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杨哲商 [清][公元1883年-1911年]

  • 杨哲商(1883—1911),名旭东,以字行,临海县城(今临海市)旧仓头人。早年就学三台书院,善图画,能诗歌、治印,兼娴技击。卒业后,曾执教于县学,与王文庆等友善。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王文庆在上海创办启东学校培养革命骨干。哲商闻讯赴沪入学,在校加入光复会。常与秋瑾等联络,奔走沪、杭...[详细]

杨振鸿 [清][公元1874年-1909年]

  • 杨振鸿(1874-1909)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云南省昆明市人。字秋帆,号思复。1903年留学日本,入振武学校学习军事。1905年,加入“同盟会”。次年回国,任云南腾越巡防营管带。1907年夏,因策划武装起义未成,身份暴露,即经缅甸逃往日本,成立云南独立协会。1908年河口起义时,他回国响...[详细]

杨照顺 [清][?-1899年,义和团早期首领]

  • 杨照顺(?-1899) 义和团早期首领。山东高-。又名杨顺添,人称本明和尚。自幼在禹城丁家寺为僧。 1899年在吆平一带与朱红灯等聚众练习拳术,组织义和团,开展反教会压迫的斗争。10月,朱红灯率高唐、吆平、长清等县团众去平原营救被捕拳民,他留在吆平坚持斗争。11月,他和朱红灯率团众转战于禹城...[详细]

杨岳斌 [清][公元1822年-1890年]

  • 杨岳斌(1822-1890) 晚清湘军水师统帅。原名载福,字厚庵。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行伍出身。1853 年(清咸丰三年)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调任右营营官。1854年4-11月,先后在湖南湘潭、岳州(今岳阳)城陵矶、湖北嘉鱼黄盖湖、武汉襄河(即汉水) 与太平军水营作战。12月,偕彭玉麟等在...[详细]

杨雍建 [清][公元1631年-1704年]

  • 杨雍建(1631—1704),字自西,号以斋,海宁盐官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后被荐举任兵科给事中。曾一日上九疏,以敢谏著称。十七年,上 书奏请严禁结社订盟,使明清之际盛极一时的党社运动顿遭扼杀。后历任兵部督捕理事、左右通政、太仆卿、左副都御史。康熙十八年(1679)出...[详细]

杨西安 [清][?-1857年]

  • 杨西安农民起义首领杨西安(? ~1857年),“天地会”成员,久踞平乐县沙子街。清咸丰二年(1852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挥师北上,沿途发动各族人民起来反抗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一时农民聚义四起,杨西安组织连义堂,举旗起义,反抗清朝政府。 咸丰四年(1854年),杨西安联合联义、和义、洪福诸堂...[详细]

杨守仁 [清][公元1871年-1911年,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 杨守仁(1871-1911)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原名毓麟,字笃生,号叔壬。湖南长沙人。少年好学,专研宋明朝理学和佛老之学。光绪年间进士。维新运动时受康有为、梁启超影响,放弃赴任广西知县,充湖南时务学堂教习,后入瞿鸿机幕府。1902年留学日本,先后入文学院和早稻田大学学习。与黄兴、陈天华等编...[详细]

杨世焯 [清][公元1843年-1910年]

  • 杨世焯 (1843~1910) 杨世焯,字季棠,一字继唐,宁乡县朱石桥大湖塘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正月生。少时从师湘潭著名国画家尹和伯,画技日增,工于人物肖像、翎毛走兽。青年时代携资遨游京、沪,饱览苏、杭秀丽风景,观摩历代丹青珍品,拜谒画坛名流,眼界大开,技法精进。曾因囊中金尽,...[详细]

杨瑞山 [清][?-1899年]

  • 杨瑞山(? ——1899),防城县附城乡扫把岭老虎岭坜村人。号锦屏,少年家贫,卖糖果为生,身材高大,秉性刚强,善登山泅水,壮年从戎,隶广西提督冯子材部。三次随冯出关,屡立战功,为冯所信重。在御侮保边的镇南关——谅山战役中,隶萃军前部任督带,以大无畏精神,翻山越岭,涉水登城,冲锋陷阵,歼法寇于国门...[详细]

杨儒 [清][?-1902年]

  • 杨儒(?-1902) 清末外交官。字子通,号迪庵。隶汉军正红旗。同治举人。1888年(光绪十四年)后历任江苏常镇通海道、浙江温处道、安徽徽宁池太广道。1892年2月出任清廷驻美公使兼驻西班牙、秘鲁公使。1895年授太常寺少卿。1897年转任驻俄国、奥地利、荷兰三国公使。次年升工部右侍郎。19...[详细]

杨明海 [清][?-1885年]

