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黄元果 [清][公元1848年-1904年]

  • 黄元果(1848~1904年),平乐县张家镇古。龙村猪婆寨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少年时跟师学武术。 清同治五年(1866年)从军,随军驻防于镇南关(今友谊关),多次与侵越法军作战,英勇杀敌,屡建战功,晋任贵州清江协台、南宁左江镇、柳庆镇总兵、右江总镇台 (为绿营兵正二品武官)等。 黄元果解...[详细]

黄以周 [清][公元1828年-1899年,经学大师]

  • 黄以周(1828——1899),本名元同,后改以周,以元同为字,号儆季。浙江定海人。黄式三(薇香)四子。同治九年(1870)中举,历任遂昌、海盐县训导,处州府学教授,特荐加为内阁中书。应江苏督学黄体芳的聘请,在江阴南菁书院任主讲长达十五年,教以博文约礼、实事求是,治学道高而不拘于汉宋门户之见,江...[详细]

黄以恭 [清][公元1828年-1882年]

  • 黄以恭(1828—1882),字质庭,定海厅(今舟山)紫微乡(今属定海区)人。黄式三侄。幼随叔读书,清光绪元年(1875)举人。以研究《尚书》、《毛诗》为主,著有《尚书启蒙疏》28卷、《读诗管见》12卷。晚年与黄以周等主编《定海厅志》30卷。...[详细]

黄益芸 [清][公元1814年-1854年]

  • 黄益芸(1814—1854) ,原名益云,因避南王冯云山讳而改名,宣一里古莲村(今金田莲洞) 人。善用草药治病,尤擅长骨科外伤。他曾经当众把鸭脚砍下来,换用鸡脚驳接,敷上他泡制的草药,不久鸭子便能照样行走。因此人称“鸡脚七”。参加金田起义之后为军医,屡立军功。1852年(咸丰二年) 3月封前一军...[详细]

黄彦坊 [清]

  • 黄彦坊(生卒年不详),字言可,号鹤潭。城厢乡夏黄村人。壮族。嘉庆十八年(1813年)以拔贡出任雒容县(今广西鹿寨县境)教谕。还乡后较留意地方掌故,接触平民百姓,观察社会生活。他的诗文,以叙事记俗为主。一方面针砭时弊,对时事提出了较切合实际的见解;另一方面,热情地歌咏了人民的劳动和生活,给后人对当...[详细]

黄秀 [清][公元1657年-1747年]

  • 黄秀(1657-1747),字实庵,号道山,清代巴陵县南乡下荷塘(今岳阳县黄秀乡黄秀村)人。《巴陵县志》记载:“……年十三,补弟子员,滇寇(指吴三桂起兵反清)踞岳州,秀避地山中,后人因名其山曰道山。”前来向黄秀求学的人都称他为“道山先生”。他自幼聪颖好学,博通经史,多有建树。 康熙六十年(1...[详细]

黄现炯 [清][公元1799年-1864年]

  • (1799~1864)黄现炯,县城南隆街人。壮剧艺人,南路壮剧创始人之一,有“戏状元”雅号。青年时到广东当兵,退伍后在广东学戏3年,光绪二十五年(1846) 辞班返乡途经南宁,因身上盘缠已尽,投班演出,有吞烟喷雾化妆绝技而出名。回到家乡,妻子已回马隘娘家度日,故随妻定居马隘,经组织当地艺人模...[详细]

黄显瓒 [清][公元1852年-1885年]

  • 黄显瓒(1852~1885) 字石仙,宁乡县人,清咸丰二年(1852)生。17岁补县学生员,同治十年(1871)中举人,光绪三年 (1877)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光绪八年,丁父忧在家设馆授徒,著《翼朱三种》、《群经剁记》,以经释经,旁通曲证,阐幽显微,颇多人所未言。光绪十三年,抱病...[详细]

黄文英 [清][公元1838年-1864年]

  • 黄文英(1838—1864),文地镇汉平村人。为人刚毅文静,幼丧父母。由堂兄文金抚养长大。13岁跟堂兄文金、文玉等亲属赴金田村参加起义誓师大会。后随文金所部太平军行军作战,挥戈桂北,进军湘鄂,扫荡长江,定都南京。在倥偬的戎马生涯中成长。其主要差事是筹措军饷,经管粮草并兼理文金家务。长期往复奔驰于...[详细]

黄文高 [清][公元1860年-1908年]

  • 黄文高(1860~1908) 字星耀,浏阳人,清咸丰十年(1860)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参加萍浏醴起义,失败后参加江南营伍,升至江浙提标副营营官。翌年经焦达峰介绍加入同盟会。三十四年,联络江浙盐帮首领夏重民、余孟亭等准备发难,袭取南京,以策应焦达峰等在两湖起义。事泄,松江、嘉兴、太湖等...[详细]

