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璲 [唐][?-765年]

  • 李璲(?-765年),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二子,母为刘华妃,本名李潍。开元十三年(725年)五月,封为仪王。十五年(727年),领河南牧。二十三年(73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河南牧,改名李璲。永泰元年(765年)二月,李璲薨逝,废朝三日,赠太傅。其子李侁为钟陵郡王、光禄卿同正员,李僆为广陵王、国...[详细]

李玼 [唐][公元720年-784年]

  • 李玼(720年代?-784年),原名李漼。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四子,母为阎才人。 生年不详,从其异母兄李瑁的生年推断,当在721年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月,封为义王。二十三年(735年)七月,授开府仪同三司,改名李玼。兴元元年(784年)四月丁卯,义王李玼薨逝。其子李仪为舞阳郡王、太仆卿...[详细]

李璘 [唐][?-757年]

  • 李璘(?-757年),初名李泽,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异母弟,母郭顺仪(剑南节度、尚书郭虚己之妹),唐朝宗室。 李璘之母郭顺仪早逝,李璘由其兄李亨养大。李璘聪敏好学,工书。初封永王,任荆州大都督。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石台道德经,立石台刊勒。其-御书,其注皆诸王所书。玄宗诸子...[详细]

李琮 [唐][?-752年]

  • 李琮(?-752年),原名李嗣直,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景云元年,以皇孙封许昌郡王。 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晋封郯王。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兼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藩大使,改封庆王,改名李潭。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二十一年,授太子太师,赐名李琮。二十四年,进位司徒。 ...[详细]

李瑛 [唐][公元706年-737年,唐玄宗李隆基次子]

  • 李瑛(706-737年),本名李嗣谦,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次子,母为赵丽妃。 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九月,以皇孙身份封真定郡王;开元元年,唐玄宗即位,进封郢王;三年(715年)正月,册立为皇太子。十三年,改名李鸿,纳妃薛氏。二十五年,改名李瑛,遭到唐玄宗宠妃武惠妃和驸马杨洄的构陷,与鄂...[详细]

李玢 [唐][?-784年]

  • 李玢(?-784年),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子,本名李洄。母为柳婕妤,是尚书右丞柳范的孙女,最为名家,玄宗很看重她。李玢仁爱,有学问。开元十三年(725年),封为延王。十五年(727年),遥领安西大都护、碛西节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河南牧,改名李玢。天宝十五载(756年),...[详细]

李琰 [唐]

  • 李琰 ,唐玄宗李隆基子,母钱妃。开元二年始王鄫,与鄂、鄄二王同封。 后徙王棣,领太原牧、太原以北诸军节度大使。天宝初,为武威郡都督,经略节度河西、陇右。会妃韦以过置别室,而二孺人争宠不平,求巫者密置符琰履中以求媚。仇人告琰厌魅上,帝伺其朝,使人取履视之,信。帝怒责琰,琰顿首谢曰:“臣罪宜死...[详细]

李琚 [唐]

  • 唐玄宗第八子,母刘才人。封光王。开元二十五年因被武惠妃设计陷害,被废为庶人,不久被杀。 光王琚,玄宗第八子也。开元十二年,封为光王。十五年,遥领广州都督、五府经略大使。二十三年七月,光王琚、仪王潍、颍王澐、寿王清、延王洇、盛王沐、信王沔、义王漼等十王,并授开府仪同三司;皇子珪封为陈王,澄封为...[详细]

李恽 [唐][?-674年]

  • 李恽(?― 67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 ,唐高宗李治异母兄,母王氏 。唐朝宗室、藩王。 李恽生年不详,根据异母弟第八子李贞生于贞观元年(627),异母兄第四子李泰生于武德三年(620)推测,李恽应该生于621---626年之间。 贞观五年(631年),与其他兄弟同时受封为郯王,贞...[详细]

李瑁 [唐][?-775年]

  • 李瑁,唐玄宗十八子。初名李清。开元十三年封寿王,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775年(大历十年)薨。其妃为杨玉环,后被玄宗所夺。后又封韦氏为正妃。 开元廿三年(735)年,不到17岁的杨玉环被选纳为寿王李瑁的妃子,因为母亲武惠妃正受宠,所以小两口恩爱大约生活了5年时间。后杨玉环被唐玄宗看上...[详细]

李倕 [唐]

  • 杞王李倕,唐肃宗第十子。母段婕妤,贞元六年六月赠为昭仪。倕,至德二载封,贞元十四年薨。...[详细]

李璥 [唐]

  • 汴哀王李璥,唐玄宗第三十子,初名滔。开元二十五年七月,封为汴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璥,以其月薨。...[详细]

李璬 [唐][公元718年-783年]

  • 李璬(718年-783年),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子,母为高婕妤,本名李沄,读书有文词。开元十三年(725年),封为颍王。十五年(727年),遥领安东都护、平卢军节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名李璬。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玄宗因安禄山之乱至蜀,,任命李璬为蜀郡大都督、...[详细]

李捴 [唐][公元683年-724年]

  • 李捴(683―724),本名李成义,唐睿宗李旦第二子,唐玄宗李隆基异母兄,母为宫女柳氏,死后被追谥为惠庄太子 垂拱三年(687年),封恒王。后改封衡阳郡王。后又进封申王。 唐睿宗初立太子,原意复立睿宗第一次为帝时立的皇太子长子,然而长子李成器(又称让皇帝的李宪)坚决不受,辞道:“国家安则...[详细]

李珪 [唐]

  • 李珪 李珪,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九子。初名李沚。有子二十一人其中封王的三人,李伦为安南郡王,李佗为临淮郡王,李佼为安阳郡王。...[详细]

李珙 [唐]

  • 李珙,唐玄宗第二十六子,曾名李澄。开元二十三年七月,李珙被封为丰王。开元二十四年二月改名李珙。广德年间被赐死。 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幸蜀,至扶风郡,授珙武威郡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使;以陇右太守邓景山为之副,兼武威长史、御史中丞,充都副大使。珙竟不行。 广德元年十月,...[详细]

李偲 [唐][?-806年,唐代召王]

  • 召王(?—806年)李偲,唐肃宗第十一子,母崔贵妃。唐肃宗至德二年十二月(758年)封召王,逝世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详细]

李侹 [唐]

  • 泾王李侹 ,唐肃宗李亨七子。天宝中,封东阳郡王,授光禄卿同正员。至德二载十二月,进封泾王。乾元三年,领陇右节度大使。兴元元年薨。...[详细]

李僩 [唐]

  • 兖王李僩,唐肃宗李亨六子,母韦妃。始王颍川,帝即位,至德二载十二月,进王兖,与彭、越、泾、郓、襄、杞、召、兴、定九王同封。宝应元年薨。...[详细]

李佖 [唐]

  • 卫王李佖,唐肃宗李亨四子,生母王宫人,始王西平。天宝年间,封西平郡王,授殿中监同正员。李佖早薨。宝应元年(762年)五月,唐代宗追封其为卫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