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黄炳垕 [清][公元1815年-1893年]

  • 黄炳垕(1815—1893),字慰廷,号蔚亭,晚年号翁,余姚县城人。黄宗羲七世孙。长为诸生,后中举人。好天文历算,据黄宗羲《西历假如》,参以《历象考成》,晨夕推算。清同治初,左宗棠抚浙,饬沿海州县测绘经纬舆图,余姚知县陶云升命他测绘县境图,半年告成报省,人称精审。十年(1871)会试落第后闭门读...[详细]

黄本龄 [清]

  • 黄本龄(生卒年不详) 宁乡人,清道光五年(1825)举人。历知临桂、灵川等县。晋同知,升桂林知府。自律甚严,尝著《自镜录》以自励。署临川时,剔除陋规,减免重赋,百姓称颂。太平军起义后,受委办理粮台。不久病卒,赠道衔。 ...[详细]

黄百家 [清][公元1643年-1709年]

  • 黄百家(1643—1709),乳名祝国,原名百学,字主一,号不失,别号黄竹农家,余姚通德乡(今属梁辉镇)黄竹浦人。黄宗羲第三子。国子监生,幼承庭训,博览群籍,研习天文、历法、数学。清康熙十九年(1680),明史馆聘黄宗羲赴京与修,以年老辞,总裁遂延请百家及万斯同赴京入馆,以所学撰《天文志》、《历...[详细]

黄爱堂 [清][公元1843年-1909年]

  • 黄爱堂(1843-1909),今湘东区下埠镇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贡生。光绪年间,任江苏东台县知县四年,离任后民众为其立德政碑,续任职江苏泰州、通州,政声远播。光绪十八年(1892),任上海知县达七年,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尤其是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坚持主权,维护国格,保护民众,富于气节。离任...[详细]

叶赫那拉·怀塔布 [清][?-1900年,满洲正蓝旗]

  • 怀塔布(?-1900) 清末大臣。叶赫那拉氏。满洲正蓝旗人。由荫生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历任大仆寺卿、太常寺卿、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内务府大臣。1896年迁礼部尚书。与李鸿章结亲家。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诏命自下科开始,乡试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一律改试策论,废除八股。并将...[详细]

胡钁 [清][公元1840年-1910年]

  • 胡钁(1840—1910),一名孟安,字菊邻(菊—作匊),号老鞠、废鞠、不枯,又号晚翠亭长、竹外外史,晚年又号南湖寄渔,别署不波生,石门(今桐乡)洲泉屠家坝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善书画篆刻,工诗词。书法初学虞世南、柳公权,后致力于汉魏碑版,古拙遒劲,颇见功力。山水峰峦浑厚,笔墨苍茫;...[详细]

胡燏棻 [清][?-1906年]

  • 胡燏棻(?-约1906) 清末大臣。安徽泗州(今泗县)人,祖籍浙江萧山,字芸楣,亦作云眉。同治进士,选庶吉士。后捐纳为道员,补天津道。光绪十七年(1891)出任广西按察使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受命留驻天津办理东征粮台。旋奉命在天津马厂主持新式练兵,成十营,号“定武军”次年士疏条列办实业、练...[详细]

侯志过 [清][公元1816年-1875年]

  • 侯志过(1816~1875年)侗族。平等乡八榜寨人,侗族歌师,终身未娶。他无兄弟姐妹,自小跟随母亲走家串户帮工度日。生性聪明、善良,喜听老人讲故事、聊天和勒汉(青年)唱歌。平时亦常独自哼唱,其母观其所好,多加引导。侯九岁时,上山拾柴,一次不慎碰石伤趾,即伤心哭唱,回到家母亲问故,志过复唱道:“我...[详细]

侯谦芳 [清][?-1856年]

  • 侯谦芳(?-1856) 太平天国官员。清广西人。籍贯不详。自幼读书,有权谋,善理事。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市)后,任天朝总宣诏书,职同指挥,后封恩赏丞相。1854年(文宗咸丰四年)调任东殿吏部二尚书。为杨秀清所信任,恃权凌众,令人侧目,死于“杨韦内江”中。同年(公元1856年)去世的名人:...[详细]

洪一栋 [清][?-1719年]

  • 洪一栋(?-1719) 清朝官员。号石臣。应山人。父洪起元为清初名将。监生。善骑射,好谈兵事。17岁时从应山带自募自训的150人到浙江随父从军,自为一队,号线 手,每战必胜,敌望见者皆惊逃。康熙二十一年随父还家,亦乐善好施。父亡后,将田半数出卖。四十八年(1709)以例选,接替孙元衡出任福建台...[详细]

