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金礼嬴 [清][公元1772年-1807年]

  • 金礼嬴(1772—1807),女,字云门,号五云,自号照明阁女史,山阴(今绍兴)人。自幼知书识字,尤嗜绘画,寝食相依。为秀水(今嘉兴)文学家王昙继室后,夫妇志趣相投,相敬如宾,常以诗文相商,遍游奇山异水。其画多以游历所见入胜。对人物、仕女、山水、花卉,均能匠心独运,妙夺古人。虔信佛教,尤精画佛、...[详细]

经元善 [清][公元1840年-1903年]

  • 经元善(1840—1903),字莲山(莲珊),晚年号剡溪聋叟,上虞五驿乡(今驿亭镇)驿亭人。父经纬是上海富商,因接济军饷功,清廷授主事加员外郎衔。清光绪四年(1878),元善首创协赈公所,组织、领导江浙沪绅商赈灾,持续十余年,募款数百万,受清廷嘉奖十余次。六年,受李鸿章委任,入上海机器织布局任驻...[详细]

景廷宾 [清][?-1902年]

  • 景廷宾(?-1902) 清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号尚卿。直隶广宗县(河北钜鹿)人。曾考中武举。1901年,参加反对官府勾结洋人欺压盘剥农民的斗争,被推成首领。次年与赵三多率领的义和团余部会合起义,树起“扫清灭洋”大旗,自任龙团大元帅,刘永清为副帅,赵三多为主将,痛歼鲍超的武卫左军左营。挺进威县,...[详细]

金鏊 [清][公元1814年-?]

  • 金鏊(1814~?) 清代学者。字伟军,清江宁(今南京)人。与甘煦等并称惜阴书院才子,喜金石、通文史。道光二十年(1840)陆续撰成《金陵待征录》10卷,多记金陵胜迹、人文等。道光二十四年,金鏊所著《金陵待征录》刊行。另有诗文《鹭藤花馆诗钞》、《相琴生文集》20卷。又辑纂《祈泽寺志》4卷、《湖熟...[详细]

寄尘 [清][?-1800年]

  • 寄尘(?~ 1800)俗姓彭,字衡麓,又字广麓、湘滨,别号八九山人,长沙人,诗僧,书画家。性倜傥,不拘佛家戒律,服饰豪奢。袁枚称他“不参无上乘,祗吃自然斋。”长于书法,楷书遒劲,清嘉庆四年(1799)住福建乌石山,曾写“寿山佛海”四字刻石。画擅兰竹及杂卉,败荷残菊,纵笔辄佳。曾画《载将书画到江南...[详细]

江永 [清][公元1681年-1762年,清朝音韵学家]

  • 江永(1681-1762) 清朝音韵学家。字慎修,安徽婺源江湾人。年二十一,为县学生。三十四,补廩膳生。六十二岁成岁贡生。好学深思,博通古今,专心《十三经注流》,长于步算、钟律、声韵,尤深于《三礼》及天文、地理之学。尝偕友人入都,时开三礼馆,总裁方苞以经术自命,举冠礼婚礼数条为难。江永从容详...[详细]

姜映芳 [清][公元1833年-1862年]

  • 姜映芳(1833-1862) 清末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天柱(今贵州省天柱县,位玉屏县东南)人。 1855(文宗咸丰五年)组织“天地会”,提出“打富济贫”的口号,领导侗族农民举行起义。1862年(穆宗同治元年)与张秀眉领导的苗族农民起义军会合。攻占邛水(今三穗县,位镇远县东南)和天柱县城。后...[详细]

蒋兴俦 [清][公元1639年-1695年]

  • 蒋兴俦(1639—1695),字心越,初名兆隐,别号东皋、鹫峰野樵、越道人、心越子、越杜多等,浦江人。8岁在苏州报恩寺剃度出家。13岁起即漫游江浙间,寻师访道,参究禅法,后归隐杭州永福寺。清康熙十五年(1676)八月,应避乱于日本的高僧澄一之邀,乘商船东渡,于十二月抵九州,次年正月到长崎,谒澄一...[详细]

蒋文庆 [清][?-1853年]

  • 蒋文庆(?-1853) 清朝大臣。汉军正白旗人,字蔚亭。嘉庆进士。授吏部主事,迁员外郎。历官云南曲靖知府、云南府知府。道光十二年(1832)为甘肃宁夏道。在任十年,兴修水利,颇有治绩,累迁至安徽巡抚。咸丰二年(1852)洪秀全率太平军进军湖北,奉命总理安徽防务。饬属开办团练,连环保甲。次年太...[详细]

姜守旦 [清][?-1907年,近代洪福会首领]

