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南 [公元1899年-1984年]

  • 雷振南(1899~1984年)中医师,祖籍湖南湘乡,后在平等乡麻龙屯落户。 1917年毕业于旧制高级小学,旋返原籍杨家湾彭厚生主办的“中医学习馆”学习,次年转入富田桥陈梅林医馆深造,并投师当地名中医周贤清。1930年夏,归龙胜石村开中药店,潜心中医事业。建国后,至瓢里街开设养-室”。 1...[详细]

李珙 [宋][公元1085年-1126年]

  • 李珙(1085—1126)字温之,毛洞里(今堡里乡)人。宋大观元年(1107)武状元。大观年间,宜州(今属宜山县)部分少数民族武装-,李珙奉命镇压,以立了头功升为知州。接着多次任边防将领,后升为武功大夫,提拔为东南第十二将。刘华三聚众自虔吉二州入广东时,朝廷升李珙为广东路安抚使。一到便将刘部全部...[详细]

梁昌诰 [公元1880年-1926年]

  • 梁昌诰(1880~1926年),字右真。茶洞乡定安堡村人。幼年勤奋苦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试中解元。不久留学日本,入明治大学。学成归国后,历任教育、司法专门学校校长等职。宣统年间(1909~1911年)在家乡发动群众捐资兴办新学,动员其父捐田12亩,加上群众所捐,共得学田69.3亩。...[详细]

梁民宪 [清]

  • 梁民宪,字西庚,号竹深荷静之斋主人,修仁镇梧村人,清道光年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 梁西庚幼年勤奋好学,因家境贫寒,无钱购买纸墨,于是,以笔蘸水,在晒谷坪上练字。 喜摹赵孟頫碑帖,爱草书。 西庚青年时代时入京应考不第,但他的书艺得到湖南道州何绍基的赏识,因志趣相投,遂成莫逆之交。梁...[详细]

梁莹 [公元1923年-1948年]

  • 梁莹 (1923~1948) ,朝南乡梁家村人。桂林师范学校毕业。1944年参加过抗日战争。 1946年10月在桂林市经陈扬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梁莹在桂林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善于团结兴、全、灌等县的同学。在中共桂师支部领导下,他与班里骨干喻家福、黎炳璇领导全校进步同学学习马列主义著作...[详细]

廖保龄 [清][?-1908年]

  • 廖保龄(? ~1908年),字松甫,平乐县榕津乡(今张家镇榕津村)人,幼年习武,练得一身武艺,且善于骑马射箭。18岁时入平乐武库,后在平乐协标任职。不久提升为把总。清光绪四年(1878年) 归广西提督苏元春的毅新军,被提升为千总,与主将陈嘉驻守镇南关(今友谊关)。 光绪十年三月(1884年4...[详细]

廖炳坤 [公元1886年-1956年]

  • 廖炳坤(1886~1956年) ,曾用名廖振荣, 张家镇榕津村(原榕津乡) 人,占有耕地约2000 亩,年收租谷2560担。为平乐县最大的地主。 廖炳坤于民国13年(1924年)曾充任广西省全 县县长。罢职后回乡靠收取田地租、放债过剥 削生活。1949年临解放时,携带全家逃亡香港。...[详细]

廖必强 [清][公元1619年-1694年]

  • 廖必强(1619~1694),字千能,号荷柱。恩乡鲁荐村(今两河鲁水)人。聪颖好学,十岁以文名誉满乡里。然屡试不中。清康熙九年(1670)他已51岁才得中庚戍科进士。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始为广西巡抚郝浴知其才,聘请他担任广西通志总裁。因他编纂通志有功,郝浴赠他“三江文献”和“学富缥湘”两...[详细]

廖长有 [公元1947年-1970年]

  • 廖长有(1947—1970),杨堤乡双全村人。1966至1967年间,双全村后山先后发生三次火灾,廖长有与群众一起,扑灭山火,保住了大片森林。 1969年冬,双全村生产队的黄麻浸泡在漓江边等待剥皮,夜间突然涨水,他闻讯即刻带领民兵抢捞,使生产队5000公斤黄麻免遭损失。 1970年廖长...[详细]

廖竞天 [公元1895年-1983年]

  • 廖竞天(1895~1983),字明哉,两河乡下鲁荐村(今鲁水村公所鲁水村)人。廖竞天幼年在全县高等小学堂读书,毕业时便大胆向县参事会议长蒋韵清呈递了一份请求创办全县中学的报告。旋经县参事会研究采纳,决定由县知事张东烈亲自主持筹建工作,民国元年(1912)秋建成开学,成为本县最早的一所中学。 ...[详细]

