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发彬 [公元1880年-1939年]

  • 凌发彬(1880~1939),壮族。字雅林。新靖镇人民街人。清末附生,幼时聪敏,少有名气。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弘文速成师范,旋入明治大学法科。光绪三十四年七月毕业获法学士学位,后在家挂牌为律师,还开“博爱堂”药铺兼当医师。其人博闻强记,而驰名海内者,则为书法,康有为曾书赠...[详细]

林焕区

  • (?~1972)林焕区,女,城关镇南隆街人,特长编织花篮。民国时期就以自己的特艺编制花篮给亲朋好友作婚嫁、生日等喜庆礼品。她编织的花篮,造型小巧玲珑,被人视为难得的珍藏之物。 解放后,建立花篮厂,发掘地方民族工艺,她亲自收授一批女青年为徒弟,无私传授自己特有的技术,培养一批藤编工艺能手。...[详细]

李世生 [公元1897年-1947年]

  • 李世生(1897~1947)龙川乡仁相村人,1897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读过小学,小时爱打抱不平,爱护贫苦兄弟。年青时,乐于帮助贫苦农民劳动,逢农忙时节,主动帮助困难人家劳动。1929年,韦拔群派黄大权等3人到仁相村宣传打土豪分田地革命道理, 李世生积极拥护,参加了革命活动。当年,仁相村成立农...[详细]

李水澄 [公元1909年-1967年]

  • 李水澄(1909-1967) ,壮族。四塘乡大旧屯人。高小毕业经商,后破产。1934年参加革命, 193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任中共四坡支部书记。1938年7月,中共南宁中心县委书记林鹤逸到大旧,指示李永澄在大旧设立交通站,负责南宁至右江的交通工作。他在四塘圩办客栈为联络站,在大旧家里...[详细]

刘道友 [公元1947年-1970年]

  • 刘道友(1947~1970) ,湖南省淑浦县两江公社刘家凸人。196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六二五部队五连历任战士、炊事员、驭手。 1970年7月5日驾着马车执行任务,途经合恒公社小龙大队第四生产队时,马车下坡,车速较快, 这时有3个小孩正在坡下玩耍。他发现后立即勒马刹车,但马受惊...[详细]

刘继文 [公元1904年-1951年]

  • 刘继文(1904~1951年),男,壮族,隆林县新州镇人。西隆县立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到广西省训团入高级班学习,毕业后回西隆县任北楼乡乡长,不久调回县政府任督学,后被选入广西省党校学习,毕业后从事国民党党务工作,历任国民党西隆县党部筹备员,书记长,民国34年(1945年)任省参议至临解放。西隆解放...[详细]

刘绍先 [公元1944年-1968年]

  • (1944~1968)刘绍先,燕峒乡燕峒村人,1944年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无兄弟,从小跟父亲干活。解放后,入小学读书。后进田阳县拖拉机手训练班学习,1961年参加燕峒大队民兵营农科站民兵排武装基于民兵,并当拖拉机手。 刘绍先在小学时,同学没有钱买墨水,想办法相助;班里种菜缺种子,从自己家...[详细]

刘嗣贤 [公元1892年-1951年]

  • 刘嗣贤(1892~1951年),男,壮族,隆林县新州镇人。西隆官立两等小学堂第一班毕业生,后考入百色泗色中学堂就读,毕业后受委派为广西省志局西隆编修处编修。数年调任八达(今西林县)弹勤(职能为审计或监察),后任统带。抗日开始任西隆县临时参议会副议长,民国31年(1942年)西隆县立国民中学成立,...[详细]

刘伟谋 [公元1896年-1930年]

  • 刘伟谋(1896~1930),壮族。林逢乡英和村坛匠屯人。1925年毕业于广西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曾在印茶小学、平洪小学、明德小学任教员。1926年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和滕德甫、滕国栋等一起发动群众,领导群众建立林凤乡农民协会。并利用圩日,和滕德甫等带领明德小学宣传队到林凤圩、平马街上宣传革命真理...[详细]

李羡唐 [公元1896年-1978年]

  • 李羡唐(1896-1978) 壮族。果德县马头乡那良屯人。曾就读于广西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任果德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长。 1927年1月下旬,他和韦宝臣一起到恩隆县城平马镇迎接广西省农民部派到果德县领导农-动的特派员黄书祥来到果德县感圩乡。随后陪同黄书祥在感圩、 新圩开展农运宣传活动。1927年...[详细]

李修学 [公元1907年-1939年]

