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淑(1850~1921)女。字怡鸿,号仪光阁主。陕西富平人。幼读家塾,喜学诗画。她晚年将诗词集纳成《仪光阁诗钞》,就将幼时所作的《咏雪中梅·并序》列为首篇,序云:“咸丰丁巳十月,园梅新放,霏雪满阶。先君招马香轩姻丈饮。余方八龄,姻丈以《即景》命题,冲口哦二十字,工拙不省也,抚今追昔,忽忽六十年...[详细]
武止戈(1902~1933)又名武熹祖,化名胡之康。生于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后迁居西安。1920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开始接触新文化、新思想,并参加-。1921年12月,同屈武、邹均等十多名陕籍同学组织了南开学校陕西同乡会,创办了《贡献》月刊,积极宣传社会主义。他在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在《...[详细]
薛敬之(1435~1508年),字显思,号思庵,明代学者。渭南(故治在今陕西渭南市)人。五岁就好学不倦,不与同伴小孩玩耍。年龄稍长,拜秦州学者周蕙(号小泉)为师。每当鸡鸣时就到周家门前等候开门。进门后扫洒设座,跪而请教,执礼甚恭。他曾对人说:“周先生品行高尚,学近伊、洛(指宋代程颐、程颢等理学...[详细]
薛自爽(1898~1928)原名春喜,又名卓茂。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幼读私塾。1914年起在本县高塘和泾阳县当学徒,因不堪掌柜-,1918年回乡务农。恶绅支光辉、王振乾横行乡里,逼死多条人命。薛联络四五十个穷兄弟,于1924年初分别包围支、王庄院。支、王闻讯逃往华州,状告薛抗粮抗捐、聚众闹...[详细]
许占魁(生卒年不详),字文元,陕西蒲城人,客居于辽东(今辽宁省)。清顺治二年(1645),他随清军多铎部南下苏杭一带,以招抚明军之功,被授阳平关参将。六年,有赵荣贵聚集数万人,拥推明朝宗室森滏为“秦王”,起兵反清,进攻阶州(在今甘肃武都县)。他率部下兵绕小道袭击赵荣贵军背后,作战获胜。十一年(...[详细]
徐遵明(475~529年),字子判,北魏时经学家。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他幼年家贫,嗜学。17岁时随同乡人去山西求学。到达上党(今山西长治市),投拜王聪为师,学《毛诗》、《尚书》、《礼记》。之后,北到燕、赵,投张吾贵门下求学。仅过了数月,他认为张吾贵讲授的不合自己心意,便离开张吾贵,北上范阳(...[详细]
严绶(746~822年),唐代大臣。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严挺之从孙。代宗大历中登进士第,累佐使府。德宗贞元中,以侍御史充宣徽团练副使。团练使刘赞对他很信任,政事多采他的意见。贞元十二年(796)刘赞卒,严绶掌留守事务,将镇库钱物进献朝廷,被召入朝为刑部员外郎。河东节度使李说病卒,行军司马...[详细]
严郢(生卒年不详),字叔敖,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玄宗天宝初年考中进士,补授太常协律郎,在东都洛阳为唐宗室守太庙。 肃宗至德初年,郭子仪收复洛阳后,严郢被擢为大理司直。后来江陵节度使吕诬推荐他任节度府判官。肃宗崇佛,曾请密宗僧人不空领着100名和尚住进宫中念经,大搞巫术欺骗。有一江湖...[详细]
杨昱(?~531年),字元略,北魏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其家在北魏朝久为大官僚大地主之家,父曾官至太保。他依靠门荫入仕,初为广平王元怀的左常侍。当时,广平王和京兆王骄横不法,常出外打猎,残害百姓,杨昱曾多次规劝。正始中(504~508),宣武皇帝下诏,命御史中尉崔亮查办二王部属依仗权...[详细]
杨恽(?~前54年),字子幼,西汉太臣,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史学家司马迁的外孙。是他在司马迁死后二十多年将司马迁的《太史公书》即《史记》书稿公诸于世。 他幼习文史学,尤喜谈《太史公书》,以文才著称,并结交儒生。宣帝时为郎,后升左曹。霍氏谋反,恽首先告发,因功封平通侯,任中郎将。后官至诸...[详细]
