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岳 [清][?-1908年]

  • 高维岳(?~1908) 字燮堂,祖籍本境苗家坪乡董家湾村,生于绥德城,清光绪二年(1876)进士,授受四川大宁县(今巫溪县)知县。维岳在大宁任职17年,修水渠,通道路,建仓储,使不少0田变为水田,百姓生活较前丰裕。并编修《大宁县志》,积极倡导在城乡修建书院、义学,请名师,制学规,奏请增加学额...[详细]

高绪祖 [公元1907年-1935年]

  • 高绪祖(1907~1935),字绳武,代号何通,店镇神堂沟村人。1925年考入绥德师范。1926年积极参与成立“振葭会”,创办《振葭》刊物,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神堂沟村党支部书记、葭南区党委组织委员和葭县互济会负责人、农民协会主席、县委组织部长。1935年农历2月20日晚,在李家圪村的一个山窑...[详细]

高彦喜 [公元1901年-1935年]

  • 高彦喜(1901~1935) 本县何家集乡蛇沟村人。 早期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1934年春秀延县成立赤卫队他担任队长,在老君殿一带,拉豪绅斗地主,打富济贫。1934年11月驻老君殿镇的国民党李营长派人在蛇沟将彦喜逮捕,严刑拷打要他供出中共党员和领导人名单与联络地址,但铁骨铮铮的...[详细]

高一功 [清][?-1651年]

  • 高一功,陕西米脂县(一说安塞县)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妻高氏之弟。李锦又名李过,字补之,李自成之族侄,绰号“一只虎”。二人于崇祯初年随李自成起义,长期的战斗生活把他们锻练成智勇兼备的农民军将领,为李自成的得力助手。二人战功卓著,在农民军中颇具威望。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详细]

高宜之 [公元1906年-1994年]

  • 高宜之(1906~1994),乳名宗儿,字子奇,乌镇古城村人。1927年由邓小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在西安中山政治军事学校学习。“四·一二”-政变后,因学校停办返回家乡,秘密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由阎揆要介绍在神木县驻军骑兵旅做 工作。后转入刘志丹部下。1932年任甘肃省环县-长。1...[详细]

高永能 [宋][公元1013年-1082年]

  • 高永能(1013~1082年),字君举,北宋西北将领。绥州(治今陕西绥德)人,后迁居青涧(今陕西清涧)。他年轻时有勇力,善骑射,由行伍补殿侍,稍迁供奉官。治平(1064~1067年)末年:大将种谔攻打绥州夏军,高永能率兵6000为先锋,五战五捷。绥州既复,改名绥德城,高永能受命知城事。他率兵民...[详细]

高有才 [清][?-1649年]

  • 高有才 (?~1649)原本神木将官,明亡后住闲神木。清顺治五年(1648),明原大同总兵姜镶举起抗清复明大旗。神木的高有才、田秉德同守备沈育麟与延安参将王永疆相继响应。十二月王永疆、高有才会合保德州守备牛化麟,攻下府谷、保德城。次年一月,王永疆、高有才破延安、占榆林,下19州县,杀死了延安巡抚...[详细]

高云屏 [公元1916年-1968年]

  • 高云屏(1916~1968)陕西米脂人。1922年入米脂东街小学,高年级时参加了米脂三民二中进步学生发起的抗租抗粮、打神像、斗劣绅的宣传活动。1928年秋考入三民二中,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他的家成了中共组织开会和秘密印刷宣传材料的活动场所。1929年春米脂三民二中被反动当局查封。同年5月他赴天津...[详细]

高再增 [公元1906年-1985年]

  • 高再增(1906~1985),店镇神堂沟村人。学生时就投身革命,追求真理。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5年任中共葭县中区和南区区委书记。以后历任中共吴堡县委秘书长、安塞县委宣传部长、山西汾阳县委组织部长、吕梁地委组织科长、总支副书记。全国解放后,曾任...[详细]

高增级 [公元1902年-1952年]

  • 高增级(1902—1952),字升堂,定边县石洞沟乡石洞沟村人,祖上任前清武官,父为光绪秀才。增级先后就读于本村私塾、安边高小学堂、山西运城省立中学、夏县景梅九办的平民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历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处长、参谋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及地方保安司令和行政专员等职...[详细]

高增爵 [公元1863年-1932年]

