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蒙廷章 [清][公元1814年-1874年]

  • 蒙廷章(1814—1874),壮族,崇化里蒙岭(今罗锦乡林村蒙岭)人。他家境微寒,无力供他上学,可他天资聪敏,看牛时常在学馆外偷听偷学,不几年也能识文断字。16岁那年拜金鸡村韦姓师傅学唱调子,从此开始了彩调生涯。他记忆超群,一学便通,不久便成了最出色的彩调演员。当时,彩调在锦桥里(今属罗锦乡)...[详细]

蒙泉镜 [清][公元1833年-1897年]

  • 蒙泉镜(1833—1897),字芙初。壮族。府城乡寺圩村人。清咸丰五年(1855年)考取秀才。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30多年中,共赴乡试14次,终不中举。其间,于同治七年(1868年)以拔贡身份入京赴朝应考,落选而归。同治十三年先后主讲阳明书院及今马山县三潮、那林、...[详细]

蒙李旺 [清][公元1825年-1864年]

  • 蒙李旺(1825—1864)原名蒙特候,又名蒙卜罗。安定司上段城头弄雷峒(今大兴骨龙村)人。祖父蒙特都,父亲蒙特反,均系老实本份的瑶人,世以耕山狩牧为生。李旺少时思想灵巧,劳作麻利,颇受家庭宠容。20刚出头的蒙李旺,面对瑶民山丁遭受种种病痛、灾祸和土官苛政压迫,深表同情和不满,声言要为山民“解痛...[详细]

蒙大 [清]

  • 蒙大, 原名蒙恩士,生卒年月无考,壮族,隘口蒙家屯人。蒙大兄弟4人,排行老大,身材魁梧, 腰圆膀粗,力大过人,能挥舞百十斤重的大刀,常举200斤重的石柱练功,故人们叫他蒙大。 蒙大出身子贫苦农民家庭,平时好打不平,痛恨-土霸。因此,在乡村中很有威望。 金田起义后,凭祥四乡群众纷纷起来-,...[详细]

孟称舜 [清][公元1600年-1655年]

  • 孟称舜(约1600—1655),字子塞、子若、子适,号卧云子、花屿仙史,山阴(今绍兴)人,一说乌程(今湖州)人。自幼受家学影响,好读《离骚》,工诗文词曲。明崇祯二年(1629),与其兄称尧加入张溥等组织的“复社”。仕途坎坷,屡举不第。清顺治六年(1649)被举为贡生,任松阳训导。文学活动主要在明...[详细]

覃梦榕 [清]

  • 覃梦榕字榕士。高田乡朗梓村人。幼小勤奋攻读,才思敏捷,考试常名列前茅。由廪生登举人,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中进士,派往贵州省,历任普安、定安等县知县,贵州乡试同考官。因居官廉洁,治理有方,有较高的声誉。在任知县期间,亲自主持书院月课考试,以甲乙丙等评定优劣,使县书院的学习风气得到振兴。后因...[详细]

梅朗中 [清]

  • 梅朗中,字朗三。宣州(今安徽宣城)人。 梅鼎祚之孙,梅文鼎堂兄,早年好读先人藏书,酣情嗜古。为诸生。善书画、兼善诗文,书法效张王,画风宗法元宋,是“宣城派”之驱,世称三绝。著有《书带园集》十六卷,又编《赋纪》五十卷。...[详细]

梅调鼎 [清][公元1839年-1906年]

  • 梅调鼎(1839—1906),字友竹,号赧翁,慈溪县城(今江北区慈城镇)人。幼好书法,早年临习钟繇、王羲之,兼涉晋唐诸家。应省试时,因恶馆阁体,执意不附俗,被取消考试资格。既绝仕进,一意砺字,大雪日常双手插雪堆,待冻僵后起而奋笔疾书,直至发汗,如此书艺大进。中年起掺入欧阳询、李北海笔法,变圆为方...[详细]

马占鳌 [清][公元1830年-1886年]

  • 马占鳌(1830—1886年),字魁峰,回族,经名阿不都拉·阿则兹,甘肃河州(今临夏)莫泥沟人。是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反清起义领袖之一,又是集功过于一身的特殊人物。 马占鳌自幼跟着父亲学习《古兰经》,聪敏过人,20岁时徒步2000里到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深造。当时正是太平天国运动、捻军兴起和发展...[详细]

马云青 [清]

  • 马云青,字鹏初,前村(今西河乡古排前村)人,清荫生。其生父系抗法名将马盛治。云青事父丧服期满后,入京都,为分度支部槽仓司行走袭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从军志切,后帮带广西荣军副右营,赴庆远镇压农民起义。不久奉统领陆荣廷派赴柳州领运粮饷和军械。每月两次从群盗密集的地方经过,均没有疏失。后督带右江第九至...[详细]

