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王敬铭 [清][公元1668年-1721年,嘉定三状元]

  • 王敬铭,1668-1721清 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南巡,进诗画称旨。入直畅春园,纂修武英殿书成,议叙不就。五十二年(1713)以进士第一人及第,充五十四年(1715)会试同考官。五十六年(1717)主试江西。侍直十年,甚沐宠遇。五十八年(1719)父母年皆七十有四,御书...[详细]

汪古珊 [清][公元1842年-1917年]

  • 汪古珊(1842—1917年),名昌美,号改勉,今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蚂蝗坝人,系一代名医。 汪古珊年幼学儒,资性聪敏,后弃儒而习百工技艺,“解博学广识无业不备,而于医之一道,尤得先圣之心法”,乃“拜访名师,指示口诀,购求各种医书,昼夜研究,寤寐诚求”,因此医道大进,医技日精。汪氏治医学,总以...[详细]

汪懋琨 [清][?-1912年]

  • 汪懋琨(?—1912)字瑶庭。历城县人。曾任山东商务总会总理。1886年(光绪十二年) 中进士,以知县签分江苏。1890年(光绪十六年),任江苏桃源县(今泗阳)知县, 倡兴文化,重修文庙、文昌阁,建淮滨书院。两年后因病卸任。1894年 ,任江苏甘泉县(治今扬州)知县。后任长洲(治今苏州)知县,...[详细]

田玄 [清][公元1590年-1646年]

  • 田玄(1590—1646年),字太初,号墨颠,今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人。容美宣抚使田楚产长子。是容美宣慰司的“土王”诗人。 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田楚产遭叛逆家奴暗害,引起土司上层内讧,三十岁的田玄袭职,惩办祸首,惠军爱民,延师教子,励精图治,发展0基业。 田玄注重睦邻关系,其...[详细]

田泰斗 [清][公元1818年-1862年]

  • 田泰斗(1818—1862年),字一山,今湖北省五峰自治县长乐坪人。 田泰斗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明,好学上进,六岁入庠序,初随祖父、父亲就读启蒙,继从各名师受业。田泰斗十八岁初应乡试,取准第二名,二十一岁,取准一等第一名,入宜昌府墨池书院深造。二十五岁取准廪膳生员,入武昌江汉书院攻习举子业...[详细]

田旻如 [清][?-1733年]

  • 田旻如(?—1733年),初名琬如、明如,字侯期,号碧峰。今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人。是世袭湖广容美等处军民宣慰使田舜年的次庶子,为容美土司末代土王。 其父为保障嫡长子丙如(如)的承袭不受干扰,令田旻如寄籍荆州,在枝江县捐纳国学监生,跻身于京师国子监就读。后以仪表风采、精明干练、倔强剽悍进...[详细]

田甘霖 [清][公元1612年-1675年]

  • 田甘霖(1612—1675年),字特云,号铁峰,田玄第三子。今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人。顺治十四年(1657年)任容美宣慰使之职。 少年田甘霖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说:“吾少年,多横口,落地便学狮子吼。”弱冠,补长阳县博士弟子员。约在二十六岁时,明王朝征调容美土兵,助剿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详细]

陶元淳 [清][公元1648年-1698年]

  • 陶元淳(1648~1698) 字子师。江苏省常熟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中进士,三十年(1691年)任昌化县(今昌江黎族自治县)知县。常步行村落,访问民间疾苦。时兵乱频仍,册籍全被烧毁,豪强地痞趁机霸占田地,百姓逃亡。莅任后重新清丈土地,制定鱼鳞册;还寻找空地设立墟市,招抚-,开垦荒...[详细]

陶新春 [清][公元1825年-1867年]

  • 陶新春(1825-1867),清朝贵州威宁县人。黔西北农民起义领袖。苗族,出身贫苦,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五月,他与其弟陶三春及杨光宗集合苗、彝,布依族群众一万多人在威宁韭菜坪起义,建立了猪拱箐和海马姑两个基本点根据地,建立房屋,分田于民,实行屯田制,曾接待过太平军石达开部将曾广依和李福猷两...[详细]

唐守忠 [清][?-1865年]

  • 唐守忠(?~1865年) 字尧臣,山东巨野人,原为团练乡兵的屯官。1855年(清咸丰5年)6月,黄河于河南铜瓦厢决口,洪水漫溢巨野等县境,造成严-灾。是年,与千总唐振海等人带领巨野等县难民数千人,开往微山、昭阳两湖西岸,在南迄铜山、北跨鱼台、绵亘二百余里、宽三四十里或二三十里不等的地方,占领湖田...[详细]

