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鲁之裕 [清][公元1665年-1746年]

  • 鲁之裕,生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卒于清乾隆一年(1746年),字亮侪,号尘花轩主人,书斋又号趣陶园、语石山房等。其父鲁启昌于康熙年间出任云南永顺镇总兵,当时正值清廷与三藩会盟,鲁之裕七岁时,曾作为质子前往云南吴王府中。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鲁之裕中举,雍正五年(1728年)考取内阁中书...[详细]

路振扬 [清][?-1736年]

  • 路振扬(?~1736年),陕西长安县人。应征入伍,为把总,久之迁为汉中副将。康熙五十一年(1712)升为四川松潘总兵。五十六年,朝廷命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前往青海,行至中途,士兵哗变,路振扬前往平息了兵乱,朝廷加署他为四川提督。他善于安抚川西北一带少数民族的土司,利用他们的力量维持边境安全。 ...[详细]

陆元端 [清][公元1830年-1891年]

  • 陆元端,又名元纬,柘洋高园人。清道光十年(1830)六月出生。 元端天资颖悟,习儒业医,尤其精通麻痘,享有盛名。 时霞浦城关天花流行,福宁知府的3个儿子都染上天花,遍请当地十几位医生诊治均无效。知府派人请元端前往诊治。元端细察病情,对群医认为不治的一病儿,断为服药可愈;而对群医认为病最轻...[详细]

卢赓扬 [清][公元1829年-1884年]

  • 卢赓扬,名五根,又名五根,字仪朝,号礼屏,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村头村人,生于道光己丑九年(1829年),光绪甲申十年(1884)病逝于广州,享年五十六岁。他二十二岁时离乡往美国金山矿场当挖金工人。经过六年艰苦劳动,大有所获,于是结束艰苦的异乡生涯回归故里。卢礼屏虽然身为富豪,但生平自奉甚薄,克勤克...[详细]

卢兴祖 [清][?-1667年]

  • 卢兴祖,清朝官员,他于1665年4月2日至1665年7月4日期间,奉旨接替李栖凤担任广东总督。全名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巡抚事”的该官职,是广东地区之最高统治者,亦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1665年,该官职再度改制,其名称改为广东广西总督,职权亦恢复1661年之前的兼摄广西地区政务。...[详细]

陆襄钺 [清][公元1833年-1905年]

  • 陆襄钺,字吾山,生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卒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终年72岁。原籍江苏祖献,后入孝义厅籍。道光辛已举人。曾任山东蓬莱、安徽合肥知县。著《蚕桑辑要》、《蚕桑新编》两书。 襄钺自幼家贫力学,学业显赫。咸丰八年(1858),副榜就任直隶州州判。后在河南开封、卫辉、彰德各州...[详细]

卢文弨 [清][公元1717年-1796年,清代校勘学家、藏书家]

  • 卢文弨(1717-1796) 清代校勘学家、藏书家。字绍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抱经,晚号弓父,人称“抱经先生”。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侍读学士。三十年(1765年)充广东乡试主考官,后提督湖南学政。归后主讲-书院 20余年。于校勘学最精,所校书自经传子史,...[详细]

卢若腾 [清][公元1598年-1664年]

  • 卢若腾(1598~1664年),字闲之,号牧州,同安翔风里贤聚(今属金门)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奉旨入对四十名进士之一,授兵部主事。他秉性刚直不阿,弹劾朝廷权臣不怕丢官,惩治地方豪强决不容情,克尽职守,气节感人。 明末,国家动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若腾对权臣不以国事为重、纷纷争...[详细]

罗英笏 [清][公元1709年-177年]

  • 罗英笏 (1709~1778年) 字榗抡,号茂溪,沙县夏茂人。18岁时,入武学堂学习,精通用兵谋略。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武举人。乾隆四年(1739年)殿试赐武探花,点授御前侍卫。乾隆九年(1744年)授云南维西营参将。乾隆十三年(1748年)金川-,调任抚标参将,承办军务,筹谋划...[详细]

罗文藻 [清][公元1611年-1691年]

  • 罗文藻(1611~1691年),乳名罗才,又名火沼,字汝鼎,号我存,拉丁名Gregorioiopez,福建福安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生于罗-家巷里巷村,自幼父母双亡,依兄嫂生活,8岁即为人放鸭谋生。罗江天主教堂传教士见他衣食不足,雇为教堂佣工。文藻天资聪慧,工余勤学教义,崇祯六年(163...[详细]

罗时义 [清][公元1785年-1854年]