马曰琯 [清][公元1687年-1755年,清代著名盐商、藏书家]

  • 马曰琯(1687-1755)字秋玉,号嶰谷,祁门县城人。清代著名盐商、藏书家,为清代前期扬州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马曰琯从小侨居扬州,以经营盐业为主。马曰琯曾经以附贡生的资历援例候选主事,授道台衔。1736年曾被推举参加博学鸿词特别考试,坚辞不赴。马曰琯家庭豪富,但为人慷慨,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曾捐...[详细]

马祥麟 [清][明末武将]

  • 马祥麟,骠骑将军(崇祯敕封),都指挥使,石柱宣慰使,字瑞征,明末女将军秦良玉和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之子,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勇力绝伦,英武潇洒,能文善书,穿银铠,骑白马,常单骑冲阵,取敌将首级。军中呼为“赵子龙”、“小马超”。眼睛受伤后,又多了一个外号“独目马”或“独眼马”。 史实资料 泰...[详细]

马文禄 [清][?-1873年]

  • 马文禄(?-1873) 清末甘肃回民起义军领袖。本名马四,又名忠良。回族。甘肃河州(今临夏)人。初为清甘州 (今张掖)提督索文部下小军官。1865年春,陕甘各地的回民起义此伏彼起,他在肃州(今洒泉)领导回民起义,并把渭南、金积堡、河州、西宁等地被清军击散退却下来的陕甘回民起义军余部集中在肃州...[详细]

马维骐 [清][?-1910年]

  • 马维骐(?-1910) 清末将领,云南阿迷(今云南省开远市)人,字介堂,行伍出身,早年从云贵总督岑毓英镇压云南回民起义。1884年(德宗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时,率军出关,攻宣化,败法军,后法军围刘永福,他奋勇驰援,鏖战两昼夜,敌退。又分兵临洮助战(今甘肃临洮县,兰州市东南)获胜。后任四川提督。...[详细]

马廷承 [清]

  • 马廷承,字重光,号锡亭。古潭马村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为进士。乾隆五十九年任山东省费县知县,有政绩。 马延承善于诗文,著诗凡数百首。其子大器,汇集出版,书名为《见一斋集》。...[详细]

马盛治 [清][公元1844年-1902年]

  • 马盛治(1844——1902),字仲平,西河乡古排前村人。少年丧父,清同治四年(1865年),赴平乐投军,替平乐府武官黄政球(永安州古排村人)养马。旋因不平事打伤平乐知府的儿子,-逃去江西,投靠湘军。统领席宝田对他十分器重。六年至八年,马盛治随苏元春赴黔镇压苗民起义,升把总、管带,赏戴蓝翎。同治...[详细]

马荣 [清][公元1888年-1911年]

  • 马荣(1888-1911),亦名融、世忠,字希松,鄂城人。年方19投工程八营,1911年参加共进会。 辛亥武昌起义一声 响,马即向天-数 ,以示响应。接着,手刃旗兵18人,迅速占领军械库。是夜,率第二路军参与攻克总督衙署,并协同胡廷佐部夺下藩署。次日,搜出黎元洪,并胁迫他与革命党人合作。...[详细]

马全 [清][公元1732年-1770年]

  • 阳曲马全是继贾廷诏之后十多年间又一位武状元。乾隆《太原府志》载:“马全,初名马王泉,字具堂,号绳斋。”生于雍正十年(1732年),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先后任二等御前侍卫、福建游击将军、头等御前侍卫、署理南昌镇总兵、江南提督。 史称,马全出自武官世家,家风尚武。其父马云翔,官至陕西...[详细]

马乾彰 [清]

  • 马乾彰,字景山,号静宇。古潭乡马村人。清乾隆四年(1739年)为进士,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四川省庆符知县。庆符县地小民性刚悍,乾彰以理感召。当时有个同窗好友徐垣在四川主政。乾彰素不求拜,以至十多年不得调动,而庆符人民亦不愿其离开。当时有一官吏诬良民为贼,乾彰甚为不平。许多官员为固其职,劝...[详细]

马千龄 [清][公元1824年-1909年]

  • 马千龄(1824-1909),属毕家场门宦,在清同治年间回民反清起义时,曾为马占鳌出谋划策,是河州回民起义领导人之一。但这一集团的武装势力崛起于马占鳌之后,始于马千龄之子马福禄。 马福禄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中武进士,点卫守备,以终养告归。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花寺门宦的主要负责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