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文(1906~1978年),男,壮族,原为潞城乡俄外屯人,后因逃避国民政府的征兵到丰厚村落户。祖传草医。1957年在潞城村卫生所工作,1960年回到丰厚大队卫生所。擅长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小儿疳积、抽筋等症。例:百华人王海平,骑马跌伤,小手臂骨折,经他治疗20多天痊愈;平吉人阿豪,腿腓骨骨...[详细]
陆宝生(1956~1979年),男,壮族,百乐乡百乐村人,中专文化。1971年9月至1973年1月在县“五·七” 学校红医班学习,勤学好问,为人正直。1973年1月应征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三0一二部队医院药房司药。197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2月奉命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抢...[详细]
陆炳堂(1891~1927),又名陆玑章。壮族。祥周乡仑圩村(原属奉议县)人。少年时读过私塾,后到仑圩日新高级小学就读。1912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被田南道尹雷殷派为视学委员,曾到东兰、凤山等县视察。返回百色后,到奉议县任科房总务 (相当于县府秘书) ,后到恩隆县任盐厘局局长,半年后又...[详细]
陆春台(1925~1951年) ,男,壮族,者保乡南光村人。1950年参加民兵组织,1951年1月担任者保乡南光村民兵队队长,经常组织带领民兵搜山追捕土匪。1951年12月在者保区南光村平对屯配合解放军剿匪战斗中牺牲。...[详细]
陆尔福(1886~1951年),字寿臣,壮族,今桠杈镇纳贡村人,生于土官家庭,粗识文字。 陆尔福,民国17年(1928年)被国民党政府委任为民团大队长。18年春在贵州省安龙县龙广被国民党四十三军招安为团长。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陆趁机发国难财,勾结西隆县两任县长(梅仲威、黄略),大种 烟,...[详细]
陆富临(1904-1990) ,榜圩镇榜圩街上人。出身贫苦。1924年考入广西省第三师范学校读书, 后任敦厚小学教师,1929年9月13日在恩隆县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共党的领导人在常巩、中山等地进行多次秘密活动,送情报,后被捕。1949年由中共地下党组织给黄金二两赎回。解放后,任平...[详细]
(1833~1909)陆鸿一,保亭团叫亩屯(今敬德镇多敬村)人。清同治年间任保亭团团总,在任期间,号召本团所属各乡绅民众栽种八角,成活在10万株以上,对发展地方经济有贡献,广西省抚部院于宣统元年八月十三日受四品顶戴官衔及奖品1件。...[详细]
罗杯, 壮族 ( ~1949年) ,马庄乡个马村巴志屯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民国37年(1948) 9月参加革命,在革命队伍里,罗杯工作积极肯干,作战英勇顽强,曾任桂西人民解放军峨乐游击总队直属第三中队班长。 民国38年1月14日,在天峨县更新围攻国民党天峨县自卫总队副总队长黄景芬部的战斗中...[详细]
罗赋山(1906~1982),壮族。出生于石山地区的作登乡登高村高寨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幼时父母双亡,过着流浪的生活,从15岁那年起,就给地主看牛、打长工,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到32岁才成家,住的是一间破茅棚,夫妻俩每年辛苦地耕耘,果实大部分被地主、恶霸拿走,所剩下的还不够填饱肚子,唯一的一...[详细]
(1902~1991)罗家安,男,壮族,原籍靖西县,30岁参加国民党军队,在军中学到了旱针挑术,1938年回乡后,移居德保县马隘乡贤恩村。一次,本屯一妇女突然病倒,不省人事,其家人不知所措,嚎啕大哭。罗家安知道后,奔进病人家,默默地用缝衣针在病人身上挑刺,顷刻病人就醒过来,家人转悲为喜,感恩不...[详细]
卢璞卿(1910~1977年) 那坡镇上新街人。他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政治系,内政部 总队官长训练班第一期毕业, 中央训练团社会工作人员训练班第八期结业。 民国22年(1933年) 6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国民党组织。35年10月任-青年团广西支团田阳分团团部筹备处主任;次年当选国大代表;37年他...[详细]
陆钦尧, 甘田镇人。1945年2月生,壮族,中共党员。主任。1966年毕业于百色医专中专部, 后留校任教。1971年1月至1972年1月到广西中医学院进修中医,1972年4月创办广西当时第一个综合性医学杂志《右江医学》。兼任广西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专业报研究会秘书长, 广西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兼秘...[详细]
卢群英(1905~1981)女,百色镇百胜街人。出生于贫苦家庭,从小在家劳动,十四岁时参加苦力搬运,靠微薄收入维持生活。1929年10月,邓小平张云逸到百色后,卢群英带领苦力工人数十人,到大码头搬运0弹药及大批军用物资,进入仓库,受到张云逸表扬。11月,黄启滔等到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卢群英积极...[详细]
陆绍荣(1888-1952) ,榜圩镇安坤村龙羊屯人。出身贫苦,幼时入私塾读书,后来勤奋钻研医学知识,能诊治人、畜常见病,学阉鸡、猪、羊、狗、牛等。凡经他所阉的牲畜都用草药敷其刈伤处,阉后伤口无感染。喝水、食糟正常,健壮速长。当地群众称他“名师高手”,1952年病逝。...[详细]
卢英桢(1914~1986年),男,壮族,利周瑶族乡百达村人,草医。1955年学习行医,为民治病。1958年利周卫生所聘他入所,从事草医,1970年解聘后到凡昌大队任赤脚医生。擅长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小儿惊风、发痧等病的治疗,还会用针灸灯花灸给群众治病。为人忠厚善良,医德高尚,慕名求医者甚多。...[详细]
陆子明(1891~1932),又名陆学光。壮族。平马镇上法村上法屯人。出身在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24年5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被广西省政府委任为恩隆县知事 (1926年8月改称县长)。 1926年3月, 被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农民部委派为恩隆县农-动名誉委员。这个时期,右江地区农-动发展很...[详细]
吕永久(1920~1943),壮族。新靖镇常富村江城屯人。同情穷人,在校时常解囊帮助困难同学,从小学到中学,是个品学兼优学生。 1937年广西省立靖西初级中学第八班毕业,考取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学,在校受到同班同学陈衷(中共党员)的启发和帮助,经常阅读进步书刊,追求进步,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麻崇本(1901一1951),壮族。果化镇槐前村妙冠屯人。出身于豪富家庭,毕业于南宁军事干部学校。历任果化乡长兼中心校校长,果德县民团后备队督练官,县府军事科长。从土地革命至解放战争时期,经常带领地主武装、民团向革命根据地“围剿”,杀害革命人民,掳掠财物,烧毁民房。1931年8月13日,他命令部...[详细]
麻福芳(1910-1988)壮族。坡造乡伏琴村古栋屯人。1930年参加红七军,193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战士、宣传员、电台报务主任、中队长、通讯科长。解放后,任柳州市电讯局、邮电局长,自治区邮电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顾问。曾当选自治区人大第一、二届代表,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第一、二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