  • 罗时义,字广济,柞水县石瓮乡东干沟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卒于咸丰四年(1854),终年69岁。 嘉庆十八年(1813)时义中进士,副榜就任湖南永州州判。上任后见官场腐败,民怨四起,即痛斥:“狐群狗党,狼狈为奸;欺压百姓,赛过虎狼。朝廷无意根治,百姓难安!”遂掷去官帽,脱去官衣,毅...[详细]

罗桑·却吉坚赞 [清][公元1567年-1662年]

  • 罗桑·却吉坚赞(1567-1662) 明末清初西藏-教格鲁派(黄教)首领。本名罗桑却吉坚赞,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主持,赖四、五世戒师。崇祯十五年(1642)青海蒙古和硕持部首领固始汉督军进藏灭噶举派的藏巴汗,使格鲁派占统治地位,在西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封建政权。他与赖五世、固始汗共同遣使赴...[详细]

罗攀桂 [清]

  • 罗攀桂(生卒无考),字枝一,号屏山,清乾隆六十年(1795)中进士,出任江西崇仁知县。该县有一个富翁,因未婚女婿家道中落至贫,以千金重赂罗攀桂,想让知县为其解除婚约。罗表面接受,到公堂上,却诉责富翁说:“汝欲改婚者,为婿贫故耳,今余赠以千金,可不贫矣。汝厌贫弃理,罚千金以益之。”于是当场举行婚礼...[详细]

罗南星 [清][公元1648年-1724年]

  • 罗南星(1648~1724年)字柳次,号榆园,生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永安贡川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考取拔贡。清康熙十三年,藩王耿精忠在福建叛乱,其下属曾企图要罗南星出任伪职,他就举家躲避到柳城山庄里隐居,待到康熙十五年耿乱被平定之后才回家。旋即赴京入国子监学习,被留在国子监担任教...[详细]

罗明祖 [清][公元1600年-1643年]

  • 罗明祖(1600~1643年),字宣明,号纹山,永安贡川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幼年好学,有时没有油灯照明,他就到古庙的灯火旁读书。明崇祯四年(1631年)考中进士,出任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知县。按旧例,每年送给知县的“市利”达“万金”。罗明祖上任后,即革除这一“旧例”,自动放...[详细]

罗克涵 [清][公元1864年-193年]

  • 罗克涵 (1864~1932年) 字泳初,号雁秋。沙县城关人。17岁入县学,两次乡试不中后,即在家开设塾馆授徒,为当时县内著名塾师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贡生。同年出任县立两等小学堂主任教习。民国3年(1914年)参与发起创办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暨第二国民学校并任该校教员。民国5...[详细]

罗怀盛 [清][公元1908年-1928年]

  • 罗怀盛,龙门镇塔前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于一小商贩家庭。读小学时曾仿《陋室铭》作座右铭“……谈论恨军阀,往来爱白丁,革命救中国是天经,无富贵之入耳,无利禄之劳形,南对文笔山,西望日新亭,自勉云:努力前程”。小学毕业后因家贫无力升学,往漳州当学徒,常与在漳州的同乡郭滴人谈论时世。民国1...[详细]

罗丰禄 [清][公元1850年-1901年]

  • 罗丰禄(1848~1901) 罗丰禄,字谡臣,藤山(今仓山区)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出生。父罗治宗曾任千总,驻扎泉州一带。丰禄自幼天资聪颖,学业优秀。同治五年(1866)秋,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筹办船政局的同时开办求是堂艺局,丰禄应招入求是堂艺局任教师。翌年八月,驾驶专业班开学。丰禄边教...[详细]

罗大春 [清][公元1833年-1890年]

  • 罗大春(1833—1890),字景山,贵州施秉县人。清同治初年随左宗棠督师驻衢,遂定居西安县城(今柯城区)。道光二十九年(1849)入清军,参与镇压太平军,转战于桂、湘、苏、鄂等地。咸丰十年(1860),升任大同总兵。同治五年(1866),署福建陆路提督,不久补福宁镇总兵,署福建水师提督,注重海...[详细]

罗卜藏丹津 [清]

  • 罗卜藏丹津 清代青海和硕特蒙古贵族首领。顾实汗之孙,康熙五十三年(1714)承袭其父的亲王爵位,成为青海和硕特部蒙古贵族的最高首领。他于五十九年作为和硕特贵族的代表,参加了清军护送赖-(西藏佛教格鲁派两大-之一)入藏的军事行动。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胁迫青海蒙古各部贵族于察罕托罗海会盟,发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