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江(1905~1974) 本县马岔乡冯家渠村人。1924年榆中毕业,考入北京中国大学。1925年加入“共进社”,同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上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聆听毛泽东的教诲,同年转党。讲习所结业后,调回陕西渭南省东农民办事处任职。1927年调西安中山学院担任农-动班班主任...[详细]
冯文俊(1903~1966) 本县马岔乡冯家渠村人。自幼好学,才智超人,在榆林中学上学时是全校出名的高材生。1924年榆中毕业后考入寄岛大学进修,期满后于1925年开始从教,先后在米脂、绥德、子洲任中小学教员、教导主任、校长等,从教40余年。 文俊为人耿廉,治学严谨。在米脂中学执教十五年...[详细]
封营书(1908~1953) 本县何家集乡封家坪村人。1927年革命处于低潮,营书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工作。1937年至1939年任子长县-部部长。1943年调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室政务秘书科长。1947年任宜川县县长、县委书记。1950年调西北行政委员会工作。1953年因病于中央...[详细]
冯允中 少名登阁,府谷清水堡(今清水)人。年少时豁达大度,胆略过人,自感怀才不遇,经年往来于内蒙后套,深习梵语。一度寄居于叔父家,后来,自念非长久之计,遂产生充兵从戎的念头。一天深夜,趁叔父熟睡之机,穿着叔父的鞋跑出。当叔父发觉并追寻到一颗大树下后,竭力挽留,但允中执意从军,坚决不肯回去。允中从...[详细]
冯作林(1906~1936),坑镇沙渠村人。粗识字。1933年参加革命,系沿河区(北起木头峪,南至螅镇)委负责人兼县土地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10日,在县革命委员会领导下,冯作林和冯圣昌发动沙渠、关口、峁上、梁家峁、富家墕等10多个村的赤少队员数百名,配合六支队在荷叶坪和关口之间的任举沟石...[详细]
符宝山(1907~1982),又名符学善,乌镇符家畔村人。1926年考入榆林中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赴甘肃王子元部开展 活动。1932年在榆林东南乡、米脂米东区、葭县北区一带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党的地下组织。1934年在西安杨虎成部阎揆要团搞 工作。1938年在山西省忻口战役中负...[详细]
符建秦(1905.3.28~1932.5),又名符又坚,乌镇符家畔村人。12岁起先后在本村小学、乌镇高小读书。1922年考入榆林师范。1927年考入西安中山政治军事学校,不久,因国民党叛变革命,学校被取消,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党组织派遣,到山东高桂滋部四十七军随营学校当兵。同年冬...[详细]
高步仁(1907—1965) 本县槐树岔乡好地坬村人,出身贫寒农家,少小在家务农。1933年参加红军,与共产党员拓嘉祯等人在靖边、横山、安定(今子长)等县交界处从事武装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秋创建陕北工农红军第十游击支队,步仁任支队长,拓嘉祯为政委。1935年初在陕北苏区...[详细]
高步梯(1873~1971) 本县电市乡庙坪村人,光绪十二年(1890)中秀才,一生潜心于民众启蒙教育。 清末,步梯腾出家中的3孔窑洞创办学校,教化民众。因他教诲得法,训导有方,校风校纪整肃,学生学业长进。步梯执教60余年,学生遍及子洲。老君殿、马蹄沟、周家、砖庙等地的学生给他立了“德教...[详细]
高长久(1909~1983),曾用名夏世雄,人称老夏,字永安,代号老徐。店镇神堂沟村人。1926年2月投身革命,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时期,从事农-动,曾组织、领导了“木头峪-”。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 工作。抗战胜利后...[详细]
高长直(1908~1985),字瑞甫,代号老田,店镇神堂沟村人。1926年8月在绥德师范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担任小组长。1927年7月回到县内,深入农村,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任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葭南区委书记、北区支部书记。1928年春,中共陕北特委将葭县县委改为葭县特区党...[详细]
高成旦,生卒不详。葭州城人,清朝将领。起行伍,为队长,矫捷精悍,善搏斗。每战不骑,徒步直冲敌阵。坚敌素惮之,呼为“飞将”。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成旦赴军前投效,以列校从英亲王。南下征平张献忠,以功授守备,旋升游击。会湖广张万福据慈利之天门山,又据荆州。成旦随英亲王分兵去取荆州,大破之,...[详细]
高崇山(1896—1980),祖籍神木县乔岔滩乡贺家峁村。其父早年逃荒,落籍定边,织席为业。崇山出生于定边县城,幼入私塾。民国12年(1923),杨虎城部姬汇伯营在定边开设盐务保运局,崇山应聘任司书。越2年,转去安边,在旧友任和亭任局长的安迫土药局当巡丁。不久,即调任定边县-巡官。后-改称保安队...[详细]
高登升 字觐宸,府谷高家湾人。少孤贫,食糠秕。勤学苦读以中进士。历任山西文水、太原、翼城、清源诸县知县。清源县向以多讼出名。登升到任后,号令严明、执法如山。凡县境内作奸犯科无一不受法究。永济渠附近两村百姓因同渠用水多年争斗不休,以致数百人械斗,酿成人命,特别是地方豪强参于其中,以致历任县官均未能...[详细]
高第(生卒年不详),字汉冲,陕西榆林人。明末时他在军中为将,清军进占陕西后,他率部投降。后奉命率本部兵马东进至洛阳,招抚明军。他先后抚定了开封、南阳等州府的51座城镇,招降了明军1546座营寨。帮助清军顺利控制了中原地区,被以功授少保、兼太子太保。 顺治五年(1648),山西大同镇总兵姜瓖...[详细]
高恩昌(1909~1973) 本县周家圪乡艾家圪村人,著名工匠。他多才多艺,为人耿直,教徒极严,在民间享有盛名。他擅长雕庙碑、坟碑及檐廊斗角、花卉禽兽,信手雕来,尽成妙趣,千姿百态,活灵活现。 恩昌还会木活、砖活、泥水、油漆等手艺,且都是行家里手,领工修建全县闻名。他领修了子洲中学的大礼...[详细]
高峰(1914~1976)原名高杨庆,曾用名高啸平,又名高奉。陕西清涧人。早年在清涧店则沟高小读书,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派在陕北-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他于1933年在-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清涧区委书记、清涧县委书记,在无定河西的曹家坬、惠家塌、左家山一带秘...[详细]
高峰山(1861—1939).县城东园子人。少年家贫,未入学堂,从师学木匠,聪慧勤笃,专心习艺。出师后,多有创见,工艺精巧。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官绅集议改建街中鼓楼,聘外地艺人承工。定边缺木材,凑得四根长木拟作木楼通天柱,内一根短三尺许,无法起架,艺师束手。适峰山行经工地,见状一哂而去。...[详细]
高岗(1905~1954)原名高崇德,字硕卿。陕西怀远(今陕西横山)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陕甘一带从事革命活动,曾被中共陕北特委派到甘肃苏雨生部王子元团做 工作,先后任学兵队分队长、中共特别支部干事。在此期间曾被捕入狱,经营救获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