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王若霞 [清][公元1710年-1798年]

  • 王若霞(1710~1798年),女,阳西织篢岗平村人,织篢首富王志宾孙女。少性聪慧,幼承家训,7岁知诗文,12岁能吟诗作对,16岁时,朝廷册封为才女。20岁,嫁阳江观光张子熀为妻,婚后生一子。张家过去是地方望族,若霞嫁过去时已成破落户。若霞安贫乐道,除操持家务外,兼辅丈夫攻读应考。子熀中秀才后,...[详细]

王渠 [清][公元1835年-1906年]

  • 王 渠 (1835—1906),字文佩,号屏山,长林乡杨寨人。幼家贫无力求学,得师赵烈臣照顾进学,刻苦自励。咸丰十一年(1861)以拔贡生赴省考举人不中,授户部小京官,后升主事户部山西司员外郎。光绪初年,从家信中得知沔县水灾严重,民不聊生,专摺奏准,减免灾区田赋。曾在汉南书院(今汉中中学)主讲1...[详细]

王穆 [清]

  • 王穆 字静渊,江苏娄县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任西乡知县。其时,西乡历遭兵祸,人民逃亡过半,以前几任县令,不顾民间疾苦,谎报邀功,加征捐赋,致使县境内榛荆遍野,人烟几绝。王穆报请川陕总督鄂海,招民垦荒,在城内设招徕馆,供客户暂时栖息,又在四乡为客户盖庄舍,发耕牛、籽种,划定地段...[详细]

汪枚 [清]

  • 汪枚,州城人,字上臣,号瓯亭,注长子。上承庭训,中康熙己卯(1699年)乡试。丙申(1716年)任江南贵池令。下车书“良心难昧”额署。惠爱百姓,不名一钱。寻以病归,士民树去思碑。雍正丙午(1726年)春,补山东寿张令。持己廉介,居心宽厚,制事敏练,折狱平允。充同考官,所授皆知名士。境遇旱涝,捐俸...[详细]

王利亨 [清]

  • 王利亨, 字寿山,号行航,松源园岭背村人。中乾隆乙酉(1789年)科举人,嘉庆辛酉(1801年)中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山西广灵知县,升任忻州知州,在任政绩卓著。他无心于仕途,中年辞去官职回乡,恬淡自若,以诗画自娱。曾主讲韩山书院10余年,著有《琴籁阁诗抄》18卷。 王利亨是清乾隆...[详细]

王贵 [清][公元1838年-1916年]

  • 王贵(1838—1916) 南蓢泮沙王屋村人,别号香谷、殿璋。清咸丰五年(1855)17岁时随亲友从加州赴美国夏威夷,在瓦胡岛(Oahu)东北部的普那路岛(Punaluu)登岸,开始从事种水稻等农活。几年后入读正规学校,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参加校内外活动,扩大视野,为以后发展和进入夏威夷上流社...[详细]

王昌 [清][公元1885年-1918年]

  • 王昌(1885—1918) 沙溪石门村人。农民出身,少时家贫。青年时期到香港务工,喜欢与思想进步人士交往,由加拿大华侨李翰屏(环城恒美村人)介绍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辛亥革命后赴加拿大域多利开设理发店以掩护革命活动。清宣统三年(1911)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7年(1918),北洋军阀段祺...[详细]

王邦俊 [清]

  • 王邦俊 字吁卿,福建龙溪举人。明万历七年(1579)任商州知州。他重修州城西说法洞栈道。“火攻石壁,凿山三月,架梁四道,削险开径,砌石连栈,于是避水登陆,上至五鬼窑,下至说法洞,凡二里许”。他设立学校教诲地方子弟,为地方培养出人才。续修《商志》,为地方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后升任江西瑞州府同知。商...[详细]

王杞薰 [清][公元1774年-1832年]

  • 王杞薰(1774—1832年),字如柳,号楚堂,兴宁坭陂汤湖上村人,清嘉庆六年武进士,钦点三等蓝翎御前待卫。 嘉庆十年,王杞薰外授为安徽府芜采营中军守备,后升游击,嘉庆十八年因疾辞官还乡。据传因其身材魁梧,声音洪亮,还当过宫殿传胪,贴近皇帝,深得嘉庆帝的信赖和赏识。其父曾被浩封为武德骑尉,敕...[详细]

彤贵妃舒穆禄氏 [清][?-1877年]

