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升(生卒年不详),河源县城镇上城人。明成化十九年(1483)中举人,成化二十年(1484)中进士。这科广东连捷者独马升一人,故有“百粤特秀”之称。县人为表其人其事,特于县城镇上城北门其住地建立“进士坊”,以资赞誉。 马升中进士后,授任福建沙县知县,后调任建宁县知县。建宁县原无县城,马升是第...[详细]
欧阳轲(1924.3~2002.7),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1939年8月考入老隆师范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通过同乡会组织成立粤剧团,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41年底,欧阳轲与刘波、刘国梁等人,参加中共龙川地下县委举办的党训班。1942年夏,欧阳轲转到梅县华南中学读高中。19...[详细]
欧阳璞(1906~1946),河源县船塘老围人。1939年春,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来到船塘,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欧阳璞协助华侨服务团开展活动,带头办起老围民众夜校,自任校长,吸收青年群众学习文化知识,传播抗日救国道理。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大年三十晚上,敌人包围老围村,欧阳璞撤退至...[详细]
欧阳标(1918~2003)原名欧阳汝岑,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知名人士欧阳仲琴长子。1940年10月,在省立梅州中学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1944年,经党组织同意在广西考入湖南宁乡北平民国学院读书。1944年5~9月,在广西桂林宜山、忻城、上林等地参加中共地下武装斗争。1946年9月...[详细]
欧阳波(1920.7~2004.11),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1935年考入龙川一中。1937年11月参加革命,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赴省立梅州中学读书,同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1年考取桂林国立广西大学法商学院,1942年,广西省委决定粤籍党员学生转学至坪石国立中山大学借读,成立中山大...[详细]
欧阳惠山(1875~1927)。河源县骆湖下欧人。1910年秋,欧阳惠山在船塘与欧阳俊的秘密联络下,组织上千人的革命军。次年农历3月29日,为配合广州起义带领队伍在东江沿岸一带攻打县城,并攻克河源县城,自任县长之职。后队伍退回乡村活动。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委派欧阳俊到河源等县组织农军,筹...[详细]
欧阳俊(1885~1913),河源县船塘老围人。少年聪颖,有神童之称。光绪末年,他考入惠州中学,后由良师挚友朱执信、梁镜球推荐加入同盟会,一面求学,一面从事革命。中学毕业后,考入两广高等学堂(广雅学堂)。 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即黄花岗之...[详细]
欧阳木恒(1917.9~1996.5),河源县船塘新寨老屋下人。1939年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起初,他负责搜集情报,写成书面材料及时向欧阳梧领导的游击队汇报。1947年8月,任中共河西分工委下辖船三(船塘、三河,包括漳溪)区委组织委员,积极培养先进分子入党,壮大党组织的力量。同时,成立农民协会,...[详细]
欧阳其昌(1916~1946),又名欧阳杰喜,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1939年春,东江华侨服务团第五分团在船塘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经欧阳潭介绍,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1年,欧阳其昌任老围区中心支部书记,1942年任河西县老围区特派员、龙和河边界交通站站长等职。1943年,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到三河...[详细]
欧阳涛(1918.9~2004.11),河源县船塘流石村人。1938年,他在车田中学就读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9月,党组织派欧阳涛任船塘区委(即河西区)委员,负责青年和-工作,不久,被派到灯塔区白礤村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展工作。 1940年初,中共船塘区委办有油印刊物《大路》。1941...[详细]
欧阳伟(1889~1915),别号铁庵,河源县船塘老围人,欧阳俊胞弟。 1914年孙中山寄手谕予欧阳伟,勉励其“继其尊兄遗志”,并委任欧阳伟为东江国民军副司令。欧阳伟立志报国,参加反袁,不惜变卖祖田,筹措钱粮 弹与司令刘云龙一起重组民军,在河源县船塘、骆湖、上莞、曾田等地征召壮丁400余人,...[详细]
欧阳霞(1924~1963),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龙(川)、和(平)、河(源)边境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建立后,他参加游击队。 老围村欧阳×凡曾是船塘乡 乡长,勾结 政府军队,横行乡里,抽丁抢粮,同时派出人员监视中共地下党和游击队的活动。1947年清明节...[详细]
欧阳裕(1921.4~2004.9),河源县叶潭儒步井塘村人。 1939年2月,欧阳裕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在河源县城举办的第一期“东-年抗日干部训练班”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中共能溪区委成立儒步党支部,欧阳裕任支部书记。1940年4月,他以学生身份,担任中共崇伊中学党...[详细]
欧阳源(1912~1986),河源县叶潭儒步村人。1938年参加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在能溪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能溪乡抗日先锋队副队长、中共五华县岐岭区委书记、东江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部长、中共河源县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河源县委委员、河源县抗日自卫大...[详细]
欧阳珍(1923~1949),连平县三角百兴围人。少时家贫,初小毕业后就开始分担家庭生活的担子,到过河源、惠州、香港等地,做过小贩、零工、勤杂、狱卒,奔波劳碌,生活艰苦。 民国36年(1947)6月下旬,欧阳珍离家到和平青州投奔游击队,后加入“连和边区人民武装义勇追击队”,并担任班长。7月下...[详细]
欧阳仲琴(1895~1953)又名欧阳月磷,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曾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后告老还乡,任船塘税捐征收员,船塘八一小学校董会董事长、船塘中学校董会董事长、船塘 所巡官、船塘乡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欧阳仲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 1939年3月,“东团”第五分团30多人来到...[详细]
潘炳西(1935—2001),男,东源县仙塘镇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51年6月起在河源县下城办事处任干事;1952年12月起在河源城镇历任文书、统计员、组织干事;1955年10月起在船塘区委会任组织干事;1956年4月起在河源县委组织部任干事;1964年5月起在河源县黄村公社任党委副书记;...[详细]
丘崇昆(1913—1943),河源县城镇上城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自初中毕业后,见国家积弱,外患频仍,激起其爱国热情,决意弃文就武,投身革命。于民国19年(1930)考取广东燕塘军官学校,经过4年学习训练,随军见习1年后,被任为排长,民国25年(1936)提升为连长。 民国26年(1937)...[详细]
丘国贤(1911~1948),河源县三河流洞村人。1944年8月,弃教从戎,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参加曾生领导的东江纵队第三支队,说服父亲,带头捐献稻谷50多担,并经过多方努力,各方支持,共捐粮食300多担,购买了几十支枪和一大批药品、弹药运往部队。1947年9月,中共三河地下党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