唐恒贞 [清][公元1739年-1755年,清代才女]

  •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然而,在中国漫长的诗歌历史文化中,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赋诗填词多是男子的“专利”,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力,更不要说风雅地吟诗作词了。所以,古代中国能诗会文的女子很少,而文字功力能达到一定水平的更属凤毛麟角。 清乾隆时期,在今成武县党集乡党集村,一位...[详细]

孙廷铨 [清][公元1613年-1674年]

  • 博山大街是淄博市博山区历史最悠久的街道之一,原属古颜神镇。街道不宽,今做菜市场使用,商贩摩肩击毂,市声不绝于耳。行至博山大街中段,孙廷铨故居赫然眼前,矗立于道路中央。 孙廷铨历任清兵、户、吏三部尚书,康熙帝拜其为内秘书院大学士。博山人尊称他为孙阁老,被当地一些居民奉若神明。近日记者到访时,...[详细]

孙家鼐 [清][公元1827年-1909年,京师大学堂第一任管学大臣]

  •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详细]

孙承恩 [清][公元1619年-1659年]

  • 孙承恩(1619-1659年),初名曙,字扶桑,清代苏州府常熟(今张家港市凤凰镇恬庄)人,清朝顺治时期状元。著有《映雪山居集》。 孙承恩祖父孙森,字兰畹,举人,官弋阳令,有善政,升高州府同知。伯父孙朝肃,字恭甫,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官刑部主事,敢于是仗义执言,官至广东布政使。...[详细]

史致谔 [清][公元1802年-1872年]

  • 史致谔(1802~1872) 字士良,号子愚,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武进人,原有宗祠在区境内打索巷北口,1983年拆除。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兼国史馆纂修,方略馆提调,道光二十八年擢江西广信府知府。咸丰元年(1851年)调任南昌府知府,积极组织抗拒太平...[详细]

沈鸿宾 [清][公元1840年-1887年]

  • 沈鸿宾,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为清军千总加都司,后因战功升任台湾海营提督。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积劳成疾,病死台湾,时年47岁。死后追赠一品封典,授振威将军加勃勇巴图鲁。沈鸿宾故居建于清同治七年至十二年(1868~1873年),由沈鸿宾本人主持兴建,建筑面积约1404平方米。 ...[详细]

盛康 [清][公元1821年-1902年]

  • 盛康(1821~1902) 字勗存,号旭人,晚号留园主人。盛宣怀之父,家住周线巷口(区境内)。早承家学,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后外放,历任铜陵知县,庐州、宁国府知府。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被清廷派往安庆、江宁任督粮道,协助广西提督向荣,尾随镇压。旋被调往湖北...[详细]

沈保靖 [清][公元1827年-1903年]

  • 沈保靖(1827~1903) 字仲维,号品莲,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武进人,原籍江阴,建宅邸及家祠在区境内东下塘乌衣桥东首。沈早年随李鸿章,后调曾国藩军幕僚。同治十一年(1872年)授江西广饶九南道。其时英使臣威妥玛在北京订约,拟以江西湖口开埠,沈以有碍九江税收,向总署力争以为不可...[详细]

上官紫凤 [清]

  • 上官紫凤,字灵仙,清代光泽县人,生卒年不详,刑部主事何秋涛的母亲。她生性庄静慧敏,好读古人书,深通儒家经义。秋涛幼时所学四书五经,都由她亲口传授。除儒家经籍外,她还热爱古诗词,特别爱好汉魏乐府,对唐、宋及明初诸家诗作,也百读不厌。在家终日垂帷读书写诗,与小姑何淑苹切磋、唱和。她的公公礼门先生常以...[详细]

邱二娘 [清][公元1833年-1855年,反清义军首领]

  • 邱二娘,惠安前亭村(今属后龙乡)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生于穷苦的农民家庭。父亲邱柳,半农半渔,懂得一点历法、医术,人称“柳仙”。哥哥邱猴,种田烧炭为业。由于家境贫寒,邱二娘从小被卖到峰尾村当童养媳,婚前婚后,备受婆婆和丈夫-。 苦难的环境磨练了邱二娘,她特别富于反抗性。大约在咸丰初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