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鸾 [公元1930年-1995年]

  • 马淑鸾(1930~1995) 著名人口学家。女,广西桂林人。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后分配到上海国棉二厂计划科工作,1955年调南京大学任教授。曾任中国人口学会理事,江苏省人口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她长期从事中国小城镇人口问题、人口素质以及人口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详细]

覃梦榕 [清]

  • 覃梦榕字榕士。高田乡朗梓村人。幼小勤奋攻读,才思敏捷,考试常名列前茅。由廪生登举人,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中进士,派往贵州省,历任普安、定安等县知县,贵州乡试同考官。因居官廉洁,治理有方,有较高的声誉。在任知县期间,亲自主持书院月课考试,以甲乙丙等评定优劣,使县书院的学习风气得到振兴。后因...[详细]

蒙火德 [公元1947年-1989年,革命烈士]

  • 蒙火德(1947~1989年) ,茶洞乡思吉村人。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196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生产小队、生产大队干部。1973年冬在江洲水坝工地,他奋力顶住从高处滚落的抽水铁管,保护了坝底民工的生命安全,右手为此压断了两只指头。 1979年蒙火德转为国家正式干部。1980年任茶洞公...[详细]

蒙廷章 [清][公元1814年-1874年]

  • 蒙廷章(1814—1874),壮族,崇化里蒙岭(今罗锦乡林村蒙岭)人。他家境微寒,无力供他上学,可他天资聪敏,看牛时常在学馆外偷听偷学,不几年也能识文断字。16岁那年拜金鸡村韦姓师傅学唱调子,从此开始了彩调生涯。他记忆超群,一学便通,不久便成了最出色的彩调演员。当时,彩调在锦桥里(今属罗锦乡)...[详细]

莫超萃 [公元1883年-1947年]

  • 莫超萃(1883—1947年),字汝勋,号美山,延东乡官垌村人。少时曾读私塾,20岁毕业于前广西省立师范,嗣后于桂林浸信会医院学医。学成回县,曾于县戒烟所就职,后任资源医务所所长。 莫早年潜心攻读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扁鹊《难经》、王叔和《脉经》以及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详细]

莫炽 [清][公元1795年-1861年]

  • 莫炽(1795~1861),字以南,大莫村人,家境清贫。十五岁应童子试,以县试第一名入学。后因生活日益困难,诗、文皆自学。清道光十五年(1835),莫炽赴乡试,中经元。道光二十四年(1844),赴会试,中第二十八名进士。先任山东省乐陵、昌乐、博兴等县知县,后任兖州府滋阳县知县,到任即以拒受礼物、...[详细]

莫敌 [公元1910年-1962年]

  • 莫敌(1910—1962),字天纵,百寿县坳上村(今百寿镇坳上)人。出身小地主家庭。14岁时不愿读书,偷偷逃离父母投奔国民军。民国十四年,随国民军第七军北伐,参加了八义集、龙潭等地战斗。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提为连长,少校副官。民国二十五年回广西军校高级班深造。 民国二十七年,升任一七六师一0五六...[详细]

莫洞庭 [公元1869年-1947年]

  • 莫洞庭(1869—1947),幼年名文江,成年易名文光,西岭圩(今属西岭乡)人。少年渎私塾多年,成年在家耕种。光绪末年,倡议辟荒林、迁旧坟,兴建西岭圩市,毁菩萨,改旧庙,兴办西岭小学校。他好为群众打抱不平,触犯了当地豪绅,被诬告到县。知县肖凤韶遣兵捉拿。他于宣统二年(1910年)夏出走广州、香港...[详细]

莫和兴 [公元1921年-1949年]

  • 莫和兴(1921.9~1949.8),代号莫冷。灵川镇木马村二排人。家境贫寒,小学未毕业即当雇工。 桂北人民解放总队秘密联络员。1947年7月“灵田起义”以后,他被组织上指定为木马村农民小组领导成员之一,后又担任“白面红心”的木马村村长。 木马村地处湘桂铁路和桂黄公路的东侧,南距桂林仅10公...[详细]

莫勉之 [公元1911年-1983年]

  • 莫勉之(1911—1983),号超人,字毓华,平安乡北溪村人。民国15年春,莫勉之在省立梧州二中读书时,经共产党员陈漫远、余永翘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梧州三角咀地区从事 、 活动。“四·一二”政变前夕,因赴广州参加 学习被二中开除学籍和通缉,其父莫遗贤通过拜把兄弟黄旭初的关系,取消了通缉令。...[详细]

莫天瑞 [公元1874年-1950年]