  • 彤贵妃舒穆禄氏,彤贵妃(?-1877年)舒穆禄氏,郎中玉彰女,清宣宗道光帝妃子。初赐号彤贵人,道光十二年(1832)十一月册封为彤嫔,十四年(1834)十一月晋彤妃,十六年(1836)晋彤贵妃。二十年(1840)七月初二生皇七女,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六生皇八女寿禧和硕公主,二十四年(1...[详细]

田见龙 [清]

  • 田见龙 清代本县人,增贡生。尊老爱幼,治理五世同堂之家,上下和睦。时常为有病穷人舍药供食;如死,则捐以寿衣、棺板及坟地。设立私塾一所,劝人就学。为卢家沟新兴渡倡造船只、木桥,时人称便。又提倡垦荒、种树,一时邻村各地林木葱郁。乡亲一有纠纷,就出面调解,常使双方握手言和,因被时人尊为“乡贤”。...[详细]

谭宗浚 [清][公元1845年-1888年]

  • 谭宗浚(1845~1888年),原名懋安,字叔裕。广东南海人,其父谭莹是广东著名学者、文学家。谭宗浚少承家学,聪敏强记,8岁作《人字柳赋》,一时传诵。曾肆业于菊坡精舍,从师于著名学者称澧,为东塾学派弟子。乡试中举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会试,以一甲第二名及第,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详细]

谭振国 [清]

  • 谭振国(生卒年不详),字代工,明城镇人。清康熙二年(1663年)中武举人。清康熙十二至十三年(1673~1674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史称“三藩之乱”(包括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之信)。岭南西道兵备道由谭振国统摄中军守府,督运军需品直达广西浔州府。当时,在肇庆禄步大迳也有反叛行动,当地官吏...[详细]

谭艺圃 [清]

  • 谭艺圃(生卒年不详),字泰舒,明城镇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武举人,参加举人会试名落孙山。按照旧例,落榜举人取公文回本省效力可以当官。落榜举人争先恐后回本省报到,独有谢艺圃不干。人问其故,他回答说:“读书人想建功立业,不要走许多人倾心追随之路。若终生都没有建功立业机遇的话,读书、研究古...[详细]

谭莹 [清][公元1800年-1871年]

  • 谭莹(1800~1871),字兆仁,号玉生,广东番禺县捕属(今属广州市)人。生于富家,幼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且天资聪颖,强记过人。善诗文,尤工于词赋。年少时,曾与友人宴集粤秀山寺,作诗文悬挂在寺壁上,粤督阮文达阅其诗文,颇赏识其才华。道光初年,出应县试,考取第一名。后出应院试、典试均列前茅,才...[详细]

谭毓秀 [清]

  • 清光绪七年(1881),广东新会人谭毓秀,运用农村脚踏水车的原理,设计了用人力踏动的航进器。他把与广州河南永兴街勤合铁铺老板一起研制的脚踏器装于渡船尾部,同时又与梁合船厂老板将桅杆渡改为车渡,把车头和车叶安装在船尾舱,将船身中部改造为上下两层,既可以搭客又可以载货。经过多次改进后,制成第一艘车船...[详细]

谭维翰 [清]

  • 谭维翰(生卒年不详),字嵩华,明城镇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中举人,掌管本县免费学校。后被任命为普宁县教谕十余年。在任职期间去世,举行葬礼时,前往吊唁的绅士络绎不绝。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和江肇高速在工业园区交汇贯通,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可以在5分钟...[详细]

谭敬昭 [清][公元1773年-1830年,粤东三子]

  • 谭敬昭(1773~1830),字子晋,又名康侯,号选楼,生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阳春县城人。其父谭元阳任乐昌训导,自幼随父到乐昌。敬昭生性聪颖好学,4岁习读书文,8岁能写文章,10岁作《崆峒赋》及诗,得乐昌知县蒋涑庄赏识。12岁郡试名获榜首,受曹习庵、戴士莲等学使器重。嘉庆十一年(18...[详细]

谭鸿儒 [清]

  • 谭鸿儒(生卒年不详),字实占,明城镇人。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中武举人。主管官员选才授官的期限已到,他还不去接受任命,而在家建祠堂安放先人的神主牌。他为人仗义疏财,同情穷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十七年(1718年)两个饥荒年,他拿出粮食救济饥民,使不少人活了下来。 明城镇 ...[详细]

谭海观 [清]

  • 谭海观(生卒年不详),字晓林,富湾镇宏基村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举人。清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太平天-队攻下高明县城。谭海观与林宜煊倡议组建高要、高明六堡团练局,保卫家乡。收复县城后-行赏,被任命为四川内江县、什邡县知县,后升为四川峨边府知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