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林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省河源市出生日期:1971年6月职业:以纯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郭东林:以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知名休闲时尚品牌“以纯”的创始人。自1997年和虎门结缘开始,郭东林便具有长远的眼光。早期将以纯定位为青春休闲风格的服饰并坚持走品牌专卖的路线,使得今日的“以纯”红遍大...[详细]
李河君,1967年8月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汉族,客家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91年,李河君白手起家,向自己大学老师借款5万元人民币,创立汉能控股集团,经过二十多年努力,汉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营水力发电企业和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 在他二十多年的创业史中,...[详细]
林立,1963年出生于广东河源市紫金县,林立是家中长子,其下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亲林锡照一直在当地银行和政府部门任职,母亲长期在当地乡镇企业工作。 文革期间,林锡照曾受牵连下放到农村,那时林家一家6口人紧靠微薄的工资生活。“那个时候应该是林立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从小还是受了苦。”父亲林...[详细]
魏秋环(1923~1970),河源龙川县人。年少时家境困顿,做学徒维持生计,受当地革命志士的鼓舞和感化,加入中共 组织“少共队”、“抗先队”,参与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调至老隆青年书店做店员,兼做中共交通员工作,不到三个月被国民党 派封店,又调至县邮政局当司机,继续从事交通...[详细]
刘日知,男,汉族,1958年9月生,广东连平人,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0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培训部三年制培训班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1974—1979年新丰县知青,革委会打字员,农林水办公室干事 1979—1983年华南师范大...[详细]
罗声,男,1918年生,广东和平人,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广东和平热水华侨回乡服务团第七团和西队副队长,东江纵队政治部组织干事,广东增城县四支队武工队队长,增城、龙门、博罗、从化人民自卫队政治指导员,增城县东三支队第二团、第六团政治处主任,增城县人民政府县长、县委组织部...[详细]
陈果(1917—1977年),原名子如,别名陈强、陈棋。紫金县古竹水东村人,出生于贫苦家庭。1939年7月,陈果加入中国0,投身抗日战争。1940年春,0紫金县党组织转入秘密活动。他被派回家乡,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发展党组织,建立起古竹水东、河源黄泥金党支部,并任古竹区委书记。1944年春,古...[详细]
陈用良(1903—1986年),又名运业,紫城镇人。广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回紫金县第一高等小学任教。1919年五四运动后,参加革命运动。1926年任紫金县总工会主席。1927年4月,他参加了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 。大革命失败后,于1928年出走马来西亚沙巴洲山打根定居。1934年起在山...[详细]
戴瑞玲(1906—1928年),女,紫金县古竹镇人,出身平民家庭。小学毕业后,随父迁广州东沙角居住。后考入执信中学,被选为广州市学生联合会执委兼宣传部长。1926年秋,加入中国0。7月调入0广东区委妇女工作部工作。1927年4月,由于坏人告密,她被国民党广州警备司令部逮捕。后将她释放,派特务跟...[详细]
戴耀田(1903—1935年),紫金县古竹镇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五四运动爆发后,与进步青年黄伯洪、黎伯均等组织宣传队在古竹圩张贴标语,进行演讲,开展 日货运动。1924年春,戴耀田加入中国0。在古竹地区组建农会,并组织起18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同年冬,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任广东...[详细]
邓缵先(1875年-?),号芑州,紫金县蓝塘镇布心村人。13岁中秀才,博学经史,尤工诗词。任过本县议长。民国初年,他赴京参加县政人才考试,派任新疆叶城县县长。任职期间,教民造水车,灌溉农田,促进了边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位十余年,政绩甚丰,民多拥戴。后在回族-中丧生。 邓缵先生前著述甚多,曾在赴...[详细]
杜林芳(1853—1933年),号翰笙,紫金县蓝塘围背村人。19岁中秀才至岁贡,后屡试不第。1911年任县劝学所所长。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教育事业,门生遍县。1921年至1923年任紫金县长。1925年,杜林芳与邓纪瑞、甘仿渔在家乡蓝塘创办“紫金县第二高等小学”,并任校长,建起800平方米的3层...[详细]
傅晋淮(1901—1977年),字焕然,紫金县乌石乡大陂村人,生于农民家庭。古竹乐育中学师范班毕业后,在河源县城乐育小学、本乡荷树湾乐育小学任教。后因父亲患“麻疹”病逝世,而弃教学医。1926年春,他在紫城镇伞子行首设“维爱西药房”,接触了刘乃宏等一批县城进步青年,同情和支持他们的革命行动。...[详细]
甘善斋(1905—1963年),紫金县蓝塘镇罗塘村人。1922年春省师范学校毕业后,回蓝塘任教。1924年,他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俄岸俊民中学任教。1927年10月参加中国致公党,任吉隆坡惠州会馆理事。抗战爆发后,甘善斋与其他侨领一起,发动侨胞募捐支持祖国抗日。1938年,他参加“华侨回乡抗日...[详细]
古成之(947-1007),字亚爽,原籍河源县回龙古岭人。后迁居增城县。他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10多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文誉传四方。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广南东路推荐一人上京考试,他被选中,书面考试,他考第二名,在皇上召见唱名赐策前夕,嫉妒“广南人居其上”的张贺、刘师遒邀成之饮酒。暗...[详细]
黄汉廷 (1892-1952) 广东省和平县三民乡人。1900年参加新军。1919年在粤军第一师第四团任排长。1929年8月晋升为广东独立第2旅第2团中校团附。1930年8月任十九路军60师119旅357团团长。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黄汉廷所率之团在上海大场、江湾一带屡立...[详细]
黄火坤(1915—1948年),紫金县柏埔镇福田村人,出生于贫苦家庭。14岁起随父在东江河做船工。1947年11月,黄火坤加入紫金县人民抗征大队“黑风队”,在攻打柏埔 所、乡公所及反击县警队“进剿”柏埔等战斗中荣立战功。不久,黄火坤参加东江河东分工委在河源黄村举办的学习班,加入中国0。后派任“...[详细]
黄居仁(1904——1928),龙川县石坑桥头人。幼年丧父,由母亲抚育成大,少年时只读过几年书,因家境清贫,10多岁就在家耕田、放牛,后来到佛山一间布厂当学徒。民国11年(1922)考入广东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染织专业。这时马列主义已在广州广为传播,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1923年夏,加入了“新学...[详细]
黄克(1905~1928年),字新发,别号新强,龙川县佗城镇四甲村人。1922年投身革命,从事青年运动。1924年被选送到广州农-动讲习所,参加第二期学员学习班,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任国民党中央农民特派员,在东江、北江从事工农运动。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受命回家乡改组中共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