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王吉贞 [清]

  • 王吉贞,山西大同人,祖籍河南,原姓李,康熙年间曾官至兵部侍郎。 其父为陕甘总督王辅臣。曾在吴三桂反清期间力劝其父讨伐吴三桂。...[详细]

汪节庵 [清][清代四大制墨名家]

  • 汪节庵,名宣礼,字蓉坞,安徽歙县人,“清代四大墨家”之一。他的制墨店号“函璞斋”与曹素功“艺粟斋”、汪近圣“鉴古斋”并驾齐驱。乾隆中期汪氏崭露头角,嘉庆、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特别是在曹素功墨店迂到苏州后,汪节庵便取而代之成为徽州地区制墨的“一把手”。 汪节庵善制集锦墨,其墨“烟香自有龙麝气”...[详细]

王鸿绪 [清][公元1645年-1723年]

  • 王鸿绪(1645~1723年),字季友,号俨斋,又号横云,王顼龄之弟。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廷试获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二十年加侍读学士。翌年任《明史》总裁官,并主修列传。不久即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二十四年充会试总裁官。两年后升左都御史。上申饬、驻防等疏,均被采纳。劾灵台...[详细]

汪海洋 [清][公元1830年-1866年,太平天国后期名将]

  • 汪海洋(1830~1866),安徽全椒人,民间传为全椒城西南程家市人,太平天国后期名将。他原系石达开的部将,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出走,汪海洋随之转战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等地。咸丰十年,在广西与彭大顺、童容海等各率所部脱离石达开。咸丰十一年八月,在江西遇见忠王李秀成时...[详细]

王辅臣 [清][?-1681年,明末清初军阀]

  • 王辅臣(?—1681年),山西大同人,绰号“西路马鹞子”,本为李姓,明末清初军阀。早年追随姐夫刘某参加农民军,嗜, ,一掷千金,后与王进朝为谊子,改姓王。随明末山西大同守将姜瓖反清,不久投降于阿济格,免于被诛,没入辛者库为奴。 多尔衮死后,王辅臣获得顺治帝重用,经洪承畴保举,官至总兵,平西王...[详细]

王尔鉴 [清][公元1703年-1766年]

  • 王尔鉴(1703~1766),字在兹,号熊峰,北苏村人,清庚戍科(1730年)进士,历任山东省邹县、益都县和滕县知县,济宁州知州,曹州府知府,四川省巴县、营山县知县,合州、达州知州,夔州知府等职。他平易近人,遇事仁而有断,所至兴利革弊,各事认真,在山东曾两次主考,能以文章、经纪拔取...[详细]

王恩祥 [清][?-1863年]

  • 王恩祥(? ~1863) 字芝庭,号钝翁。桂林市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二十四年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云南学政。道光三十年,因太平天国军兴,请假回桂,奉广西巡抚劳崇光之命,参办通省团练,并以叙功保举道员。性喜山水,在任期间,曾游十三陵、昌平、宣化、榆林、张家口以及塞外白云山。光绪元...[详细]

王懿德 [清][公元1798年-1861年]

  • 王懿德(1798~1861),字绍甫,号春岩,又号雨坡,清祥符县(今开封市西郊乡)人。父王应世为武庠生,慷慨好义。王懿德端朴坦直,胸无城府。幼好学,以经世自期,录张茂先励志诗自警。道光元年(1821)恩科乡试考中举人。道光三年(1823)中进士,以主事用分礼部。道光十六年三月补官,八月升员外郎。...[详细]

汪承霈 [清][?-1805年]

  • 汪承霈(?-1805),清朝大臣。字受时,一字春农,号时斋,别号蕉雪,汪由敦之子,浙江钱塘人,原籍安徽休宁。由敦既卒,丧终,承霈以赐祭葬入谢。傅恒为言承霈书类由敦,授兵部主事,充军机处章京。累迁郎中,除福建邵武知府。时母年八十,请军机大臣为陈情,留京供职,复补户部郎中。三十六年,师讨小金川,上命...[详细]

王灿登 [清][公元1875年-1911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王灿登(1875-1911),福建省连江县透堡乡西门村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幼性情坦率,嫉恶如仇。他虽务农,但长在武风甚炽、革命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闲时好学技击,身手不凡,常与黄忠炳、曾守辉等人切磋拳术棍法。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加入光复会,宣传革命道理,不遗余力...[详细]

王必达 [清][公元1821年-1881年]

