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毛宗岗 [清][公元1632年-1709年]

  • 毛宗岗(1632~1709以后),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是个贫寒卑微的读书人。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版《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茂苑 (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曾仿效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作法,得《三国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详细]

毛先舒 [清][公元1620年-1688年]

  • 毛先舒(1620—1688),原名骙,字驰黄,后改名先舒,字稚黄,清仁和(今杭州)人。自幼聪慧过人,6岁能辨四声,8岁能咏诗,10岁能作文,18岁就著刊《白榆堂诗》。他的才华深得名士陈子龙的赏识,就师事陈,后又随学者刘宗周讲学。明亡后,不求仕进。他的诗歌,首调浏亮,音律规整,有建安七子余风,以古...[详细]

毛全升 [清][?-1867年]

  • 毛全升(?~1867),平江县人。入平江营十余年,骁勇善战,累保尽先副将,记名总兵,赏孔雀翎,赐号毅勇巴图鲁。同治六年(1867),在江西军营病世。 同年(公元1867年)去世的名人: 周保和 (?~1867)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 方宗钧 (1802~1867) 湖南省...[详细]

毛晋 [清][公元1599年-1659年,明末藏书家、出版家、文学家]

  • 毛晋(1599-1659) 明末藏书家、出版家、文学家。初名凤苞,字子晋,一字子久,号潜在。江苏常熟人。诸生。天启、崇祯间屡试不就,家居读书、藏书。父清,孝悌力田,精于农事,家资颇丰。他无意仕途,立志于藏书,搜集善本秘籍遗书,不惜高价买书,别人出一千,他出一千二,于是湖州书舶云集于七星桥毛家...[详细]

毛国翰 [清][公元1772年-1846年]

  • 毛国翰(1772~1846)字大宗,号青垣,长沙县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生。幼以颖悟强记受知于县令陈光照,得补为县秀才。然乡试屡黜,困于场屋数十年,一生郁郁不得志。与鄞县沈粟为文字交,沈为酃县县令,邀他教授其子10余年。后回长沙,与邓显鹤编校《沅湘耆旧集》。年近70岁,应聘人湖广总督裕泰...[详细]

毛大经 [清][公元1734年-1767年]

  • 毛大经(1734—1767),西安(今衢县)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武进士。以侍卫授云南游击。三十一年八月,率军抗击缅甸军入侵,调守虎踞关(今云南省陇川县西边界外);十一月赴援铁壁关(腾越八关之一,今云南省陇川县西)。次年进军孟卯江,驰入缅军阵营奋战,手歼敌酋,斩杀千余人。率军乘胜追击,敌...[详细]

马建三 [清]

  • 马建三(?—?)永康州城内(今中东镇)人,壮族。清乾隆年间,应广西壬子科乡试,中式第十六名举人。清嘉庆六年(1801年),中辛酉科进士,钦点国子监学正。历任镇安、泗城、桂林、南宁等府教授,后升任翰林院典簿.在京供职。 ...[详细]

马化龙 [清][?-1871年,清末甘肃回民起义军领袖]

  • 马化龙(?-1871) 清末甘肃回民起义军领袖。一名朝清,甘肃金积堡(宁夏吴忠西南)人。回族。1862年聚众反清。1869年与陕西回民军联合。清军左宗棠、刘松山对金积堡形成包围之势,他与白彦虎等部在金积堡周围设五百七十多个堡寨,不时奇袭清军。后因义军人单粮少,难以持久,他愿以百余口家眷为牺牲...[详细]

马海晏 [清][公元1837年-1900年]

  • 马海晏(公元1837-1900年),回族,属中国伊斯兰教虎非耶花寺门宦,曾受教于马占鳌阿訇,有军事才能,为马占鳌所器重,常倚以陷阵。 马海晏,1837年出生在临夏县漠泥沟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字德庵,又字清庵,回族。幼时学习打猎,青年时以"驮脚"为生,往来于河州、兰州、拉卜楞等地之间,主要从事...[详细]

马福禄 [清][公元1853年-1900年,西北三马]

  • 马福禄(1853年——1900年8月13日)幼年入私塾就读,读书过目成诵。后弃文习武,投师于靖远大芦唐门下,专习弓箭刀石之术。清末安宁营管带、简练军记名总兵,与马福祥,马福寿并称为西北三马。 少时受伊斯兰教传统教育,并习兵练武,光绪二年(1876年)中武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赴京会试中...[详细]

马伏海 [清][公元1715年-1812年]

