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方应清 [清][公元1729年-1785年]

  • 方应清(1729-1785年),字澄湖,号秋鉴,岳阳县龙湾乡画眉村人。其父方桂曾任宁绍道台。他少年老成,不苟言笑。因自幼生长在父亲任所内,耳濡目染,对考究吏治要领颇有心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一生的仕途生涯。历任广西永醇县武罗巡检①、陕西榆林县知县、山西朔平府知府、雁平道台等职。为官清廉务实,爱...[详细]

方应伦 [清][公元1768年-1826年]

  • 方应伦(1768~1826),字綍书,号雪浦,今岳阳县新开镇人,方桂之子。15岁府试第一,28岁中举,33岁登进士。授京都五城街道钦差,顺天府总捕。清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徒林清等200余人潜入皇宫起事,各城门守官皆因防守疏忽而获罪,惟方应伦分巡城门防范严密而无人潜入,嘉庆帝特授他江南道...[详细]

方宪修 [清][公元1819年-1872年]

  • 方宪修(1819~1872年),字滁山,清增生,思恩县(今环江)水源乡三才村盘江屯人,曾以军功保升直隶州指分贵州署古州同知。为县内著名诗豪。其诗文已大部分流失,流传于民间的还有《春日寄外》10首,《戒, 》等诗100余首(篇) ,其中被收入《思恩县志》和《宜北县志》的诗文有近百首(篇)。 咸...[详细]

方显 [清][公元1676年-1741年]

  • 方显(1676-1741年),字周谟,号敬斋,今岳阳县龙湾乡画眉村人。他自少读书,好兵法,有经世之志向,被选授湘乡教谕。雍正二年(1724年)任广西恭城知县,两年后破格升为贵州镇远知府。此时,正值云贵总督鄂尔泰在贵州推行“改土归流”遭到强烈 之际。方显认为,苗人也是人,若一味用兵围剿,未免伤天地...[详细]

范光文 [清][?-1672年]

  • 范光文(?—1672),字潞公,鄞县县城人。范钦曾孙。顺治六年(1649)与弟光遇同登进士,授礼部主事,迁吏部文选司,主陕西乡试。一身兼署四司事,案无留牍,兢慎自持。后以正直得罪上司,罢归。居家后,时与同里文士诗文唱和。祖传天一阁藏书甲于浙东,他得购阁中所未备诸书。值黄宗羲讲学甬上,破例引黄氏登...[详细]

方同煦 [清][公元1763年-1849年]

  • 方同煦(1763~1849),字用圆,号蔗墅、行五,今临湘市五里镇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嘉庆五年(1800)举人、六年进士。曾任湖南酃县、城步、浏阳、东安等县教谕,山东费县、陕西平利等县县令,四川全州、重庆、山东临淄知府。著有《余草诗稿》。 在外为官,勤政爱民,多修桥梁,减免税...[详细]

方天合 [清][公元1657年-1706年]

  • 方天合(1657~1706),今岳阳县新开镇人。许氏(1658~1736),方天合之妻,四川巡抚方显之母。 清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之乱初平,方天合夫妻大垦荒田,积数年之努力而致富。方天合49岁病卒,临终时遗言妻子许氏:“生平自当节啬,而义当施者弗惜也。”许氏秉遵夫志,富不忘俭,富不...[详细]

方唐镜 [清][公元1845年-1900年,清末“广东四大状师”]

  • 方唐镜,(1845年-1900年)清朝末年著名状师,广东新会外海潮莲(今属江门市蓬江区)人。方在广东民间传说中以刁钻精怪,与衙门勾结欺压百姓而闻名,人称"扭计师爷",常在陈梦吉故事中以反面形象出现,与陈梦吉、刘华东、何谈如并称为“广东四大状师”。 影视形象 香港TVB电视剧-《铁嘴银牙》...[详细]

方楘如 [清]

  • 方楘如(生卒年未详),字若文,一字文辀,号朴山,清淳安赋溪人。他曾受业于毛奇龄,笃信好学,博览群书,以文章名天下。康熙四十五年(1706)考中进士,选授顺天丰润(今属河北省)知县,历官3年,终以“烧锅失察”去官。自此以后,家居力学,清严律己,教书自给。曾在敷文、蕺山、紫阳书院讲学,其教必以正心术...[详细]

方莲浦 [清][公元1731年-1793年]

  • 方莲浦(1731~1793),名应元,字首善。今岳阳县新开镇人。清贡生。以资授江西建昌同知、摄新建县事,后知南安府事,知山东登州府、江西饶州府;乾隆二十七年(1762)迁刑部员外郎,其父方碧梧亦升为刑部郎中,父子连翩入值,君亲两近,一时传为美谈;三十六年,任职广东廉州,旋观察惠潮嘉兵备,未几转...[详细]

方克猷 [清][公元1870年-1907年]

