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子静 [公元1878年-1945年]

  • 焦子静(1878~1945)原名冰,字子静。陕西富平人。少年时随父到西安读书。从清光绪十七年(1891)起,即到其父负责的陕西按察使司驿传房学吏事,时年还不满13岁。二十二年(1896)春,秦、晋两省驿站交接公文时发生重大失误,陕西巡抚端方怒而追查此事,驿传房诸人均不敢前往应对。焦子静挺身而出...[详细]

贾乾瑞 [公元1916年-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贾乾瑞,(1916—2015)陕西省朝邑(今大荔)县人,1916年6月17日出生,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贾乾瑞任红军西北抗日义勇军战士、排长、连副指导员兼党支部...[详细]

吉国桢 [公元1899年-1932年]

  • 吉国桢(1899~1932)又名凤洲,字干卿,化名纪浩如、周国荣。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1920年春考入华县咸林中学,在进步教师魏野畴、王复生、王懋廷的影响下,接受新思想,会同潘自力、苏士杰等同学发起组织学生自治会,开展读书、讲演、体育、编演新剧等活动。 1924年夏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详细]

敬翔 [五代十国][?-923年]

  • 敬翔(?~923年),字子振,同州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人,历任后梁崇政院院使、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等职,是后梁太祖朱温的谋臣。 敬翔从小好学,善写檄文,应用敏捷,在唐僖宗乾符年间应试不中,乃东出潼关至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投靠同乡汴州观察支使王发。王却很久没有向朱温推荐敬翔,他就为人...[详细]

景岩征 [公元1886年-1961年]

  • 景岩征(1886~1961)名志傅,字岩征。陕西富平人。自幼仰慕先贤“枕戈待旦”“闻鸡起舞”之志,抱以身许国之愿,读书之余,兼习武功。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与其兄志伊同入三原宏道书院就读,三十一年(1905)东渡日本,入日本帝国大学深造。他同留日陕籍学生张寒杉、李元鼎、张午中、张季鸾等人商定...[详细]

井岳秀 [公元1878年-1936年]

  • 井岳秀(1878~1936)字崧生。陕西蒲城人。井勿幕的胞兄,排行第十,人称“井十”。清武庠生,陕西武备学堂毕业。曾拜三原名拳师“鹞子”高三的大弟子魏金钟为师,练习拳剑,结交了一些江湖游侠(时称刀客),和关中各界人士交游更广。常与其弟勿幕谈论时政,目睹国势衰弱,斥责清廷腐败。 清光绪二十八年...[详细]

景志伊 [公元1884年-1964年]

  • 景志伊(1884~1964)名莘农,号恧翁、柏叶庵主。祖籍陕西富平,生于湖南衡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为应试回陕,被选送三原宏道书院;二十四年(18 98)入京师大学堂进士馆法政学堂,二十九年(1903)应汴梁(今河南开封)举子试不第,三十二年(1906)入协和医学堂(协和医院前身),毕...[详细]

吉文超 [公元1915年-1968年]

  • 吉文超(1915~1968) 陕西韩城市南间村人。1932年8月,在韩城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赴北平私立中学读书,参加过-。年末,回韩城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37年8月,受中共陕西省委委派,任中(部)、宜(川)、洛(川)八路军办事处店头镇党委书记。1939年4月,受洛特委派,来黄...[详细]

亢心栽 [公元1906年-1978年]

  • 亢心栽(1906~1978)又名维恪,化名王维洽。陕西蒲城人。先后就读于县高等小学堂、三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3年下半年在三原师范发起组织青年同志共进社,1925年2月组织渭北青年社,积极参加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同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三原特别支部书记;同年5月,军阀吴新田残害西安学生...[详细]

寇遐 [公元1884年-1953年]

  • 寇遐(1884~1953)字胜孚,号玄疵。陕西蒲城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陕西师范学堂,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四年(1908)蒲城县知县李体仁仇视革命活动,借故捣毁教育分会,拘捕进步学生,发生了轰动一时的“蒲案”。寇被推为师范学堂总代表和西安学生代表,主持召开 -,起草-,并赴巡...[详细]

雷德骧 [宋][公元919年-993年]