杨侃(约487~531年),字士业。北魏末年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他出身于世代显贵之家,权势显赫,父兄叔侄同时在北魏做官,唯他不愿急于出仕,在家读书习画,以琴棋为乐。他的父亲、华州刺史杨播死后约四年时间(516~517),他承袭了父华阴伯的爵位。此时杨侃31岁,初任汝南王元悦的骑兵参...[详细]
杨愔(511~560年),字遵彦,小名秦王。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公元511年他出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一个贵族官僚之家,祖辈在拓跋氏立国时就投靠了鲜卑贵族统治者,在北魏王朝世代为官。父亲杨津在魏孝庄帝时位居司空。 杨愔生性颖悟,6岁开始读书,11岁时已通《诗》、《易》、《左氏春秋》。北...[详细]
杨邦基(?~1181年),字德懋。金朝画家,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进士,授滦州军事推官。迁太原交城(故治在今山西交城县)令。太原尹徒单恭-不法,假托铸金佛,令属县上缴黄金。邦基清正不阿,拒绝输纳。尹怒,将邦基召到府中,用铁拄杖击邦基面额,他毫不畏惧。后上司廉察官吏,太...[详细]
杨播(?~513年),字元休,北魏大臣。魏孝文帝拓跋宏令改字“延庆”。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官僚的家庭。当鲜卑族拓跋珪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建立魏国(史称北魏)时,杨播的曾祖父杨珍就投靠了拓跋氏统治者。尔后,他的祖父、父亲均仕北魏政权,历任太守等要职,受封公侯爵位。杨播的母亲...[详细]
杨椿(455~531年),字仲考,北魏大臣。魏孝文帝拓跋宏命他改字为延寿。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曾祖父杨珍在道武帝拓跋珪时任过上谷郡(故治在今河北省怀来县南桑干河岸)太守。祖父、父亲均仕魏,担任太守之职。 杨椿出身名门,依靠门第入仕,初拜中散,管理皇帝的御马房,后迁内给事,与其兄杨播同...[详细]
杨达(550~612年),字士达,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文帝杨坚的族子,观德王杨雄之弟。初仕北周官仪同、内史下大夫。杨坚称帝,拜为给事黄门侍郎,进爵子。当时,吐谷浑扰边,杨坚命杨达为司马,上柱国元谐为元帅,一同出兵征讨。还师后,即命杨达兼任吏部侍郎,加开府。一年后,又转为内史侍郎,出任鄯...[详细]
杨敷(?~571年),宇文衍,北周朝将领。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528),承袭其祖父杨钧的临贞县伯爵位,食邑四百户,除员外羽林监。北魏朝廷0,孝武帝西迁关中建立西魏,他随孝武帝入长安。大统元年(535),拜奉车都尉。后历任祠部郎中、大丞相府墨曹参军、帅都督、平东将军、太...[详细]
杨俭(?~542年),字景则,西魏朝大臣。弘农华阴县(今陕西华阴市)人。北魏宣武帝正始年间(504~508)初仕为侍御史,后迁为员外散骑侍郎。孝明帝孝昌年间除顿丘太守,未到职,时值关中发生莫折念生和万俟丑奴领导的大起义,他奉命随北海王元颢进军关中镇压义军。孝庄帝建义元年(528),兼给事黄门侍郎...[详细]
杨津(469~531年),字延祚,北魏大臣。魏孝文帝令改字“罗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杨播之弟。由于他家是拓跋氏皇室的外戚,所以,当杨津11岁就被引入后宫,侍奉文明太后,授侍御中散。当时,孝文帝拓跋宏年幼,由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她喜欢杨津相貌端庄,知礼义,就擢升为符玺郎中。 杨津生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