洪建华 [清][徽派竹刻艺术传承人]

  • 洪建华,安徽徽州人。16岁起捉刀从事竹刻,先后被授予“德艺双馨民间一级雕刻艺术家”“全国优秀青年工艺美术家”“收藏家最喜爰的竹刻工艺大师”等多项荣誉,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刻艺术传承人。 一本书的缘分 洪建华初中毕业后开始跟着舅舅学木工,可年少的他只对家具上的雕刻这些细致的手工活感兴...[详细]

洪大全 [清][公元1823年-1852年]

  • 洪大全(1823-1852) 清末湖南天地会首领。湖南兴宁(今资兴县,位郴州市东北)人。原名焦亮或称焦大。早年以屡试未人学。愤而为僧。不久还俗。再试亦未中。参加“天地会”创立招军堂。1851年(文宗咸丰元年)太平军起义后,赴广西,投效钦差大臣李星沅不成。在镇安(今德保县,位桂西靖西县东北)山...[详细]

何震川 [清][公元1826年-?]

  • 何震川(1826~?),百丈乡新寨村人,秀才出身,屡试不第,愤懑还乡。咸丰元年(1851年) ,太平军到百丈,天王闻其名,以礼相聘,何带兄弟全家22人参加太平军。当时,太平军初起,战事不利,震川全家大部牺牲,仅剩他和一弟一侄3人。 何震川初被封副典诏,为天王撰写诰谕,“天条三字经诸书及官职...[详细]

何裕城 [清][公元1726年-1790年]

  • 何裕城(1726—1790),字福天,山阴(今绍兴)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起历任山东督粮道、河南河北道、江南河库道,修理青龙冈,治理伊家河。完工后,赐孔雀翎,授河南巡抚,历官陕西、江西、安徽省巡抚。离江西任时,数万百姓拜道数十里不绝,至合肥病卒。著有《江南全河指要》1卷,《庭训录》2卷,...[详细]

何文庆 [清][公元1801年-1863年]

  • 何文庆(1801—1863),诸暨枫桥前畈村人。业从医道,擅治伤骨,尤精治疮疾。性侠义,嗜拳棍,出入江湖,广交远游,结盟浙东各地会党。 清咸丰八年(1858)前后,以前畈村何家祠堂族人为核心,串联村民暗组莲蓬党。凡入会者均发莲叶捧荷花符钮一枚,置挂衣襟以作会徽,初以铜制,后改锡铸,故莲蓬党又...[详细]

贺寿慈 [清][公元1810年-1891年]

  • 贺寿慈(1810~1891),字云甫,今临湘市坦渡乡人。清光绪初年任工部尚书。道光二十一年(1841)登进士。初授吏部主事,旋升员外郎,继任军机章京,并受命监督户部财政。当时有人检举通州粮库亏空舞弊一案,牵连很多人。他会同通州知州,一夜之间即查清,妥善处理,上下皆为之一震。他为官清廉正直,受皇...[详细]

何师俭 [清][公元1674年-1738年]

  • 何师俭(1674—1738),字桐叔,山阴(今绍兴)人。清康熙六年(1721),选授兵部员外郎,奉职勤恳,清弊卓著。后历任江南驿盐道副使,广东粮驿道委署盐法道事,西安盐驿道副使,擢按察使。办案认真,执法公正,多次平反冤错案和处理疑案。因风霜侵刺,郁怒伤目失明,乞休归里。...[详细]

赫明堂 [清][?-1872年]

  • 赫明堂(?-1872) 清末陕西回民起义军领袖。陕西回族伊斯兰教阿訇,1857年至1858年间(文宗咸丰七年至八年)曾和任武在云南参加回民起义,后回陕西渭南(位华县西)仓渡镇,秘密组织群众进行起义准备工作,1862年(穆宗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义,他是首领之一。1864年陕西回民军失败,退往陕...[详细]

孛儿只斤·和罗理 [清][?-1707年]

  • 和罗理(?~1707年) 和罗理,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又称额尔克巴图尔台吉),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之后裔,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顾实汗第三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号0乌巴什)之长子。出生年月不祥。1686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五年),和罗理率所部归附清王朝,清王朝赐所部游牧阿拉...[详细]

何禄 [清][?-1856年]

  • 何禄(?~1856年),又称何六,原名金殿,字贤相,潭村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跟随名师习武,长成后,身材魁梧,性情豪侠,武术精湛。其父在东莞石龙开米铺,何禄常年往来于佛山、广州、石龙一带,结识了不少江湖好汉。 何禄正义感强烈,痛恨清朝的黑暗统治,在19世纪40年代后期加入反清秘密会社,成为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