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多尔济 [清][?-1645年]

  • 多尔济(~1645年) 男,蒙古族,阿巴嘎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别里古台20世孙,号额齐格诺颜。一等台吉。初称阿噜蒙古,服属于察哈尔。因与林丹汗不睦,徙牧瀚海北克鲁伦河界,依喀尔喀车臣汗硕垒。天聪二年(1628年)偕喀喇沁、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长击察哈尔众四万于土默特之赵城。复约喀尔喀偕喀喇沁乞师...[详细]

杜贵墀 [清][公元1824年-1901年]

  • 杜贵墀(1824-1901年),字吉阶,别字仲丹,巴陵县郭镇磨刀村杜家庄(今属岳阳楼区)人。天资卓越,性情“沉敏”,深得从祖父杜棠的喜爱。杜棠到山西任职时,将年仅4岁的贵墀带到任所,学习四书五经及句读。贵墀6岁丧母,9岁丧父,13岁回到家乡,与长兄杜伯崇相依为命,继续勤奋苦读,精研诗词和古文,力...[详细]

托忒克·端方 [清][公元1861年-1911年,满洲正白旗]

  • 端方(1861-1911) 清末大臣,金石学家。字午桥,号匋斋。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历任工部主事、陆军部尚书、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职。曾赴欧美考察政治,为清政府开办警察、新式陆军等事宜,还以侍郎衔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宣统三年(1911)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入川,在资州因兵变被杀,清室...[详细]

董沛 [清][公元1828年-1895年]

  • 董沛(1828—1895),字孟如,号觉轩,鄞县县城人。嗜学,好藏书,于清同治五年(1866)纂成《明州系年录》,以编年体记周代至清朝同治二年明州一郡建置、兵戎、赈恤、祥异、贡市等大事。六年中举人,主讲宁波崇实、辨志书院,以诗、古文负盛名。又精史学,与同县名儒徐时栋为忘年交。七年,鄞县修县志,徐...[详细]

董福祥 [清][公元1839年-1908年,清末著名将领]

  • 董福祥字星五,毛井乔崾岘王朝山(清属固原)人,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福祥出身农家,父董世猷,天性开朗坦荡,好赈人急,为当地哥老会会首,兄弟三人,福祥排行第二。福祥幼年家道中落,读书未成。青年时,放浪不羁,骠悍好斗,常流连于, 场,往来于帮会,喜谈兵习武,结交豪侠。 同治初,西北回、汉群...[详细]

董斿 [清][公元1775年-1842年]

  • 董斿(1775—1842),字仲常,号霞樵,自署太霞山人,泰顺罗阳人。清廪生。幼慧,书史过目成诵。屡试不第,历游浙、苏、鲁、湘、鄂、陕、滇、蜀等省30余年,所到之处,均与名流逸士会聚,唱酬咏和。其人诚实端方,诗风冲雅温厚,卓然中唐名家,交往者无不惊其才华。 嘉庆三年(1798),李銮宣任温处...[详细]

丁杰 [清][公元1738年-1807年]

  • 丁杰(1738—1807),原名锦鸿,字升衢、小山,号小疋(小雅),归安(今湖州)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官宁波府学教授。少年贫困,无钱购书,常在书肆中看书。一生致力于经史,旁及《说文》、音韵、算数。去京时,正逢四库全书馆开馆,被请参与校对,有机会与著名学者卢文绍、朱筠、戴震、金榜、...[详细]

丁翰熙 [清][公元1840年-1903年]

  • 丁翰熙(1840~1903),字古恬,号芥舟,作画署名月川子,灵山县石塘练(今石塘镇)苏村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辛巳科一等四名补廪生,光绪十一年,乙酉科拔贡生。 翰熙自幼勤奋好学,工诗、书、画,旁及金石。著有《闲闲草堂诗钞》、《闲闲草堂题画》、《诗册》、《制艺诗钞》、《艺林雕刻录》,...[详细]

丁丙 [清][公元1832年-1899年]

  • 丁丙(1832—1899),字嘉鱼,号松生,晚年号松存,清钱塘(今杭州)人。自幼好学,一生淡于名利,终身不仕,热心公益事业,爱好收集地方文献。太平天国时期,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乱中散失,他与兄丁申不避艰险,四方搜寻和收购,得书近万册。光绪六年(1880),浙江巡抚钟麟重建文澜阁,次年落成。...[详细]

刁义兴 [清]

  • 刁义兴,清代西津埠人,以打石为职业。他用花岗石做新天后宫 (在横州城外东南隅槎江之滨,现已拆毁) 的石刻门楣、匾额、横梁、斗拱等,都是精雕细刻,艺术高超,尤以石刻门联更为精致,联石长八尺七寸,宽一尺八寸,中间刻联语,字为楷书,上下左右四缘边,都刻花草人物;左右两边缘,每距离一定位置,刻小武一双,...[详细]

