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方家正 [清]

  • 方家正(明天启至清初),原名家祯,进学时避崇祯讳,改“祯”为“正”,字汝有,云霄大坑村人。父亲早逝,由母沈氏教督读书成秀才。 家正一生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只要有利于众人的事,不管耗资多少,都能尽其所能去做。崇祯间(1628~1644年),先后捐资建造虞古(今平和新圩)、官津(亦称黄堵)、树洞...[详细]

方建劭 [清][公元1796年-1850年]

  • 方建劭,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年)霞浦县人,生卒年月不详。 建劭善微雕和制作鸟笼,其微雕技艺尤精,无论竹、木、牙、角的质地如何坚硬、韧、脆,他拿起刻刀都能得心应手。曾在一个核桃上雕刻“苏东坡游赤壁”,一叶扁舟中人物、船舷、木橹俱全,竹篷覆盖船舱,旁开一窗,用木杆撑着,与江边垂柳...[详细]

方徽石 [清][公元1834年-1886年]

  • 方徽石,字世培(1834-1886),福清县茶山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敏而好学,尤嗜技击,力练鹤法,受教名师,均惊其为禀异。练拳技20余年,在白鹤拳基础上创立了纵鹤拳法,为清末闽中鹤拳之翘楚。 方世培早年拜于永春二十八英俊之李姓门下,学习永春白鹤拳。李师逝世后'师母遵夫遗言,将珍藏的白鹤拳古...[详细]

方凤鸣 [清]

  • 方凤鸣(生卒年不详),又名方齐,云霄东坑村人。于光绪年间(1875~1908年)在梁山上创立白扇会,号称“齐王”,人称之为“梁山王”。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后,漳浦沿海一带先后有英、法、意大利等洋教传入。外国传教士恃其帝国主义势力,强购土地建教堂,肆行设教传教,企图把漳浦、云霄等作为发...[详细]

方伯谦 [清][公元1853年-1894年]

  • 方伯谦(1853年-1894年),清朝福建侯官县人,字益堂,北洋水师将领。福建船政学堂首届驾驶专业毕业生。方家兄弟四人,方伯谦居长,父亲是个私塾教师。1867年,十五岁的方伯谦考取福建船政学堂,从此开始学习海军。1877年—1880年,在英国学习驾驶军舰。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回国,任济远号管...[详细]

范道生 [清][公元1635年-1670年]

  • 范道生(1635~1670年) 范道生,字石甫,别号清源山人。晋江安海人,明崇祯八年(1635年)生。父范爵,以绘画、雕塑为生,在闽南一带颇负盛名。道生自幼随父学艺,青年时期即擅长书画,尤精于雕造佛像。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弘扬黄檗禅风后,对日本原有的佛像雕塑感到不满意,经长...[详细]

额勒登保 [清][公元1748年-1805年,满洲正黄旗]

  • 额勒登保(1748-1805) 清朝将领。字珠轩。姓瓜尔佳。满洲正黄旗人。行伍出身。乾隆中,先后从征大、小金川,用兵甘肃回部、台湾,讨伐廓尔喀,镇压湘黔边地区苗民起事。赐号“和隆阿巴图鲁”,历官御前侍卫、都统,署驻藏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嘉庆中,率兵镇压川陕楚白莲教起义,先后任参赞,代勒保为...[详细]

纳喇·额尔德尼 [清][满文创立者]

  • 额尔德尼 满文创立者。姓纳喇。隶属满洲正黄旗。通蒙、汉文。赐号“巴克什”。满族原无文字,借蒙文为用。万历二十七年(1599),额尔德尼受努尔哈赤委托,与噶盖同创满文字。满文以蒙文偕满语音,因文见义而成。天命年间卒。顺治十一年(1654)追谥文成。 ...[详细]

鄂济·鄂尔达 [清][?-1761年]

  • 鄂尔达(?~1761年),鄂济氏,满族,满洲正白旗人。初任户部笔帖式,雍正元年(1723)授吏部主事,迁郎中,历任贵州布政使、广东巡抚等职。乾隆四年(1739)调任川陕总督。 他在总督任上曾向乾隆皇帝上疏说,陕西榆林边界居民每年要前往鄂尔多斯(今属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种地,其耕牛、农具...[详细]

杜昌丁 [清]

