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名誉 字嘉树,桂林市人。清光绪六年(1880)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官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贵州、河南主考,琼州、江宁、淮安等府知府。承其家学,宗法程朱,工词章、训诂、志乘、身心性命之学,对桂林地方沿革、宦寓、名胜、特产、人物等多所考证。曾参与总纂光绪版《临桂县志》。晚年回桂,任桂山中学校长...[详细]
李文钊(1889—1969) 学名铭勋,字文瑞,一字剑虹。桂林人。1917年考入广西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参加-,参与编写话剧《朝鲜-痛史》并公演,曾当选桂林学生联合会会长。1922年在梧州主编《华南日报》、《新中国壁报》。1925年出席孙中山在北京召开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次年赴莫斯科...[详细]
黎行恕(1893—1949) 字海珊。阳朔人。清朝末年入保定陆军第一中学炮科学习,毕业后历任湖南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回桂后改属林虎、马济部。1926年为北伐军第七军入湘前锋。后入陆军大学,毕业回桂先后任第四集团军参谋处处长、南宁军校高级班大队长、军部参谋处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五路...[详细]
李征凤(1902~1927) 原名桂生,学名炳勋,字剑魂,桂林市人。1917年考入广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 在校期间, 曾参加“桂林学生爱国会”,积极参与爱国-。1921年在该校毕业后, 与李文钊、 谢铁民等在桂林组建“新中国学社”,传播进步思想。1924年入上海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详细]
李宗瀚(1768~1831) 李秉礼之子。字北溟,一字公博,号春湖,桂林市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官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湖南督学、太仆卿、左副都御史、工部侍郎、浙江典试、浙江学政等职。为官期间,秉公办案,提携有识之士。喜藏书,爱好金石文字,曾构楼于榕湖南岸以收藏...[详细]
龙鹤龄(1880~1952) 字鸣皋,别号闻天,广西灵川县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秀才。因其父在桂林开设履祥商号经营不善,年年亏损,遂弃学从商,全力投入商店经营管理。仅四年,即陆续还清所欠债务,并有余力赞助地方公益事业,在桂林商界中影响甚大。从光绪三十四年起,多次出任桂林总商会董事、副...[详细]
龙家桓 ,(1939.6—)广西桂林人。擅长版画、油画、水彩画。1963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后在广西省文联广西民间美术采风队,广西博物馆,广西美术展览办公室工作。1979年后任广西艺术学院讲师。副系主任、教授。水印木刻《妈妈 的心愿》、《苹果熟了》、《瑶家的花裙》、《半个月亮爬上...[详细]
龙启瑞(1814~1858) 字辑五,号翰臣,桂林市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二十一年状元及第。由翰林院修撰历官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广东乡试副考官、侍讲、湖北学政、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江西学政、江西布政使等职。二十九年十一月,因丁父忧返回桂林。咸丰元年(1851)六月,受广西巡抚邹鸣鹤...[详细]
龙一飞(1907~1990) 原名家骧,桂林市人。民国15年(1926)赴法国留学,获里昂大学法科博士学位。从20年起,历任广西省政府咨议、广西经济委员会专门委员、广西省银行副行长、广西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兼银行科主任、经济系主任、国民政府行政院输出输入管理委员会华南分会委员等职。 38年6月,...[详细]
罗辰, 罗存理之子。字星桥,别号罗浮山人,桂林市人。清嘉庆间武生,自署武夫。工诗善画,书法亦佳。嘉庆七年(1802),参与《临桂县志》编修。居广州12年,以为南海吴荷屋绘游踪图扬名一时。道光十二年(1832)从广州起程,云游罗浮山、湖南岳麓山等地,“凡足迹所经, 或便道流连, 或纡途游览”。十...[详细]
罗存理, 字南潜,一字神谷,号梓园,因性好游览,自称五岳游人。桂林市人。出身布衣。工山水画,师从陕西蒋兴、法僧巨然,又不囿师说,讲求纵横驰聚,通神入化。喜作穹宕绝壑、灌木丛莽之山水画,尤以画桂林山水得心应手。凡有好的作品均以篆书署名。晚年画人物,用笔超脱,自辟蹊径,与当时的名家陈老莲、黄瘿瓢、罗...[详细]
吕璜 (1778~1838) 字礼北, 号月沧,又自号南郭老民,广西永福县人。清嘉庆四年(1799)肄业秀峰书院,六年中举人,十五年举进士。历官浙江庆元知县,奉化、山阴、钱塘、海防同知。为官期间,所至整饬剔蠹,以廉能称。每有疑案,即亲自核审。明察暗访,秉公判案千余件。道光五年(1825),因会...[详细]
吕竞存(1897—1967) 字镜秋。临桂人。清宣统二年(1910)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1914年就读于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7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学习,毕业后任 军政府第一-卫营连长。1921年任桂军第二路司令部副营长,又任第二混成旅参谋。1923年任桂军第五独立旅郁林(今玉林)...[详细]
马秉良 字云谷,因面庞须长径尺,人称马髯。回族,桂林市人。清道光间武生。精建筑,工篆隶,善丹青,尤长于画墨竹。曾自绘云谷图,吕璜、朱琦、蒋霞舫、彭昱尧等知名人士均有题跋。为人直率,虽隐居市井,每遇家乡有营缮事宜,均鼎力相助。好学,年近80,始学诗词,屡问不厌。著有《云谷王巢录》行世。...[详细]
马健卿,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岳父。幼饱读诗书,是清末秀才,曾任湖南永明县知事,民国初回广西任兴安县县长、广西银行常务董事等职,是桂林颇具名望的绅士。 出生于广西桂林,回族,虔诚的穆斯林。...[详细]
马君武(1881—1940) 原名马道凝,字厚山,到日本留学时改名马和,字君武,后以字行。祖籍湖北蒲圻,出生于恭城,后定居桂林。幼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起,先后就读于广西体用学堂、广州丕崇书院、上海震旦学院,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和法文。二十七年赴日本留学,为广西留日第一人。在日本结识...[详细]
满谦子(1903—1985) 原名满福民。荔浦人。1919年入广东岭南大学附中,与冼星海同班。1925年入岭南大学文理学院外语专业学习,后因两广军阀混战辍学回桂,先后在荔浦、桂林、平乐等地的学校教外语、体育和音乐。1929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声乐班学习声乐,先后师从周淑安、苏士林(...[详细]
马佩璋(1903年——1962年12月4日),回族,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的夫人。1903年生于桂林,出身于书香门第,肄业于桂林女子师范。父亲马健卿,母亲骆氏。父亲自幼饱读诗书,是清末贡生,曾任湖南永明县知事,民国初回广西任兴安县县长、广西银行常务董事等职,是桂林颇具名望的绅士。 喜结姻缘 ...[详细]
马云卿(1875—1943) 又名马建斌。临桂人。因肚圆歌多,如当地肚里有货的草编饭包,绰号马饭包。8岁开始唱歌,一唱60年,远近闻名。其山歌源于生活,诙谐风趣,不少人为对歌慕名远道而来,但都不是对手。为贫民歌唱,不断用歌声唱出贫苦百姓的艰辛和呼声,为叫花子编苦情歌,揭露社会的黑暗,诅咒旧社会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