  • 方克猷(1870—1907),字子壮,号凤池,清於潜(今属临安)方元人。生而奇慧,品性端凝,7岁束发受经,过目成诵。12岁应童子试,以第一名入泮。当时县宰出联:“方元鼓打到更楼太阳来哉”;克猷应声而对:“藻溪鱼跳过横塘化龙去矣”,均为於潜地名,对得工整绝妙。光绪十一年(1885)选拔贡,七试皆冠...[详细]

方絜 [清][公元1800年-1838年]

  • 方絜(1800—1838),字矩平,号治庵,黄岩县城(今黄岩区)人。工诗善画,尤擅刻竹,有“方竹”之称。为嘉兴张廷济刻《清仪阁图》及肖像,山水人物皆精绝,见者惊为绝技。 传世作品有《苏武牧羊》臂搁,画面不刻一羊,构图简洁含蓄,苏武姿态自若,气度浩然,颇能表现其坚贞不屈精神。上刻五言诗:“朔雪...[详细]

方桂 [清][公元1702年-1786年]

  • 方桂(1702-1786),字友兰,号云轩,又号文祖,今岳阳县龙湾乡画眉村人。雍正十年(1732年)乡试中举,随父方显平息贵州苗变,吏部核议,随带军功加二级。乾隆九年(1744年),步入仕途,历任广东会同(今海南琼东县)、英德、曲江、潮阳等县知县,后升云南昆阳州官,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临...[详细]

方功惠 [清][公元1829年-1897年]

  • 方功惠(1829~1897),字庆龄,号柳桥,今岳阳县新开镇人。清代监生,袭荫广东盐道知事。工楷书,善理财治政,为两广总督叶名琛赏识,任总督衙门巡捕司章奏。后换总督7人,无一不器重他。郭嵩焘任广东巡抚时,先后任命他为番禺、南海、顺德知县,广州粮道通判,潮州知府。统辖粤、闽、赣、湘四省盐课,无论理...[详细]

方大淳 [清][公元1806年-1835年]

  • 方大淳(1806~1835),又名大纯,字希程、稼轩,号淡人,今岳阳县新开镇人。19岁乡试中举,27岁登进士。授兵部主事,后任军机章京。好学能文,作诗崇《诗经》,并集各家精华。继承宋理学家朱熹“格致知行”学说,有志以理学治天下。任兵部主事时,绘制有中国地图,每省一大幅,详细注明地理要素。他在京城...[详细]

方大湜 [清][公元1821年-1886年]

  • 方大湜(1821-1886年),字守一,又字守初,号菊人,巴陵画眉湾(今岳阳县龙湾乡画眉村)人。生性沉默恬静,喜怒不形于色。与人交友,初似性格不合,久则知感情愈挚。咸丰五年(1855年),以诸生步入仕途,为巡抚胡林翼幕僚,保训导以知县用,因才干突出,被荐代理湖北广济知县。任内因功委实任知县。他“...[详细]

方薰 [清][公元1736年-1799年]

  • 方薰(1736—1799),字兰士,一字懒儒,号兰坻、兰如、兰生、长青、樗庵,别署语儿乡农,石门(今属桐乡)人。父方梅,善书画,性豪放好游,不事生产,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卒于嘉兴县梅里(今王店镇)僧舍,卜葬于桐乡郭公桥。方薰性笃孝,依父墓而居,事继母如所生。家贫,设学馆于桐乡程家、金家、濮...[详细]

范当世 [清][公元1854年-1904年]

  • 范当世(1854-1904) 清末文学家。江苏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人。初名铸,字无错,后字肯堂,清末文学家。岁贡生,曾为李鸿章幕僚。他曾向张裕钊学古文,又同吴汝伦、陈三立等相结交。其所作散文属桐城一派,亦能诗,与弟钟、铠齐名,时称“通州三范”。著有《范伯子诗文集》。...[详细]

于库里·恩铭 [清][?-1907年,满洲镶白旗]

  • 恩铭(?-1907) 清末大臣。于库里氏,字新甫。满洲镶白旗人。在同治年间中举人。后以举人身份捐资为知县。 1895年升任太原知府,后晋任山西接察使。同年补授归绥道。在义和团运动期间,袒护洋教,压制拳众,严禁人民的反洋教斗争。1902年调任直隶口北道,后改任浙江盐运使。翌年晋迁江苏按察使。1...[详细]

都思噶尔 [清][?-1653年]

  • 都思噶尔(~1653年) 男,蒙古族,阿巴嘎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别里古台22世孙。初号巴图尔济农,以避察哈尔依喀尔喀。天聪二年(1629年),献马于清以乞好。九年(1635年)表贡驼马貂皮。崇德二年(1637年),遣属阿玉什朝。顺治八年(1651年)归顺清廷,封札萨克多罗郡王,掌阿巴嘎左翼旗,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