  • 雷德骧(919~993年),字善行,宋同州郃阳(今陕西合阳县)人。后周广顺三年(953)举进士,初仕磁州(今河北磁县)军事推官,后被召入朝为右拾遗,充三司判官。显德中(954~960年),“受诏均定随州诸县民田屋税,称为平允。” 北宋初年,拜殿中侍御史,改屯田员外郎,判大理寺。他的属官附会宰...[详细]

雷起云 [公元1915年-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雷起云 副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原武汉军区顾问。 雷起云是陕西省澄城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学员、工作员、队长、主任、科长、干事、股长,团政治处主任、代理政治委员,军分区敌工站站长等职,参加了反“扫荡”、反“摩擦”、百团大战、豫北反击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详细]

雷孝先 [宋]

  • 雷孝先(生卒年不详),字子思。北宋将领。同州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宋大臣雷德骧之孙,雷有邻之子。考中进士后,试秘书省校书郎,并知天长县(今属安徽)。不久,又知宛丘(今河南淮阳东南)。当时李继隆判陈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阳),认为他有一定的才干,对他加以重用,并多次举荐。真宗即位后,契丹大举进攻北宋...[详细]

雷有终 [宋][公元947年-1005年]

  • 雷有终(947~1005年),字道成,北宋将领。宋同州郃阳(今陕西合阳)人,雷德骧之子。以荫补汉州(治今四川广汉)司户参军。署莱芜(今属山东)尉。因揭发知监刘祺奸赃,由他代知监事。宋太宗即位后,闻其名,并察其治绩,召为大理寺丞。不久,任解州(治今山西运城)通判。入奏盐池利害,改赞善大夫,令还权...[详细]

李登瀛 [清]

  • 李登瀛(生卒年不详),字伟斋,又字仙洲,陕西蒲城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中举人,历任云南富民、洱海、昆明等县县令,后升任麻哈州知州。乾隆四十六年(1781),朝廷选调有才干的官员开发治理西部边疆。他中选,被调任安西直隶州(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知州,辖玉门、敦煌两县。此地沙漠遍布,农田很少,且...[详细]

李芳桂 [清][公元1748年-1813年]

  • 李芳桂(1748~1813年)字林一,号秋岩,又号鹫峰。世人称他李十三,清代关中著名剧作家,陕西渭南县人。 乾隆三十二年(1767)他19岁,参加县试考中秀才,又继续读了几年书,便在乡村设书馆教授学生。五十一年(1786)参加乡试中举人,嘉庆元年(1796)赴京会试落第,三年,被选授陕西洋县...[详细]

李藩侯 [公元1894年-1977年]

  • 李藩侯(1894~1977)原名树屏,字藩侯。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少入陕西陆军小学堂学习,临毕业时适逢辛亥革命爆发,即随焦子静、井岳秀等人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任秦陇复汉军游击队第四营营长、秦军第十团十连连长。民国建立,复考入陕西陆军测量学校。1915年毕业,任陕西省测量局制图科科...[详细]

李丰 [三国][?-254年]

  • 李丰(?-254年2月)字安国(一说字宣国),冯翊东县(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员,官至中书令。卫尉李义(字孝懿)之子。 以品评人物明显海内,嘉平年间因与夏侯玄、张缉等谋诛司马师事败后遇害。 名闻海内 李丰是曹魏卫尉李义之子,黄初年间,因为其父的任职被征召随军。起初还是平民...[详细]

李敷仁 [公元1899年-1958年]

  • 李敷仁(1899~1958)小名蒲咸,学名文会,字敷仁;笔名老百姓、咸贞、劳百星、富韧、护仁、村长等。祖籍陕西蒲城,生于陕西咸阳北杜镇(今属陕西咸阳市渭城区)。1917年考取陕西督军陈树藩办的模范营骑兵科。1918年5月回家侍奉病母,空闲时间读了《聊斋志异》《西厢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详细]

李荐 [宋][公元1059年-1109年]

  • 李荐(1059~1109年),字方叔,北宋文学家。华州(治今陕西华县)人。六岁丧父后,勤奋苦学,几年后便以其学识闻名当地。元丰(1078~1085)中,他去黄州(今湖北黄冈)向文学家苏轼求教,甚得赞赏。苏轼称其文章“笔墨澜翻”。行文“有飞沙走石之势”。李荐遂受于苏轼门下,成为“苏门六君子”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