  • 马伏海,字呈瑞,经名哎布里则吉,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是胡门门宦的创始人。原为东乡县达阪乡红泥滩村人,后举家迁居广河县。自幼在本村清真寺习读阿文,好学勤思,聪慧过人。及长,常负笈求师于四方。乾隆十一年(1746年),赴西安求学于崇文巷化觉清真寺,攻读三年,领悟弥深。后自称于乾隆十四年...[详细]

马昌基 [清][公元1804年-1858年]

  • 马昌基(1804—1858年) 号荣业。安定司地板谭村人。家小康,有兄弟5人,马昌基排行第三,自幼习武,拳术出众,被誉为安定司“拳王”。 咸丰年间,司官横征暴敛,司民苦楚难当。土目四出行凶作恶奸,淫民妇,马妻亦受害其中,马昌基面对昏庸世道常鸣不平,适逢张孝、王绣球、卢兴反官,马即加入其伍,成...[详细]

吕载扬 [清][公元1752年-1825年]

  • 吕载扬(1752—1825),字周膺,号景真,又号继相,缙云壶镇人。经商盈富。清嘉庆十六年(1811)大旱,出千金赈济饥民。二十二年,承母遗命,带领弟载修、载驯、载希及子侄参与建壶镇永济桥,历一年二个月,费银3万多两,桥建成,计13孔,长178米,宽4.1米,高7.8米。后更名贤母桥。朝廷授予儒...[详细]

陆钟琦 [清][公元1848年-1911年]

  • 陆钟琦(1848-1911),字申甫,顺天宛平人,本籍浙江萧山。光绪十五年进士,做过溥仪父亲载沣的老师。由江苏布政使任上调任山西巡抚。为人亦极孝。曾有割股疗亲之举。据说其在东京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回国劝其父反正。事尚未成而晋军变。面对蜂拥而入的起义士兵,陆钟琦愤然责问道:“我刚来一月,有何坏处,...[详细]

卢址 [清]

  • 卢址(生卒年未详),字青崖,一字丹陛,鄞县县城人。诸生,博览嗜古,尤喜聚书,遇有善本,不惜重价购藏。闻亲朋有异本,必宛转借抄,晨夕校雠。积30余年聚至数万卷,遂仿“天一阁”式样在石板巷建藏书楼,取韩愈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救终始”意,名“抱经楼”,与杭州卢文招“抱经堂”为浙江东、西两...[详细]

陆禹勋 [清]

  • 陆禹勋,字谦斋。乔建镇慕恭村人。自幼聪慧,有神童之称。清嘉庆辛酉(1801年)成进士,任官刑部山西司主事。”陆禹勋任职时,狱中有一疑案难于判决,堂官争论不休,禹勋闻之大笑。众惑不解,质问缘由。禹勋根据刑律,讲明裁决依据,众官甚为信服,后将该案交其主办。禹勋主事多年,所办案例,皆准确无误,众誉为奇...[详细]

陆元鼎 [清][公元1839年-1910年]

  • 陆元鼎(1839—1910),字春江,号少徐,清仁和(今杭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被朝廷以知县任用,历任江宁知县、泰州知州、江苏粮储道、江苏布政使、湖南巡抚、江苏巡抚、漕运总督等。他在任泰州知州时,组织疏浚城河,整修里下河水道,续修范公堤,建斜丰港,使泰州、东台两境一时无水患。任江苏...[详细]

鲁一同 [清][公元1805年-1863年,清著名诗人]

  • 鲁一同(1805-1863年)清著名诗人、古文学家、学者。字兰岑,一字通甫。世居安东(今涟水县),晚岁居清江浦。尝论“天下之患盖在治事之官少,治官之官多”。其文长于史例旁及百家之言,禽鱼草木之变,具风从云涌之势,得刚阳雄健之美,名震当时。其诗气象宏阔,苍凉盘郁,有“嗣响杜陵”之誉。林则徐总督弧光...[详细]

陆以湉 [清]

  • 陆以湉(生卒年未详),字敬安,号定圃,吴兴(今湖州)人,一说桐乡人。幼年攻读四书五经,多闻博识。青年即教授生徒。清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知县后改授教职,任浙江台州教授、杭州教授。以母老请归后,曾主持分水(今桐庐)近圣书院以及杭州紫阳书院讲席。其弟及子因病误治亡后,专心钻研医道,医术精湛。...[详细]

陆心源 [清][公元1834年-1894年]

  • 陆心源(1834—1894),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月河街(今湖州市月河街)人。天资聪颖,读书一目数行,过目不忘。精通九经,尤精于郑、许之学。先后拜名儒万青藜、吴式芳、张锡庚为师。常与同乡姚宗堪、戴望、施补华、俞劲叔、王竹侣、凌霞研习学问,有“苕上七才子”之称。清咸丰九年(185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