  • 杜昌丁,字松风,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副贡生出身,任浦城县知县,有政声,考勤成绩优异。雍正十二年(1734),出任首任永春直隶州知州。时刚改县为州,政务纷繁。到任之始,以护城壕先前为水冲蚀,桃溪迳流北移,迫逼城基,前人曾议筑坝,因工费颇巨而未成。他仿照长江一些省份惯例,按粮赋底额加捐,动...[详细]

段玉裁 [清][公元1735年-1815年]

  • 段玉裁(1735-1815) 清代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龚自珍外公。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范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所著《六书音韵表》以顾炎武《音学五书》和江永 (1681-1762)《古韵标准》为基础,分古...[详细]

段永福 [清][?-1842年]

  • 段永福(?~1842)原籍四川,后迁居陕西长安。嘉庆元年(1796),川、陕、鄂三省爆发白莲教起义,段以乡勇应征入清军,参与了镇压起义军的战争。嘉庆十八年(1813),河南爆发林清和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白莲教的支派)起义。段被编入陕西提督杨遇春部,开赴河南镇压起义军。返回陕西后,又在眉县参与镇...[详细]

段驯 [清]

  • 段驯,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的女儿。龚自珍的母亲。龚丽正的夫人。...[详细]

董酉姑 [清][公元1623年-1681年]

  • 董酉姑(1623~1681年),一作董友,或作董酉,女。郑成功元配夫人。明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廿四日生。晋江永宁沙堤村(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 酉姑出身书香门第,从小知书达礼。崇祯十五年(1642年)春,与郑成功结为夫妻,相敬如宾。郑氏是一个大家族,酉姑治家有方,孝顺翁姑,友待叔侄,任...[详细]

董芳 [清][?-1751年]

  • 董芳(?~1751年),清代将领,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初应募入伍,中武举,补都标千总。雍正二年(1724)他随军出征青海,四年,超授三等侍卫,出任直隶省正定镇标游击。后迁云南临元镇总兵。少数民族发动反清武装-,他随提督镇压后,即向清廷上疏,建议云、贵、川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应照台湾的...[详细]

董鄂·鄂硕 [清][?-1657年,满洲正白旗]

  • 董鄂·鄂硕(?—1657年),满洲正白旗人,现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丹镇人,清初将领,董鄂妃之父。跟随清太祖和清太宗进攻明朝,清军入关的时候追击李自成。顺治十四年(1657年),其女董鄂氏册封皇贵妃,鄂硕进三等伯。同年逝世,赠三等侯,谥刚毅。 早年从军 鄂硕是席汉的儿子,祖父棆布,清太祖...[详细]

董艮 [清]

  • 董艮,字敦仁,号兼山,建宁蓝田排前(今溪口乡溪枫村)人。家清贫,小时在村里私塾上学,读书刻苦,未冠便入泮。后来授业于李绌斋,工诗与古文。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人。二十四年(1898)以大挑二等授以教职,掌教建宁濉川书院达21年之久。常行善事,家境稍好后,常救济孤寡,族中有人因贫穷无法娶妻者,...[详细]

董诏 [清][公元1743年-1820年]

  • 董诏 (1743—1820)字驭臣,号朴园,出生于洵阳县城水磨湾。后寄籍安康县。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中举。其远祖董学诗,山东高唐州(今山东高唐县)人,明弘治年间以举人任洵阳县知县,卒于官署,家属遂家于洵阳。世代读书,至董诏“积学笃行,克光大其家门”,门生中人才辈出,以安康进士谢玉珩、举...[详细]

丁锡奎 [清][公元1843年-1910年]

  • 丁锡奎(1843~1910),字聚五,号虎臣,又号辅臣,甘肃秦安县丁家店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被任为陕西长安县舆地总局纂说。二十二年(1896),任靖边知县。靖边自同治初年遭兵乱后,人烟稀少,田园荒芜,官府倾颓,市井萧条,虽经整饬,但仍疮痍满目,百废待兴。丁锡奎一到任,即着手清理...[详细]

丁魁楚 [清][?-1647年]

  • 丁魁楚(?—1647年5月8日),字中翘,号光三,河南永城马牧乡丁老家人,明末大臣。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明亡后,丁魁楚与瞿式耜、吕大器等拥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清兵南下后,丁魁楚以三百余艘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余万两入岑溪,投降清将李成栋,许以两广总督的职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