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煌茂 [公元1919年-1950年]

  • 李煌茂(1919—1950),贺县黄田乡机子街人。民国26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李煌茂中学毕业即参加广西学生军,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民国30年加入共产党(后因故-),同年学生军解散, 他回乡任小学教师。1949年7月,中共桂东工委决定组建平恭工委,开展武装斗争,迎接广西解放,将他调往平乐,经平乐地...[详细]

李慧 [公元1918年-1943年]

  • 李慧(1918一1943年),张家钓鱼村人。民国23年(1934年)就读于广西大学梧州附属高中,他学习努力,成绩优良,生活俭朴,慷慨助人。民国25年,积极参加“一二·九”救亡运动一周年大-和募捐支援抗日运动。 民国26年春参加梧州救国话剧社演抗日剧,同年9月考入广西学生军,民国27年随军进入大别...[详细]

李吉寿 [清][公元1815年-1896年]

  • 李吉寿(1815—1896),字次星,号万松老人,又称梅花馆主,李熙垣第六子。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历任龙昌、郫县、彭山、金堂、广元、东乡、新津、彭县等县县令,重庆府知府。为政期间,多有“惠政”。以“廉明”称于当地。 李吉寿擅长绘画,特别善于画梅花。为了画好梅花,种植了数百株梅以供...[详细]

林锦明 [公元1924年-1959年]

  • 林锦明(1924—1959),后街地(今属恭城镇江贝村)人。广西省立平乐师范毕业。恭城解放前夕,林锦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秘密革命宣传活动。解放初期,他在县-担负治安保卫工作时,有3个恶霸地主和土匪,企图请他说情减免判刑,分别用100万元(旧人民币)、12担大米和8担谷子, 对他进行贿赂,遭他拒绝后...[详细]

林岑楼 [公元1892年-1978年]

  • 林岑楼(1892—1978),又名启崇,城厢满塘村(今属恭城镇)人。19岁开始跟随叔父林栋臣学医, 40岁主方于城厢同仁堂,历时6年。曾任县立医务所所长、城厢镇中西医联合诊所主任, 1954年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和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1956年4月调任平乐专区人民医院中医师, 8月调任广西省人民...[详细]

林鸣皋 [公元1892年-1969年]

  • 林鸣皋(1892—1969年),原名林远明,曾用名林鹤翔,二塘马家新车坪村人。解放前曾在马家、二塘、附城等地小学任过教,后改行行医。1954年加入二塘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调到平乐县医院。同年11月调广西中医专科学校任教。其时他已64岁高龄,但精力旺盛,参加编写了《广西常见疾病中医治疗学》,选...[详细]

林伟雄 [公元1916年-1950年]

  • 林伟雄(1916—1950),又名林俊贵,绰号林猛,福利镇林家榨村人。高小毕业后,即参加国民党军,历充班、排、连长,并任南宁分监部少校科长。1945至1947年,充任碧莲乡、福利乡乡长, 大肆征兵、征粮、征税,得到上级赏识。1948年重新起用为广西保安第5团营长。后编入46军330师任团附。19...[详细]

林责夫 [公元1908年-1937年]

  • 林责夫(1908—1937),字庆先,阳朔县城人。15岁投奔在湖南长沙任绥靖公署少将参谋长的舅父程继川,得保送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学习。毕业后在湖南军队中充当排、连长。因家中无人照顾,程遂专函介绍他回广西,任广西第四集团军上尉参谋。 1928年入南宁军校高级班深造,后历任少校营附、营长...[详细]

林中奇

  • 林中奇,平乐县沙子镇维新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农历七月七日,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自小热爱劳动,学习努力,17岁考入桂林初级师范学校,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于民国13年(1924年)考取南宁军校。民国21年任第四集团军总政训处政训科长。后因故回家闲居半年。民国22年在国民党平乐县党部任干事...[详细]

李佩蘅 [清][公元1792年-1851年]

  • 李佩蘅(1792~1851),字榕龄,号子杜,大塘乡大莫村人。自幼从兄长学经、史、子、集,工楷书,清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二十三年中解元,二十五年中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改授湖南省安乡县知县。一年后因公事被罢官,于是邀游湖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以诗文与当地名士相唱和,后留湖南,主讲湘...[详细]

李清 [公元1908年-1975年]