  • 莫天瑞(1874—1950),号叠教,三皇乡古城村人。少年时读了几年私塾。他识不得几个字,却很能背古书,只要是先生教过的文章,他全能背出。 他的舅父黎天柱,在峨眉山为僧数十年,精通武术、气功和伤科医术,后传于莫天瑞的母亲。莫自幼跟母亲习医学武,又得湖南籍草医林发通、粟发旺传给水法,精通骨伤科...[详细]

莫休 [公元1912年-1938年]

  • 莫休(1912—1938),福利镇青鸟山村姑婆寨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2年肄业于广西省立第三高级中学,后投考广西航校为第一期飞行生。毕业后,入日本明野陆军飞行学校深造。 1935年任广西航校少尉飞行员,1937年擢升为广西飞机教导队中尉分队长。后调第五路军飞机第二中队任分队长。 抗...[详细]

莫志高 [公元1929年-1948年]

  • 莫志高(1929.5~1948.6)乳名六七。灵川镇田南村人。因家贫,仅读过高小。1944年10月30日,莫与秦初妹在堂屋举行婚礼时,夫妻同被日军掳走,莫中途逃回,秦至今杳无音信。 他满腔国恨家仇,毅然参加灵川政工队,作战勇敢顽强。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特支安排回家务农作掩护,为地下党保藏0弹...[详细]

欧六珍

  • 欧六珍,平乐县阳安乡古端村龙汉塘屯人。1947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步兵十八师一七三团机炮连班长、教练员。先后参加过解放孟良崮、贯城、马庄、郑阳、六宗、上海等战斗和淮海战役及渡江作战,在历次战斗中,欧六珍作战英勇,不怕牺牲,多次立功受奖。荣立战功有:解放孟良崮立三...[详细]

欧阳纯武 [公元1874年-1944年]

  • 欧阳纯武(1874—1944年),苗族,清末秀才,两水苗族乡社水村人。欧出身贫苦,无力进学,全凭天资和孜孜不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自学成才。他精文学、通医理,在书法艺术上造诣尤深,他以柳、颜字体为基础,自成一格。清末及民国时期,五排地区的私塾教师及一些有识之士,多为其门下。他为人正直,医德高尚...[详细]

欧玉连 [公元1874年-1942年]

  • 欧玉连(1874—1942),城厢镇(今恭城镇)太平街人。一生经营小食品,精通各种糕点、糖品制作技艺。他所制油炸发面饼最为上乘,质地松软,能张能缩,放在手心可捏成团,放松后恢复原状。其味有黄糖甜味、焦盐成味两种,尤以焦盐面饼最受顾客喜爱。他制作的红薯糖,松软爽口而无红薯气味。柚皮糖驰名全县市场。...[详细]

潘荣瑞 [清]

  • 潘荣瑞,号少波,东镇乡栗木街人。以附贡试用训导。为人好善举。 古来由荔浦至平乐通道,途经鸡冠岭,崎岖险阻,荣瑞深怜行人之苦,于清光绪年间,倡议开辟新路,由岭平口直通耙齿,绕火焰山脚至朝水村,渡江口越分界岭抵平乐。路程与原路相等,且道途平坦。新修此路,需耗银千数百元,但题捐者不尽缴款,后由荣瑞...[详细]

潘绥藩 [清]

  • 潘绥藩,字靖侯,号剑亭,荔浦南乡高洞村人,清雍正己酉(1729)科举人,曾任湖北省南漳县知县。初到任时,在审理诉讼中,水源纠纷案占案件总数十分之八九。潘绥藩便将幼年在家制竹筒水车提水的方法相传。每遇争水,则捐资购竹,亲自教制竹筒车,又到田间勘测,指导挖车沟及安筑车埠。凡团绅来见,都以竹车汲水的方...[详细]

盘天保 [公元1915年-1937年]

  • 盘天保(1915~1937),瑶族,全县恩德区弄岩中村(今全州县东山瑶族乡黄龙村公所)人。 曾读私塾三年,写得一手好字。其人中等身材,体魄强健。经师传授颇有武术功底。为人机智。虽然年纪轻轻,却已是山寨中极有威望的自然领袖。他愤于当时瑶胞饱受帝、官、封压榨,渴求反抗。后至大源受到瑶民领袖凤福林...[详细]

彭祖锡 [公元1907年-1937年]

  • 彭祖锡(1907—1937),号泽波,庄埠村(今属恭城镇)人。16岁考入省立平乐十中,后相继在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复旦大学、广西大学就读。“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入东北三省。他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加刻苦钻研。民国22年,他发明蔗渣制造0。广西省政府多次派人验证,可代黄色0使用,装置木柄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