  • 王必达(1821~1881) 王鹏运父。字质夫,学者称霞轩先生。桂林市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以军功保举,历官江西建昌知县、江西按察使、江西督粮道、甘肃安肃道、广东惠潮嘉道等职。曾为曾国藩的幕僚。光绪六年(1880),以二品顶戴、江西督粮兼巡南抚建道参与重修《江西通志》。工诗文,诗...[详细]

涂天相 [清][公元1668年-1740年]

  • 涂天相(1668年-1740年),字夑庵,号存斋,一号迂叟。湖北孝感人 康熙七年(1668年)出生,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科举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科进士。康熙五十年(1711年)出任辛卯科乡试陕西副考官,帝赐松花砚,自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参与编撰《康熙字典》。雍...[详细]

屠粹忠 [清][?-1706年]

  • 屠粹忠(?-1706年)清朝大臣。字纯甫,号芝岩,宁波府定海人 生明崇祯二年己巳四月(1629年),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屠粹忠中进士,康熙三十九年(1700)官至汉兵部尚书。于康熙四十五年卒于官。任上曾参加重修普陀山法雨寺后,又为建御制文碑石而书《法雨寺万寿御碑亭记》。甬上屠氏第十二世...[详细]

童容海 [清]

  • 童容海,本姓洪,加入太平军后,因避洪秀全讳改姓。安徽无为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初系石达开部将。 本姓洪,加入太平军后,因避洪秀全讳改姓。安徽无为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初系石达开部将。1857年后,随石达开独立行动,自赣赴浙、闽,复返赣入湘、桂。为观天豫。1860年9月,与...[详细]

唐岳 [清][公元1821年-1873年]

  • 唐岳(1821~1873) 唐仁次子。原名启华,字仲方,号子实,谥岳,桂林市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解元。咸丰元年(1851)与其弟启阴佐父主办广西地方团练,围攻太平军。后受广西巡抚劳崇光倚重,奏留总办广西全省团练,前后达16年。因办团练有“功”,升郎中,加封鸿胪寺卿衔,赏戴花翎。博学能文...[详细]

唐仁 [清][公元1781年-1864年]

  • 唐仁(1781~1864) 原名尧心,讳正仁,桂林市人。清嘉庆六年(1801)举人,十九年举进士。历任柳州、庆远、泗城、镇安府教授,升内阁中书。辞官回桂后,于咸丰年间主办团练以对抗太平军。因守城有“功”,加四品衔,赏戴花翎,诰授中宪大夫,晋赠资政大夫。...[详细]

孙钟秀 [清]

  • 孙钟秀 字振川,清初秀才,慷慨好施,见义勇为。卢氏自明末以来,连年战乱,人民幸存者甚少,土地多被荒芜,而历年税额不变,百姓不堪其苦,县令召集县内绅士商议,欲上 书请求州府给予减免,众绅士都认为仅上 书,纸上浮言,不足以动上听,必须有人亲往面陈疾苦方可,众人均有难色,独钟秀奋然以身任之,遂变卖家...[详细]

孙裕 [清]

  • 孙裕,字绰然,清雍正、乾隆年间涧西村人,性孝友刚直,后来他当了县里的小官,县令邹印光企图增收赋税向上司邀功,用金钱收买孙裕,令其捏造粮册,孙裕断然拒绝并顶撞了邹印光,邹大怒,欲治之死罪,县衙上下无不为他担心。有人劝他顺从,孙裕毅然表示,宁死不为不义之事,弃官逃往江南,到凤阳府宿州灵壁县固镇当驿丞...[详细]

孙叔谦 [清]

  • 孙叔谦,字吉丞,号六皆。山东荣城县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举。光绪十五年(1889年)秋任阌乡县令。阌乡县城北临黄河,沙岸崩塌,水浸衙署。过去每年修治,耗银数千两,迄无成效。孙叔谦察视高岸皆沙土相间,非大修不可。奏请拨来漕项银12万两,次年动工。先以荆条编篓,用木桩固于泥中,盛砖石于篓...[详细]

孙士毅 [清][公元1720年-1796年]

  • 孙士毅(1720年—1796年),字智冶,一字补山,浙江仁和人,清朝大臣。乾隆进士,原为文官,历任内阁中书、侍读、编修、太常少卿等职。后出任山东布政使、广西巡抚,旋署两广总督。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设防潮州,阻防林爽文起义军进入广东。翌年率军参与安南之役,出谋定策,指挥得当。后封一等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