黄威 [清]

  • 黄威 清代福建小刀会(又称 会)首领。福建同安(《位厦门市北(人又名黄位。1853年(文宗咸丰三年)5 月,在福建海澄县(位厦门市西南现属镇起义,攻克漳州(今漳州市)、厦门(今厦门市),以天德为年号,发布文告,并自称“汉大明统兵大元帅”,后遭清军围攻,撤退至海上坚持战斗。曾设法与太平天国联系...[详细]

黄体正 [清][公元1766年-1845年]

  • 黄体正(1766—1845),字直,号云湄,金田古程村(今莫龙村)人。父黄展,为府学优贡生,居贫积学,教授生徒。体正自幼随父学习,嘉庆三年(1798年)考取解元。后五次应考进士均未中,由大挑二等补迁江县训导,后调为西隆州学正,再任桂林府训导。任职桂林期间,广西巡抚祁竹轩命他拟订“科场条例”,执行...[详细]

黄廷瓒 [清]

  • 黄廷瓒(生卒年不详) 字麓溪,长沙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署娄县知县,补知长洲。二十八年秋,建议分县留养江北灾民,每县约二三千金,10万灾民得有生计。翌年,水灾益重,乃专任赈事。除官发赈金外,并敦劝富民捐助,分都图立局,计口授钱,亲督其事。并以津贴归公,政绩卓异。时曾国藩出办团防...[详细]

黄体芳 [清][公元1832年-1899年]

  • 黄体芳(1832—1899),字漱兰,自署东瓯憨山老人,瑞安人。清同治二年(1863)中二甲进士,初授翰林。四年散馆授编修,六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七年擢侍讲,八年视学福建,十二年为山东学政,十三年转翰林院侍读,九月转右春坊右庶子。光绪二年(1876),学政任满还朝。三年六月,上《裁定外省陋规疏》...[详细]

黄天贵 [清][?-1663年]

  • 黄天贵(? —1663),瑶族,势江源伸家洞丛木寨(今属三江乡三寨村)人。祖籍湖南千家洞,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受皇朝驱逐迁居丛木寨,祖祖辈辈过着苦难生活,黄天贵组织当地瑶胞聚集于丛木寨、茅塘、石口等地,练习武艺,准备起义。康熙二年(1663年),恭城知县张泰阶得知,禀请广西总督屈尽美“征剿...[详细]

黄腾鸿 [清][公元1818年-1841年]

  • 黄腾鸿(1818~1841),清平江县人。富膂力,能挽强弓,射必中的。家贫,偕弟飞鸿远走浙江定海,投郑国鸿军。道光二十一年(1831),随郑率200人守晓峰岭。英军数千人来袭,郑军不敌,他奉命缒岭出海,前往镇海求援,期以3日。及期,而镇海守将拥兵不发,无所获,仍返晓峰岭,决心与阵地共存亡,愿与主...[详细]

黄守忠 [清]

  • 黄守忠,字荩臣,兄弟中排行第二,故小名黄二,本县北江人,在清代的抗法战争中以英勇闻名。 清咸丰初年,地方多乱,乡村常遭匪寇抢掠。年轻的守忠邀约村民自卫,把骁勇的壮丁编成村自卫队保卫村庄。有一夜,土匪来围攻他们村,守忠把自卫队分作两队,留一队守寨,自己领一队出寨袭击匪寇。匪徒手执香火为号。守忠...[详细]

黄式三 [清][公元1789年-1862年]

  • 黄式三(1789—1862),字薇香,号儆居,定海厅(今舟山)紫微乡(今属定海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岁贡生,十四年赴乡试,因母病逝归,遂不再应试,终身治学。学不拘门户之见,博览经史诸子,斟酌古今。30岁后研读《论语》,40岁起考究历代典章制度,50岁后专治《尚书》,暮年好言礼,认为“礼...[详细]

黄绍箕 [清][公元1854年-1908年]

  • 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父亡后更字鲜庵,自署斋居士,别署斤竹山民,瑞安人。清光绪三年(1877),肄业国子监南学。六年中进士,人翰林。九年散馆授编修,十年兼会典馆编修,十一年任武英殿暨国史馆纂修。十二年,奉派教习庶吉士。十三年,赏加侍讲衔。校读孙诒让《墨子间诂》,举正十余处,为写跋...[详细]

黄尚清 [清][公元1947年-1914年]

  • 黄尚清,号友廉,甘田镇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出生,少年在家进私塾读书。青年后参加清军,跟随云贵总督岑毓英征战。他武艺高强,作战英勇。在云南一带打击英国、法国侵略者(历史上著名的“马嘉里”事件等)和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等,屡立战功,曾被主帅和朝廷提拔为云南游击、花翎参将等职(前者为从三品,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