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允馨,字正梓,号少斋,端源村人,清咸丰五年(1855)生,家境清寒,自幼随父寅清学习,受家学影响颇深。光绪七年(1881)考取生员后,承继父业,在万寿、孝义、水云等禅林设帐授徒,四方学子负笈求教,从游者多为生员。中年考取增广生,掌教初晴书院,执教不怠,见善勇为。 清末,周墩县丞窦世忠、牛元...[详细]
叶翼云(1596~1648年),字载九,又字敬甫,厦门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考中进士,被授为江苏吴江县令。上任后为杜绝-污吏,亲自掌管监狱大小事,清查案件,释放无辜百姓。某年,吴江县遇蝗灾,危害民生,他亲自治理蝗灾,不避劳苦,夜里下到田间督促百姓捕蝗,使蝗灾渐渐平息。蝗灾过后,又遇到旱灾...[详细]
叶寅清,字宏本,号敬斋,端源村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生。家贫,道光十年(1830),考入县学后补廪生。同治八年(1869)岁贡,候选儒学正堂。 寅清生平急公好义,待人宽厚,嗜书好学,致力于《左传》、《史记》、《汉书》及韩愈诗文的研究,遇有不解,常勤奋深研不懈。其文思敏捷,挥毫立就,作文...[详细]
叶衍兰(1823~1899) 叶衍兰,字南雪,号兰台,又号秋梦主人,广东番禺人。父亲叶英华,喜欢诗词,有《斜月杏花屋诗钞》、《花影吹竹词钞》等。叶衍兰自幼受家训,爱诗词,曾向张维屏学诗。少年时代就读于越华讲舍。期间作有《鸳鸯十二首》诗,因而名噪一时,广州各诗社纷纷传诵。 咸丰二年(185...[详细]
叶亚来(1837~1885) 叶亚来,原名茂兰,字德来,广东惠阳县秋长镇周田村人。出生于贫苦农家。读过两年私塾,14岁开始替人放牛或打短工为生。 清咸丰四年(1854),叶亚来随乡亲出国到盛产锡矿的马来亚谋生。先在马六甲北10英里处榴■木连冬加的小镇替人筑塘养鱼。4个月后经族叔介绍到吉山...[详细]
叶雄声,字英友,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六月出生于古田县后溪村(今为水库)的一个富裕家庭。康熙三十三年捐例监。之后,举家迁居今屏南县甘棠村(原古田县三十一都甘棠村)。 雍正十三年(1735年),古田、屏南分治。乾隆元年(1736年)沈钟任知县,雄声配合其计议县城建设,如制订规划、采购材料、...[详细]
叶时茂,字允丰,号得溪,同安县在坊里岭下人,住从顺里瑶江。年青时拜师习武,勤学不辍,常提数百斤青石狮一对,环走练武厅10圈锻炼臂力。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武科会元,殿试一甲第三名,是同安县唯一的武探花。历任二等侍卫行走、广西柳州游击、融怀参将、新大副将。 叶时茂居官廉洁奉公,军纪严明,行...[详细]
叶世倬(1751~1823) 字子云,号健庵,江苏上元县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中举,嘉庆十二年(1807)题补兴安知府。兴安盐课向听民负贩,取食灵州花马池盐,后定为食河东运城官盐,取缔私盐买卖,致盐价上涨,失业增多,盐商苦于亏损。叶世倬到任,呈请有司批准,放宽限令,盐税按地土分摊,额定...[详细]
叶名琛(1807年~1859年4月9日),字昆臣,湖北汉阳人,近代著名历史人物,清朝中后期著名疆臣,官至两广总督擢授体仁阁大学士。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俘,自诩“海上苏武”。人称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一提到叶名琛,熟悉历史的读者就会想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他“不战、不和、不...[详细]