乔佳·德兴阿 [清][?-1867年,满洲正黄旗]

  • 德兴阿(?-1867) 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乔佳氏。初在北京任前锋、蓝翎侍卫、乾清门行走、头等侍卫等职。1852年随琦善攻打太平军。次年在扬州三汊河获胜,加副都统衔。同年授予正白旗汉军副都统。1854年又在瓜洲附近、三汊河击败太平军,赐号博奇巴图鲁,升御前侍卫。1856年江北大营被太平军...[详细]

邓廷祯 [清][公元1775年-1846年]

  • 邓廷祯,约1775-1846 字雉用,号嶰筠,江宁(今南京)人,清嘉庆六年(1801)进士。历任安徽巡抚,两广、闽浙和陕甘总督,是 战争中力主禁烟抗英的民族英雄,曾与林则徐同时谪戊伊犁。道光二十六年(1846)卒于西安任所,归葬江宁灵山。著有《双砚斋诗钞》、《青山嶰堂文集》等。 时间表大致...[详细]

邓绍良 [清][公元1801年-1858年]

  • 邓绍良(1801-1858) 清朝将领。湖南乾州(今湖南省吉首市)人。兵勇出身。1850年(道光三十年)因镇压李沅发起义被擢为都司。1851年后,从向荣与太平军作战。次年因守长沙(今长沙市),升为总兵,明年又升江南提督,为江南大营悍将。曾率军围攻镇江 (今江苏省镇江市),被太平军击败而革职。...[详细]

邓立奇 [清][?-1850年]

  • 邓立奇( ?—— 1850),九都赤水(今赤水乡)岭尾村人,清代会党“广义堂”领袖。 道光七至二十四年(1827~1844),连年遭受水、旱、风和虫灾、粮食歉收,苛税重赋,生活陷入困境。 官迫民反,邓聚集100多人在赤水附近运岭顶立寨,提出“反清劫富济贫”的口号。同治《藤县志》载:“道光二十...[详细]

邓建英 [清]

  • 邓建英 字方辅。多贤(今夏郢)乡人。自幼善于做诗,已入学为生员时,学使费振勋很器重他。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建英考中己酉科第11名举人,费振勋把他推荐给广西巡抚,同年秋,进京城参加会试。会试落榜回乡,筑楼江滨名为“吟楼”。梧州知府慕名聘请他掌教传经书院,浔州知府也争着聘请他。后来以大挑一等...[详细]

邓国英 [清]

  • 邓国英,全州 县人,生卒不详。是民国24年(1935年)资源建县后的首任县长。该年4月11日,广西省政府委员会第175次会议决定西延建县。4月25日,广西省政府任命邓国英为西延设县筹备专员,并颁发“西延设县筹备专员”印章一枚。邓于6月9日至,11日召开西延设县筹备委员会会议:(1) 报告筹备经过...[详细]

褚德宏 [清][公元1754年-1830年]

  • 褚德宏(1754~1830年),茶洞乡褚村人。世代石匠,精工石刻。带着子侄、族人徒弟二三十人在桂林一带做石工,颇有声望。 褚德宏的工艺有“三绝”:一是用“小散炮”可把山岩上几平方米的簿石板震松取下。 二是工艺精细,石料用“石刨”刨平表面,光滑如洗,可见人影;加工后的石料棱角平整,结合处...[详细]

达受 [清][公元1791年-1858年,嘉禾八子]

  • 达受,俗姓姚,海宁石井村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6岁丧父,与母亲褚氏相依为命。9岁出家于盐官白马庙。别号很多,如万峰退叟、慧日峰主、南屏退叟、西子湖头摆渡僧、寒泉、同寿、小绿天庵僧等。晚年,达受倦游回首,重归盐官白马庙,并建楼起阁贮藏所集书画、金石文物等,道光十八年(1838)阮元为...[详细]

达·拉布吉 [清][公元1803年-1856年]

  • 达·拉布吉(1803~1856)蒙古族,苏尼特左旗人。 达·拉布吉幼年丧母,5岁时父亲图利特怕在内蒙古的内乱中丧失独生子,把唯一的家当——帐篷搭在马背上,前往蒙古,途中马被狼吃掉,父亲-把他送进庙里。后来,他被指定为第五世诺颜呼图克图-。 达·拉布吉全名为丹津拉布吉,他用这个名字写了很多...[详细]

大开 [清][公元1853年-1908年]

  • 大开(1853—1908),又名大恺,俗名潘根昭,东阳玉山鐄铿后张(今属磐安)人。家贫甚,八九岁被卖给天台僧寺作小沙弥,法名清泉。师父玄觉,曾是太平军卒长,擅武术,深盼大开能继承其“反清复明”未竟之志,悉心传授。玄觉圆寂,大开云游闽、赣、皖、苏等省后,回玉山唐玄寺,未几又到实相寺。22岁开始为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