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汪楫 [清][公元1626年-1689年]

  • 汪楫(1626—1689)字次舟,一作舟次,号悔斋,安徽休宁人,寄籍江苏江都。生于明熹宗天启六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八年,年六十四岁。(清史列传作年六十七岁,卒年同。此从三续疑年录据曝书亭集、改堂文钞)性伉直,意气伟然。力学不倦,日索奇文秘籍读之。岁贡生,署赣榆训导。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详细]

邹炳泰 [清][公元1741年-1820年]

  • 邹炳泰(1741~1820)清藏书家。字仲文,号晓屏,江苏无锡人。因元、明旧,未立辟雍,炳泰援古制疏请。四十八年,高宗释奠礼成,因下诏增建辟雍。逾两年,始举临雍礼,称盛典焉。历官迁国子监司业、国子祭酒,内阁学士,调山东、江西学政、礼部侍郎、左都御史,迁兵部、吏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要职。嗜藏...[详细]

朱祖尧 [清][?-1907年]

  • 朱祖尧(?-1907) 字怡如,县城人。祖尧青少年时代,曾从本县天算家贾步纬学习算术和绘图。当时,南汇无全境图,如果实地绘测,就得亲自步行勘测丈量,祖尧冥思苦索,反复试制,终于发明制造一种车子,以车轮计里,取名“计里车”。县令李超琼委托他绘制《南汇舆图》,他承担任务,乘坐自制的计里车,走遍南...[详细]

朱之弼 [清][公元1610年-1683年]

  • 朱之弼(1610—1683年)字右君,顺天大兴人,清朝大臣。顺治三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转工科都给事中。八年,疏言:“国家宜重名器。旧制,胥吏供役年久无过,予以议叙,选用佐贰。今户、兵等部书役别系职衔,非官非吏,有玷班行。此曹起自贫乏,不数年家赀钜万,衣食奢侈。非舞文作奸,何以致此?户、兵堂司官...[详细]

朱依真 [清]

  • 朱依真, 字小岑,号癸水潜夫,桂林市人。不事科举,自幼潜心钻研十七史。嗜声律,精诗词,诗格清高。善画山水花卉,画法秀润。与袁枚时相唱和,被袁枚誉为粤西诗人第一。清嘉庆三年(1798)应聘主纂《临桂县志》,嘉庆七年书成,凡32卷,别为35类。又曾任谢启昆主修的《广西通志》分纂。去世后,好友李秉...[详细]

朱衣点 [清][公元1817年-1863年]

  • 朱衣点(1817年-1863年),原名汤汉槎,字期训,乳名玄八,后从母姓朱,更名衣点,宁乡人。太平天国进士,隶石达开部;五短身材,初负责守南京仪凤门,给洪宣娇当过马夫,1861年在江西与李秀成会合,封孝天义。1863年在进攻常熟时兵败被俘遇害。 吉庆元、朱衣点、童容海共六十七名脱离翼王“万里...[详细]

朱士彦 [清][公元1771年-1838年,沧浪七友]

  • 朱士彦(1771—1838)江苏宝应人。嘉庆进士。历官至左都御史,工、吏、兵诸部尚书。多次主持会试及督湖北、浙江、安徽学政。参与编纂《国史·河渠志》,熟悉河工事务。道光中,先后勘察江苏河、淮、湖工程,南河于家湾官堤、浙江海塘、南河料垛工程。疏陈南河高堰、盱堰大堤,运河埽工及安徽江堤修筑事宜。  ...[详细]

朱若炳 [清][公元1715年-1755年]

  • 朱若炳(1715~1755) 字彤章,一字云亭,号桐庄,桂林市人。清乾隆二年(1737)进士。历官检讨、翰林院庶吉士,山东长山、菏泽、历城、安德等县知县,胶州、德州、九江、南昌等地知府。在山东任上,多有政绩。任胶州知府时,目睹该州滨海瘠壤,百姓贫困,遂及时发放救济粮,又向关东借米,并以工代赈...[详细]

卓秋元 [清][公元1882年-1911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卓秋元(1882—1911),男,汉族,1882年生于福建连江,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1911年参加由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后英勇牺牲,时年29岁,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长龙乡岚下行政村院后自然村人。父亲卓有川,生5个孩子,秋元为第四个,在族亲中排行第六,又名依六。父母是地道...[详细]

朱亨衍 [清]

  • 朱亨衍, 字浚伯,号清江,桂林市人。清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历官直隶甘肃知县、固原州事、平凉府盐茶同知等职,有“良吏”之称。雍正初年,为防固原州东南河沙侵袭和河水浸漫,下令筑堤数十里维护城隍,使州城得以安宁。升任平凉府盐茶同知后,仍驻固原,曾奏请迁驻所到海喇都,营建城廓廨署,方便百姓办事;...[详细]