  • 高增爵(1863~1932)字少农。陕西米脂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次年中进士,以内阁中书担任玉牒馆修校。不久,出任四川眉州、资州知州,率民团镇压当地义和拳运动,杀害其首领。后辖地遇大灾,主持办粥厂;调查灾户,发放赈款。在资州时曾惩处传教士。升任成都知府后,督办水利,清理积案,颇有成效...[详细]

高祖宪 [公元1870年-1943年]

  • 高祖宪(1870~1943)字又尼,亦作幼尼、又宜。陕西米脂人。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刘古愚在味经书院读书,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参加乡试,其应试文章痛言国是,深得考官杨宜瀚赏识,但主考大吏怕触怒朝廷,未敢录取。堂荐时争论激烈,高由此而得盛名。此后,他更留心阅读有关西方经济、政治、历史诸方面书籍...[详细]

谷莲舫 [公元1886年-1959年]

  • 谷莲舫(1886~1959),靖边县柠条梁镇柳桂湾村人。早年毕业于民国洛阳军官学校。后经商,于民国十年(1921)任柠条梁镇商会会长。爱国将领杨虎城率部进驻三边不久,谷莲舫弃商从军,任杨部警备旅副旅长。在此期间,曾于邠县营救过陕北红军创始人、革命领袖刘志丹。二十三年(1934),升任警备旅旅长,...[详细]

郭艾正 [公元1916年-1978年]

  • 郭艾正(1916~1978) 郭家圪人。少时上冬学两年。1933年参加革命,1934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共产党员。初任清涧东区团委书记,团县委宣传部长,县苏维埃政府内务部、国民经济部和粮食部部长。1936年调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局。1940~1941年,在边区粮食最困难时期,担任平粜处科长兼延安...[详细]

郭长城 [公元1883年-1948年]

  • 郭长城(1883~1948),字维藩,号介人,今乌镇人。晚清秀才,陕西省两级师范学堂肄业,内务部地方自治模范讲习所毕业。曾任小学教员、殖边学校(今榆林中学前身)校长、榆林公署教育科员兼榆林中学监学、陕北二十三县保卫团副团长、陕北保安团榆米葭三县副团总、榆林道自治模范讲习所主任教员兼榆米葭三县自治...[详细]

郭富才 [公元1890年-1954年]

  • 郭富才(1890~1954) 本县马蹄沟镇水浇湾村人,原籍本县三川口乡,23岁时逃荒到水浇湾,先后给姜姓、栾姓几个掌柜做河滩(熬盐),尤其给盐地主姜白业家做的时间最久,夫妇二人起早贪黑,饱尝人生艰辛。1935年本境南川闹红,他和红军有了联系,并让红军负责人住在他家开展革命活动。 1940...[详细]

郭汉都 [公元1903年-1974年]

  • 郭汉都(1903~1974),字建国,别号宝三,通镇高家塄村人。幼年家境贫寒,及壮,家庭渐富裕,读了三年书。18岁开始攻读医书,20岁起行医于葭县、榆林、西安。医术精湛,对伤寒、妇女月经不调等症有独特疗法。他踏遍了家乡周围的山山水水,亲自采药100余种,约5000多斤。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

郭毓仁 [公元1911年-1935年]

  • 郭毓仁(1911~1935) 化名任山,郭家沟村人。幼年失母,家道贫寒,从小帮父劳动,养成勤劳、朴实、忠厚的优良品质。 1925年春,15岁的郭毓仁,被国民党86师抓去当兵,先后在该部罗德兴、李福成、常瑞楼营任战士、十长(班长)。 1933年春,郭随国民党军驻宋家川镇,他与中共地下党员王...[详细]

郭士有 [公元1926年-1962年]

  • 郭士有(1926~1962),朱官寨乡文家山村人。13岁时便随革命者郭文起参加了革命队伍,冲锋陷阵,亲历大小数十战。1950年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由于长期参战,积劳成疾,身患重病,经组织批准回国治疗。病愈后,到部队军医学校学习一年多,被分配当军医。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奉命到甘南剿...[详细]

郭万礼 [公元1888年-1970年]

  • 郭万礼(1888—1970),定边县姬塬镇郭崾崄村人。所生两子,长名维纲、次名维统。万礼从小家贫,无法上学,经自学脱盲。他热心乡村文化教育事业,民国年间就积极带头创办了高庙湾和郭崾崄两处小学。当时没有教室,他就腾出自己的窑洞供学生上课。后来他带领村民为学校修了3孔窑洞,周围四五十里地的乡亲把孩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