叶观海(1758~1825年),乳名旱,字汾浦,三都宝桥(深桥上营村)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拔贡。博览群籍,学问渊博,擅书法,工诗文,绝意仕途,富有著述。 观海在闽粤地区执教数十年,主讲过诏安县丹诏书院,授徒于广东饶平、潮州,桃李遍于大乡小村。观海平时善为乡民排忧解难,曾智保被官府...[详细]
叶观国 (1720~1792年) 字家光,号毅庵,晚号存贡。祖居福清,后迁闽县(今鼓楼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散馆编修。乾隆十八年、二十一年(1753年、1756年),两次典河南和湖北乡试,后赴云南为学政。典试湖南乡试,后调广西任学政。乾隆三十三年(176...[详细]
姚之富(?-1798) 清湖北白莲教起义军首领。襄阳白莲教首齐林之弟子。1796年(仁宗嘉庆元年)齐林因发动起川义而被杀,他与王聪儿、王廷诏等率众起义。次年入,与四川起义军会师后,与王聪儿同为襄阳起义军首领。后在郧西(今湖北省郧西县,位鄂西北隅县西北) 卸花坡(阎王庙)战斗中失利,跳崖而死...[详细]
姚怀祥(1783-1840),字斯征,号履堂。福建闽侯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起,历任象山、龙游、嵊县知县。二十年五月调任定海知县。 姚怀祥到任时,正值鸦片战争烽火将要烧到舟山之际,姚公一面告诫居民作抗击侵略之准备,一面深入险要地段部署防务,日夜注视海面。 ...[详细]
姚堃(生卒年不详),字子方,号廉山,陕西澄城县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朝考和复试皆为第一名,补为甘肃成县训导。五十七年(1792)中举人,嘉庆六年(1801)中进士,授兵部主事。因其父原任景州(今河北景县)知州时,亏空公银四万两。其父已死,朝廷命由他的月俸中扣还,他每月只能领四分之一的...[详细]
严一青 浙江乌程人,乾隆五十六年(1791)到任。嘉庆初,白莲教义军犯境,严一青亲带乡勇抵抗、弹压。后恐县城形如釜底易攻难守,于嘉庆元年(1796)十月,踏勘定线,沿天池岭、周家垭、探马沟梁、长春寺、泰山(今烈士亭)、清风沟、桃园(南台子)一线修筑外城,令全县民夫,农闲上工,农忙归田,“以工...[详细]
严仙藜,字太乙,清龙溪县石码镇人。父名家椿,是石码名儒。太乙曾师事郑亦邹。郑字白麓,曾任清朝内阁中书。后乞归,结庐于白云山,授徒著书,为漳中诗坛泰斗。 仙藜贫穷多病,至50岁犹困于场屋,功名无分。数学家庄亨阳称赞他“笃问学,有异才”。却处在文网缜密的“康熙盛世”,名不出闾里,抑郁以终。清乾隆...[详细]
严可均(1762-1843) 清文献学家、藏书家。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庆五年(1800 年)举人,官建德教谕,以疾辞归。精考据学,曾与姚文田同治《说文》,作《说文长编》45册,有天文、算术、地理、草木、鸟兽之类。又辑钟鼎拓本为《说文翼说》15篇;与丁溶同治唐《石经》,著...[详细]
严开基,字瑞图,小龙山人。骁勇善战义出于天性。咸丰回乱帅村勇抗御之,数十寨,赖以安全协中协陈得功,奉命剿七,属招为前敌,每战身先士卒立功最多。德功遇害。开基与祁永寿杜祭盛协力守邱城。庚申九月,贼袭城陷,三门。时开基移扎上寨,闻信奔救,巷战数锺卒将。贼众逐出城赖以全人赖以安。官绅厚酬力辞不言功,然...[详细]
杨衢云(1861~1901),原名合吉,又名飞鸿,字肇春,号衢云,海澄县人。祖父杨福康,清廪生,曾任广东肇庆府新兴县代理知县,后弃官出国,寓居马来西亚槟榔屿。父杨清河,先后在福建、香港当过巡理厅辅政司通事(译员)和书院教员。 杨衢云幼从父读,1874年入香港一家英国海军船厂学习机械,因失慎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