朱国治 [清][?-1673年,汉军正黄旗]

  • 朱国治(?—1673年),清朝汉军正黄旗人。 顺治四年(1647年)贡生,授固安知县,擢至大理寺卿。 顺治十六年(1659年),任江苏巡抚,上疏献策抵御明郑成功入长江之师。在任期间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又以抗粮为名,制造江南奏销案。 顺治十八年疏言苏、松、常、镇四府欠赋绅衿万余,...[详细]

朱凤森 [清][公元1776年-1832年]

  • 朱凤森(1776—1832), 一名奕森,后改凤森,字韫山,桂林市人。清嘉庆六年(1801)进士。历官河南浚县知县、河南开封府通判。在任期间,曾率团练镇压白莲教。才思敏捷,9岁能诗。后其诗精熟入理, 兼有-气韵, 词壮而志清。工声乐,其妻姚氏亦通音律,两人曾合著《韫山六种曲》。畅游桂林山水,...[详细]

朱凤标 [清][公元1800年-1873年]

  • 朱凤标(1800年10月10日—1873年8月2日),字桐轩,号建霞,浙江萧山城东朱家坛村人。清道光八年(1828)乡试中举,十二年殿试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十九年入直上 书房,既而督湖北学政。二十一年,授国子监司业,迁侍讲庶子。二十四年,擢侍读学士。次年,奉命授皇七子(醇亲王)书,迁内阁学士...[详细]

朱彬 [清][公元1753年-1834年]

  • 朱彬 ,字武曹,江苏宝应人。(1753——1834) 乾隆六十年举人。彬幼有至行,年十一丧母,哀戚如成人。长丁父忧,敛葬尽礼,三年蔬食居外。自少至老,好学不厌。承其乡王懋竑经法,与外兄刘台拱互相切磋。每有所得,辄以书札往来辨难,必求其是而后已。於训诂、声音、文字之学,用力尤深。著有《经传考...[详细]

朱琦 [清][公元1803年-1861年]

  • 朱琦(1803~1861) 朱凤森之子。字濂甫,号伯韩,桂林市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十五年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历官编修、给事中、御史。性刚毅,屡上 书论政,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道光二十六年辞归桂林。后主持桂山书院 (孝廉书院) ,任山长。咸丰二年(1852)乡居办团练,对抗太平军,...[详细]

周祖培 [清][公元1793年-1867年]

  • 周祖培(1793~1867)字淑滋,号芝台,河南商城牛食畈(今安徽金寨牛食畈)人。 人物简历 从乾隆五十八年至嘉庆二十四年的26年,是祖培自孩提到读书与登科的时代。他幼而凝重,质敏好学,其父 课之尤严。少年从其堂侄文启(太学生、府学司训)发蒙,继受业于名师魏茂林,20岁前即补县学生。...[详细]

周位庚 [清]

  • 周位庚, 字介亭,桂林市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举人,二十八年进士。由翰林院检讨历官三通馆纂修、刑部主事、太平仓监督、大通桥监督总办、员外郎中、山西泽州知府等职。官山西时,曾致力革除骡祯积习,百姓称便。工诗文,善画山水。其山水画宗法石涛,融汇四王和巨然诸家笔意,所画丘壑、林木、丛野,无...[详细]

周尚文 [清]

  • 周尚文, 字释香,一字隽彬,桂林市人。以孝闻名。清嘉庆间曾置义田,营义葬,被乡里推为长者。博学多才,尤长诗词,其词深受清代著名词人况周颐推崇。况氏称:“释香先生词,气体深厚,异乎世之小慧为词者。”著有《小游仙馆词》。...[详细]

周戒三 [清][公元1833年-1902年]

  • 周戒三(1833—1902)字慎吾,温县南张羌村人。幼时家资颇丰,从学甚诚,尤尚武功,为怀庆府武庠生。咸丰三年曾参加团练反对太平军,受赏五品兰翎。后闻太平军抒富济贫,不为民害,深悔参加团练之举,遂绝仕途居家。因习武同行常有跌打损伤事故,益喜骨科医术。后其祖母跌伤股骨,戒三自黄河南延骨科名医郭某来...[详细]

周德润 [清][公元1833年-1892年]

  • 周德润(1833~1892) 字生霖,桂林市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实录馆纂修、国子监司业、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文渊阁直阁事、经筵讲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刑部右侍郎、顺天府学政等职。在任期间,以正直著称。曾上疏遣责崇厚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