  • 李修学(1907~1939),又名李克、李家祺。壮族。平马镇合恒村那恒屯人,1926年考取广西省立第五中学,在校就读期间,受进步教师革命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自治会活动。 他的进步活动,受到当局的追捕,被逼退学回家。后又考入南宁第三师范学校,在校中积极参加学校的革命活动。 1929年10...[详细]

黎映棠 [清][公元1842年-1885年]

  • 黎映棠(1842~1885年) ,男,壮族,隆林新州镇人。4岁启蒙入私塾,遍读儒学经史,10多岁应童生试,名列榜首,深得学官奖誉,继赴府院试,获生员归。咸丰年间弃文修武,被西隆州招为幕僚。咸丰十一年(1861年),奉命入滇采购军需器材,在昆明与云南巡抚岑毓英晤面,深受赏识。光绪十年(1884年)...[详细]

李永森 [公元1919年-1988年]

  • 李永森(1919--1988),壮族。太平乡龙竹村人。高小文化,1946年元月参加革命,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9月任果德县游击大队经理员,1948年12月任果德中心县委游击大队副大队长。1949年7月任桂西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一支队副支队长,9月任果德县独立大队大队长, 12月任果德县大...[详细]

黎玉台 [清][公元1871年-1906年]

  • 黎玉台(1871~1906年),男,壮族,隆林新州镇人。自幼年聪慧勤学,得塾师赏识,应府院试得生员出身,后被选拔入京为太学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黎玉台从国子监学习届满,由祭酒考核保荐到广东辖区候补知县,抵广东省城后,正待出缺莅任,在省城中病故于客寓,卒年36岁。 ...[详细]

李正才

  • 李正才(? ~1936年),苗族,蛇场乡新寨村人,曾任新寨村长。民国25年(1936年)蛇场乡乡长赵增寿令李正才调动武装参加桂系军队攻打杨福荫,李正才与杨福荫是好友,抗令不去,赵增寿恼恨,派人对李正才进行抄、掳、抢。两家结下了冤仇。这时候中共桂滇边区党委派到西林西隆工作的黄修南、 农保2人,从云...[详细]

李正儒 [公元1909年-1931年]

  • 李正儒(1909~1931),又名李恒珍。壮族。祥周乡仑圩街(原奉议县二都)人。童年时读私塾, 后考入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在奉议县立日新高级小学任教师,1925年4月韦拔群等到仑圩开展革命活动,常住他家。他受拔群革命思想的影响,1926年,开始从事农运工作,和一些进步教师带领学生上街宣传革命真...[详细]

李治平 [公元1906年-1983年]

  • 李治平(1906~1983年) 壮族。百育乡四那村那毕屯人。民国16年(1927年)3月他参加黄治峰领导的奉议县农-动,加入农民自卫军队伍。8月8日二都-时,他随农军在仑圩行动。当农民自卫军战士冲向, 摊准备活捉土豪黄锦升时,黄锦升企图拔出手 ,被农军战士拦腰抱住,夺下手 。李治平眼疾手快拔出...[详细]

龙德华 [清][公元1901年-1975年]

  • 龙德华,原名龙祖福,化名杨彩华。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原籍同乐镇秧林村彭家曹屯。12岁时跟邻屯水洞子姓方的铁匠学铁工技术。同时进私塾读书。学了一些简单农具的制造技术。不久,六维村田坝的恶霸杨昌梅以泗城府的名义来掳掠龙家(因龙家较富裕),并抓龙德华做人质,借以0银子。龙逃脱离家,中断了...[详细]

龙登连 [清][?-1797年]

  • 龙登连(? ~1797年),彝族,今德峨乡阿稿寨人。清嘉庆二年(1797年)初,在贵州省安龙县布依族常朝元、王囊仙领导反清起义的影响下,率领隆林各族人民举行了反清起义。 《西隆县志》记载:由于土官作恶, “霸村乡据为己土”, “世代充科承科累闾阎民不堪”, “扰害省民”。甚至夺其民女,...[详细]

隆建南 [公元1910年-1994年]

  • 隆建南(1910-1994) ,曾用名隆国权、隆振武、隆利北,平盂弄汤人,壮族,隆建南出身于农民家庭,年青时喜习武,有一定武功,乐施善事。民国22年~26年(1933年~1937年)常来往于越南边境和云南省七村九弄之间,为中共地下党送信。27年在平孟西邦屯和农振光、许胜南等人一起,杀鸡饮血酒宣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