(生卒年不详),字生府,荷城街道棠美村人。清雍正七年(1729年)中举人,任河北灵寿县知县,任职6年。该县土地贫瘠,百姓贫穷。他一上任便效法前任知县陆陇其的做法,严厉惩治危害百姓的官吏,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遭遇水灾,他终夜徒步指挥拯救,救济安抚灾民。当时,政府频繁向百姓征集军用财物,群众负...[详细]

区郁如 [清]

  • 区郁如(生卒年不详),号卿圃,荷城街道阮埇村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以拔贡身份在龙川县等5个县任学正,后来任福建大田县知县。在任期间,清廉节俭自律,辞职回乡时两袖清风。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的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素有“西江明珠”之称,是佛山市西江组团重要的组成...[详细]

区孕彪 [清]

  • 区孕彪(生卒年不详),字文质,荷城街道阮埇村人。郡学生员,为人宽厚正直,当地人推选他为里长,他在解决争端时,谁是谁非立即裁决,没有不信服的,强横陷害之风得以停息。清顺治九年(1651年)李巡抚授予他“造福于民之官”称号,要求地方官员以礼优待他。他的儿子区简臣凭进士身份任湖南江华县知县,他前往监督...[详细]

区夏卿 [清]

  • 区夏卿(生卒年不详),号赞平,荷城街道显洲村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中举人,任兴宁县教谕6年。清道光三年(1823年)参与修订《高明县志》。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的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素有“西江明珠”之称,是佛山市西江组团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明区委、区政府驻地,...[详细]

区式金 [清]

  • 区式金(生卒年不详),字怀溪,荷城街道棠美村人。年少时便仰慕范仲淹的学识,间或参与刑律研究,替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出谋划策,他们都器重他。当时,贼寇在巨山聚集,杀害百姓,广州、肇庆两郡都受其害,区式金叫众生员帮助招募士兵,加强防备,提出剿除策略,布置严密,贼寇之害得以消除。他是清康熙十九...[详细]

区慕濂 [清]

  • 区慕濂(生卒年不详),号静斋,荷城街道阮埇村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中举人(解元),任乐昌县教谕。祁姓总督非常了解他的才能,发文调他任太守之职,他不赴任。祁总督更加器重他,写奏章保荐他,他才奉旨在河南省任知县。去世后,河南总督苏廷魁为其写墓志铭。著有《敦雅堂诗钞》。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详细]

区鸣珂 [清]

  • 区鸣珂(生卒年不详),号鹤臬,荷城街道阮埇村人。清嘉庆年间贡生,任文武大员的顾问,备受朝廷器重。清同治六年(1867年),凭协调修建河南汤阴城的功劳而获任主簿,后任广西省归顺州辅助官,代理知州。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的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素有“西江明珠”之称,是佛山市西...[详细]

区嘉元 [清]

  • 区嘉元(生卒年不详),字子起,荷城街道阮埇村人。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勤力读书,朝廷首席辅臣黄士俊在他读书的地方题写了“山天堂”三字,并把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区嘉元后来以拔贡身份任广西灵山、广东龙川教谕。清康熙年间参与修订邑志。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的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详细]

区简臣 [清]

  • 区简臣(生卒年不详),字卜征。荷城街道阮埇村人。清顺治八年(1651年)中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考取进士,任湖南江华县知县。该县民生凋敝,百姓或因借了军队官兵的0而要典押、出卖妻子、子女,或因荒年而离散各地。区简臣上任时,目睹百姓妻离子散的情景,立即派人返回家乡变卖家里产业,筹集金钱代替...[详细]

区怀年 [清]

  • 区怀年(生卒年不详),字叔永,荷城街道阮埇村人,区大相次子。年轻时凭父兄官爵进入太学,参与考核通判任职情况。明崇祯九年(1636年)入京城听候选用,因母亲去世而返回原籍,后来被任命为翰林院掌管文书的官。辞官后在家养老。著有《楚乡亭》、《石洞游》、《一啸集》、《击筑吟》、《燕邸旅言》、《元超堂稿》...[详细]

区凤墀 [清][公元1847年-1914年]

  • 区凤墀(1847~1914年)本名逢时,字锡桐,号凤墀,又号穑叟,南海人。幼年接受基督教洗礼,后赴香港任英人师多玛的教师,协助译注《圣经》。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任香港东区伦敦传道会湾仔堂主任,居港期间结交孙中山。其后奉派至广州传教。十四年应聘至柏林军东蓄学堂任中国语文教授。返国后居广州。二...[详细]

区大典 [清]

  • 区大典 字徽五,晚号遗史,西樵区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授编修,诰授中宪大夫。辛亥革命后,留香港任香港大学教授30年。素性勤劬精密,治学不倦。古文出入韩愈、欧阳修;史学研究兵事地理;经学博宗北宋周敦颐和程颐,纯粹精微,不拘于一家学说。诲人庄恳笃切,娓娓忘倦。港内学校,争相罗致以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