廖敏 [公元1921年-1985年]

  • 廖敏(1921.9—1985.11) ,原籍湖南省城步县金南乡江头村。幼时在当地村小就读。民国27年(1938年) 仅17岁的廖敏即在资源的浔源乡任副乡长,翌年升任乡长。30年1月弃政从戎, 服役4年,曾在国民党131师392团任排长、连长之职。34年3月至6月,在资源县自卫队先后任中队长、 督...[详细]

廖启华 [公元1925年-1961年]

  • 廖启华(1925—1961) ,永福县矮岭人。1949年2月在桂林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回矮岭小学实习, 秘密进行革命活动。4月,受中共桂林城工委派往全州参加武装斗争,途中受阻, 又奉命回永福进行地下工作。6月15日,廖与莫一民等桂师学生在潮水组织了“永福人民翻身队”,廖任队长。一天,廖以筹...[详细]

廖文俊 [公元1895年-1933年]

  • 廖文俊(1895~1933年)壮族。和平乡平安村人。幼时就读私塾,青年时务农,喜交友谈古论今,议论时弊,常感概不已。为人诚实,处事公正,成为龙脊平安寨老(民族自然领袖)。寨上发生事端、夫妻纠葛,都请他去排解,常使纠纷0解决。 廖文俊不畏官府淫威,坚持正义。民国15年(1926年)龙胜县长李天...[详细]

廖藻 [公元1871年-1946年]

  • 廖藻,(1871~1946)字莘农,两河乡鲁水村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科举人,湖南试用知县。后任马南厘捐局总办,广西省议会议员,西延州同,恭城县知事,奖五等金质单鹤章,咨调广东即补县知事。历任佛山新涌税厂韶州东西厘厂总办,历充西延筹备设立县治委员。三委全县知县均不就。民国22年至24年...[详细]

廖泽汉 [公元1916年-1976年]

  • 廖泽汉(1916~1976),新坪乡凤岗村凤田厂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春,廖泽汉响应上级号召,按照“自愿结合,等价交换,民主管理”三大原则,在本村组织起第一个临时变工互助组,被选为互助组组长。他首先建立评工记分制度,从而激发了组员的生产积极性,当年早稻获得了增产,充分显示...[详细]

廖章甫 [公元1875年-1933年]

  • 廖章甫(1875~1933年) 壮族。字鸿飞,出生于和平乡龙脊。少时入私塾,成年赴桂应试,授予庠生。自此,在马海、廖家寨私塾执教。 1912年7月, 武宣黄祖瑜就任龙胜知县,委廖章甫任县政府财粮科员。1925年10月,灵川李天骏就任县知事,廖章甫升任司爷(秘书),从事撰拟文稿工作。廖在此期...[详细]

李春讯 [公元1925年-1949年]

  • 李春讯(1925—1949),瑶族,古里洞(今属莲花乡蓝洞村)人。自幼聪颖,高小未毕业,考入省立平乐中学。因家庭经济拮据,帮印刷厂拣字,替学校打水扫地,挣点小钱坚持读书。 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星期天和节假日,常到天主教堂向美国传教士学英语。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街头巷尾、酒楼伎馆、码头闹市考察...[详细]

李德明 [公元1916年-1989年]

  • 李德明,(1916—1989年),1916年出生于车田苗族乡坪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幼年即失去了童稚的欢乐,整日上山打柴,帮人看牛,协助父亲为家庭的生活而奔波劳碌。民国22年(1933年),其父李才多因参加兴、全、灌、资的瑶民起义而被国民党抓捕判刑。释放后,带着李德明到全州桐油山帮工,养...[详细]

李观象 [唐]

  • 李观象,五代后期临桂人。先在楚国辰州刺史刘言帐下任掌书记职。后周广顺元年(951年) ,楚恭孝王马希范弟马希崇篡位,将恭孝王囚禁于衡山。刘言兴兵讨伐,率大军进攻潭州。马希崇派使者求和,李观象向刘言献计,说恭孝王的旧将还驻扎在长沙,他们必不肯坐视潭州落入别人之手,不如先发檄文令马希崇杀了他们,取潭...[详细]

李宏成 [公元1922年-1976年]

  • 李宏成(1922.11~1976.7),化名刘创。潭下镇老街村人。解放前曾任小学教师。 1947年7月参加桂北游击队, 曾任南锋部队、第十大队副队长、队长。其性格刚毅、诙谐,酷爱《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斗智斗勇的书籍和戏曲。 1948年3月, 国民党广西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陈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