  • 李清(1908.2.16-1975.4.11) ,原名李旺孙。灵川镇雍田村人。佃农,为人刚正义侠。 曾是桂北游击队最早的农民小组——雍田村农民小组负责人。 1949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是灵川地区解放战争时期发展的4名农村党员之一。 1939年春,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陈岸等在雍田举办广西党...[详细]

李其实 [公元1904年-1943年,革命烈士]

  • 李其实(1904~1943年),号春华,六塘镇人。桂林中学毕业后,任六塘高等小学教师期间,与同校教师黄锦辉等人创办《六塘公益报》,并组织师生公演话剧,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1924年春,与黄锦辉等到广州报考陆军讲武堂,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根据党的指...[详细]

李瑞熊 [公元1888年-1951年]

  • 李瑞熊(1888~1951年),平乐县沙子乡保和牛头(现李家)村人。他出生于地主家庭,幼时在沙子街读私塾4年。 后进入广东韶关滇军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国民党部队当兵。 因作战时,舍得卖命,颇为上司器重。民国10年(1921年)在广西陆军第一师当排长。民国21年,调任广西东兰县县长兼警备司...[详细]

黎绍武 [公元1894年-1978年]

  • 黎绍武(1894—1978),莲花老圩(今属莲花乡)人。14岁进平乐县沙子街“兰斌小社”学桂戏,艺名兰芬。开始学旦行,22岁后,因喉嗓变化,改行司鼓。从此辗转于广西、湖南两省的80多个戏班。黎绍武深谙戏曲的章节场次、唱段文白,根据剧情需要,打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鼓点,为演员烘云托月,加强舞台气...[详细]

李世德 [清][公元1797年-1847年]

  • 李世德(1797—1847年)出身于梅溪下庄塘一首富人家,有兄弟二人,德居长。世德身高七尺,头大腰粗,甚是魁伟。早年有志于武举,曾入新宁私家武馆习武。因数试不弟,遂遁入空门,到梅溪云台山(即八角寨)空王寺为僧。中年还俗,娶妻邹氏。世德乐善好施,其家临资江,当湘、桂要冲,来往船只,每日数十艘之多,...[详细]

李时敏 [明]

  • 李时敏,平乐县人,明景泰四年(1453 年) 中举人,被派到广东信宜县做知县。他为官宽厚、廉洁,卓有政绩,深受当地民众所爱 戴。升为化州知州后,有一年,化州发生严重 自然灾害,上方却催交课税甚紧,时敏说:即 使我催课是称得上能干的,也不能催啊,总不 能逼得民众生活不下去吧? 他把灾情如...[详细]

李时沛 [清][公元1730年-1807年]

  • 李时沛(1730~1807年),字雨亭,界首镇人。祖父李之纲,父亲李世正,都是读书之人。 李时沛自幼年起跟随父亲和祖父学习诗书,吟诗作对,常出口成章,被人们视为圣童,少年便成为秀才,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举人。 乾隆十九年(1754年),任盐城县知县,年仅25岁。此后,历任无锡、睢...[详细]

李顺发 [公元1910年-1933年]

  • 李顺发(1910~1933年) 瑶族(盘瑶)。又名兴祥,奶名八生,出生于江底乡梨子根。 其父李财顺垦山砍树,不幸被大树压死,顺发时年10岁,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顺发读了几年私塾,十四五岁就替代母亲耕田种地,操劳家庭生计。21岁结婚。 1932年冬,李顺发去灌阳县参拜“瑶王”。“仙婆”杠铜...[详细]

刘发林 [公元1932年-1949年]

  • 刘发林(1932~1949) ,绍水镇秀石村公所水南山村人。1949年4月参加桂北游击队越城部队。同年7月1日在蒲竹园(属绍水镇)战斗中负伤,隐蔽于白塘村堂姐(刘荣的胞姐)家。由于村长告密被抓,关在当时的白沙乡公所(今属绍水镇),严审,要他供出游击队的情况。刘发林始终回答:“不知道! ”敌人威...[详细]

刘立道 [公元1900年-1981年]

  • 刘立道(1900~1981年),会仙乡邦山底村人。民国14年(1925年)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海丰农民自卫军干部训练所队长,同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5年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干事、湖南农军辎重营营长、十一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参谋长。次年参加“南昌起义”后,赴广东任工农革命军第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