  • 姜守旦(?-1907) 近代洪福会首领。江西永丰人。原名万鹏飞,又名欧阳笃初。幼年丧父,沦落街头。15岁到安源煤矿作工,加入哥老会。1900年参加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自立山头,成为哥老会支派洪福会首领。1906年12月与龚春台等人发动萍、浏、醴起义,自号“新中华大帝国南部起义恢复军...[详细]

江声 [清][公元1721年-1799年]

  • 江声(1721-1799) 清朝学者。本字涛、改字叔瀛,号艮庭、鳄涛。清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休宁。侨寓江苏元和(今吴县)。一生未仕。中年师事“吴派”著名学者惠栋,于经学、文字学,均有建树。治学宗汉儒成法,长于旁搜博引。深研古训、精治《说文》,以为经、子古书之准绳。又受惠栋、阎若璩影...[详细]

蒋启敭 [清][公元1795年-1856年]

  • 蒋启敭(1795~1856) ,字明叔,号玉峰,万乡龙水村(今属龙水乡) 人。清嘉庆丙子年(1816)中举,道光二年(1822)中进士。历任江西德兴、会昌知县、永丰知州、南昌同知、江西盐法道。在任知县、知州、道员期间有政绩,后擢升河南彰(德)、卫(辉)、怀(庆)兵备道。 辖区正临黄河北岸。...[详细]

蒋楷 [清]

  • 蒋楷 清末官吏,籍贯、字号均不详。1899年(德宗光绪二十五年)任山东平原县知县。时“义和团”兴起,他勾结恶霸教民李金榜拘捕团众。10月初,朱红灯率众赴平原(位德州市东南)营救,他前往镇压,惨遭失败。后-释放被捕的团民,又向省府告急,并配合袁世凯所部援军进攻“义和团”。在罗森殿又被击败,后被...[详细]

蒋光煦 [清][公元1813年-1860年]

  • 蒋光煦(1813—1860),字日甫、爱荀,号雅山、生沐、放庵居士,海宁硖石人。10岁而孤,母马氏亲自课读。及长,豪饮好客,兴趣广泛,音律、博弈、杂艺无不爱好。后专意收藏古籍名刻及金石书画,每遇善本,不惜千金购买。筑别下斋以藏,积古籍10万余卷,其中名刻善本居半,为海内知名藏书楼。并延揽学者张廷...[详细]

蒋光焴 [清][公元1825年-1892年]

  • 蒋光焴(1825—1892),字绳武,号寅昉,亦号吟舫、敬斋,海宁硖石人。其祖开始藏书,至光焴收罗尤勤,历经三代,共得各种图籍数十万卷,藏于衍芬草堂,与别下斋齐名。清咸丰七年(1857),太平天国兵临江南,光焴把所有藏书60多箱橱,迁移到海盐澉浦西涧草堂。不久,又携书辗转溯长江而上,直至武昌,千...[详细]

蒋凤池 [清][公元1852年-1908年]

  • 蒋凤池(1852-1908年),字光升,湘阴县樟树港白竹塘(今樟树乡金台村)人。出身寒微,因生活所迫,刚成年即加入左宗棠“楚军”,随左转战西北,后参与收复新疆之战,留驻新疆,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西北边陲。 光绪七年(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签订,伊犁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俄商在新疆...[详细]

蒋春霖 [清][公元1818年-1868年]

  • 蒋春霖(1818-1868) 清末诗人。江苏江阴(今江阴市)人。字鹿潭。幼随父蒋尊典在荆门(今湖北省荆门市)知州读书。父死后,家业中落,奉归京师,屡试不中。1852年(文宗咸丰二年)署富安场大。七年母死去官。移家东台(今属扬州市)。1860年(文宗咸丰十年)先后入乔松年、金安清幕,后又作过六...[详细]

姜炳璋 [清][公元1736年-1813年]

  • 姜炳璋(1736—1813),字石贞,号白岩,象山丹城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与钱大昕、纪昀等,时称“八彦”。后任四川石泉知县,其民世代业山,荞麦充粮,因教民种水稻,栽桑桐,建书院。继任江浦知县,率民筑堰,辟田数千亩,民称“姜公堰”。归里后讲学金华、鄞县等地。精于经学,兼长义理考据。二...[详细]

江标 [清][公元1860年-1899年]

  • 江标(1860-1899) 清末维新派。字建霞,号师邧,又自署誃笘。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光绪进士。 1890年由庶吉士改授翰林院编修。青年时期即关心时事。1894年,任湖南学政。当时湖南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强大,极力诋毁西学。他毅然以“变风气,开辟新治为已任”,坚决整顿校经书院;以舆地、掌故、...[详细]

江玑 [清][公元1705年-1761年]

  • 江玑(1705—1761年),号平园。古城乡长径村人。清雍正元年癸卯(1723年)科秀才,雍正十年壬子(1732年)科举人,乾隆十年乙丑(1745年)科进士。历任河池州学正,广东高明、昌化等县知县,德庆州知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