  • 杨明海 ( ? ~1885) 杨明海,长沙县人,生年不详。清咸丰初年人湘军水师,累功至守备。咸丰十年(1860),历战枞阳、殷家汇、池州、蚂矶等地,以功擢都司。次年,参与攻陷南陵,擢游击。又陷安庆,晋副将。 同治元年(1862),湘军进逼江宁,在攻东梁山、金柱关时,杨明海裹伤...[详细]

杨靖 [清]

  • 杨靖(?—?)永康州城内北街(今中东镇)人,壮族。清乾隆元年(1736年),以廪生应丙辰恩科,中式第三十一名举人。会试挑通名榜,选雒容县(今属广西鹿寨县)教谕。 后历任南宁府教授,贵州省安南县知县。调河南原武县办理水灾赈恤事务。事毕,调任四川大邑县知县,委署邛州直隶州。后卸篆致仕。...[详细]

杨捷 [清][公元1627年-1700年]

  • 杨捷(1627—1700)字元凯,义州人,清朝将领。先世居宝应,明初,以军功授后屯卫指挥使,世袭,遂家焉。捷初为明裨将,顺治元年来降,授山西抚标中军游击。岚县土寇高九英等聚众剽掠,巡抚马国柱檄捷捕治,斩九英,毁其巢。国柱迁总督,以捷为督标中军参将,旋擢副将。四年,师定广东,命捷率宣化、大同兵三千...[详细]

杨光先 [清][公元1597年-1669年,明末清初学者]

  • 杨光先(1597年-1669年),字长公,中国安徽歙县人,祖籍浙江余姚,明末清初学者、穆斯林。 杨光先早年受恩荫为新安所千户。崇祯十年(1637年),将千户位让与其弟,以布衣身份抬棺死劾大学士温体仁和给事中陈启新,被廷杖后流放辽西。不久,温体仁倒台,杨光先被赦免回乡。 清朝建立后,任用传...[详细]

杨凤苞 [清][公元1754年-1816年]

  • 杨凤苞(1754—1816)字傅九,号秋室,别号萸沜、西园老人,浙江归安(今湖州)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十九年,卒于仁宗嘉庆二十一年,年六十三岁,诸生。生性怪僻,终身不娶。早年以诗词闻名,其《西湖秋柳词》名噪一时,为人传颂,人称“杨秋柳”,并与邢典、施国祁合称“南浔三先生”。凤苞之诗,初学李义山(李...[详细]

杨二酉 [清][公元1705年-1780年]

  • 活跃于清乾隆元年(1736)至十年(1745)间政治舞台上的“言官”杨二酉,是一位勤于职守、直谏敢言、曾颇受乾隆皇帝青睐的骨鲠之臣。他的仕途生涯仅18年。前三年在雍正朝,为翰林院庶吉士,默默无闻。是乾隆登基给他带来机遇,更准确地说,是他秀隽的书法和锦绣的文章,被乾隆看中,为其仕途打开了通道。然而...[详细]

杨春奇 [清][公元1865年-1901年]

  • 杨春奇(1865~1901),壮族,向都镇乐龙村坡沓屯人。幼年入私塾学习外兼练武艺,性格豪爽有侠风,常为人打抱不平。壮年后曾当过拳师收徒传艺。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土官更残酷压榨人民。各地群众秘密参加“0会”,互相帮助和反抗土官的统治。杨春奇在向武土州秘密组织“0会”,进行“拜台”活动,并与结...[详细]

杨承湛 [清]

  •  杨承湛,字阆仙,固安人。幼年家贫,发奋读书。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六年中进士,任江苏南江知县。南江滨海,西连申江,干河要工为闸港,潮汐往来,岁久淤垫成灾。杨承湛到任后,筹资兴工,历50余日疏浚干河三千数百丈,深广逾昔,使当地居民免遭梅雨漂泊之苦。庚寅年(1830)升海门同知,因父丧北归。...[详细]

杨邦四 [清][?-1865年]

  • 杨邦四(?~1865) 今合山市岭南镇里兰村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在平阳、迁江一带竖旗集众900多人,抗击团练,打击-污吏。咸丰十年(1860年)4月,杨四邦率部归附太平天国石达开,作战于迁江、平阳、瓦山等地,官兵与团练望风披靡,杨部发展达3000多人。 同治二至三年(1862~1...[详细]

严辰 [清][公元1822年-1893年]

  • 严辰(1822—1893),原名仲泽,字缁生,号达叟,桐乡青镇(今乌镇)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任刑部主事。不久辞归乡里。 严辰热心地方兴革,重视文化教育。同治三年(1864),江浙粮荒严重,严辰自上海募米运至乌镇,赈济贫民。后又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