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星(1911年~1942年),女,著名曲艺演唱家,粤曲“星腔”创始人。原名邓小莲,后易名曼薇,西南伏户墩头村人。有兄妹十人。曼薇排行第八,乳名八妹,因眼睛较大,又叫大眼女。因家贫,4岁时由广州河南一名叫六婶的妇女收为养女。曼薇幼喜粤曲,有过街卖榄者,专以唱曲招徕,每经其居,她必出来听之,跟随...[详细]
谢大振(生卒年不详),字公一,明城镇人,谢连魁长子。年轻时与解元杨元复交往。杨元复认为他的文章奇特,又看见他真诚孝敬父母、非常爱护弟弟谢大猷,便非常喜爱、器重他,并把女儿嫁给他。谢大振后来补缺为县学生员。清乾隆元年(1736年)成为岁贡。任始兴县县学训导,后被委任为教谕,教导生员有方,操劳勉力,...[详细]
谢迪(生卒年不详),字惠斋,明城镇人。县学廪生(由官府按月发给粮食的生员)。中年时,贵州省布政副使罗黄裳申请退休回到家乡,在学宫给读书人上课,每个月按照科举考试的例式,按多种要求进行测试,一年多时间里,谢迪没有一次不参加,所写文章都得优异等级。罗黄裳勉励他说:“你学习不怕苦,将来能继承我的人一定...[详细]
谢鸿逵(生卒年不详),号渐磐,三洲街道东亨村人。清道光年间贡生,任张国梁幕僚。清咸丰六年(1851年),辅佐张国梁,屡败太平天-队,获清廷嘉奖,提为江西南安郡丞,因战事需要,未能及时上任。他于同治三年(1864年)上京都接委任状。时值京都辖区内,仍有太平天国(捻军)余党活动,应罗文恪保奏获准,留...[详细]
谢玉婵(1917.12~1994.8),女,广东佛山高明人。1938年3月参加中共高明县委领导的明城区妇女队,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曾任中共高明县地下党小组长、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从事妇女抗日救亡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广东中区人民解放军情报交通站站长、总站长。1946年随东江纵队...[详细]
谢元枢(生卒年不详),字季昌,明城镇人。20岁时由官府供给粮食让他在乡学任教。教诲门生历时30多年,没有对一个门生不负责任,当地读书人多数是其门生。清康熙九年(1670年)岁贡,任乐昌县县学辅助教员。由于辛勤教学,周济贫苦生员;虽然待遇很低,但是谢绝馈赠。 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详细]
谢钟兴(生卒年不详),字卓言,三洲街道东亨村人。年少时进县学,享受廪膳补贴。清雍正二年(1724年)恩贡,任丰顺县教谕。向生员讲授理学,以自己尚未学习时不良表现与学习后所得益处作对比,说明学习之重要,再三谆谆教导,使生员们有不少感悟。当时,丰顺县是新设立的县,他的教育使生员们首先得到理学教育,受...[详细]
徐良(1893年~1946年),字善伯,白坭庙岗村人。徐勤之子。早岁赴日本入横滨大同学校,后攻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毕业后回国,历任北京政府-、外交部、内务部秘书、驻美国公使馆秘书、广东省长公署秘书、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赞、琼州交涉员、两广巡阅使署高等顾问、北京-顾问、山东督军公署顾问、...[详细]
许美云,女,1949年出生,广东南海人,东山区建设六 马路小学高级教师。她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严 谨治学,勇于创新,乐教善教。因教学成绩突出,帮助儿子与病魔作斗争,受到人们的称颂。1992年、1995年两次被评为 广州市优秀教师。1996年,被评为广州市“热爱儿童”先进个人、模范教师...[详细]
徐勤(1873年~1945年),字君勉,号雪庵,戊戌维新的主要人物,白坭庙岗村人。17岁赴穗从师康有为,与梁启超等同为康之得意门生。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在北京组织强学会,于上海设分会,派徐主理会务,兼任《强学报》主笔。期间,徐还为《时务报》、《知新报》、《湘报》等报撰写论著20多篇,...[详细]
杨楚(生卒年不详),字秀夫,明城镇人。年少时便有才气,在叶贞开设的“确斋”私塾读书,对《春秋》的理论有较深的理解,一向憎恨犯上作乱的人。明正统四年(1449年),黄萧养领导农民举义,杨楚与杜福叙等领兵尽力“平乱”。明天顺三年(1459年),潘四仔举义,也是他率军抵抗。这一年,叶贞在庆远围剿义兵时...[详细]
杨芳世(生卒年不详),字馨甫,明城镇人。20岁时入县学,享受廪膳补贴。清雍正五年(1727年)岁贡,任四川长宁县教官。天天上课教育生员,谆谆勉励他们要德行良好、会写文章,像教导自己的子弟一样。著《四书讲义》、《针文集》留传于世。次子杨东厘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恩贡,其他儿子是县学生员。 ...[详细]
杨进修(生卒年不详),字诣将,明城镇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中举人,任贵州湄潭县知县。在任职期间,他革除正税以外一切苛细税收和粗鄙规矩习俗,振兴学校。当时,与湄潭县相邻的瓮安县有个叫做毛邑的童生到湄潭县应考,众人指出他是外县人,上级长官委托杨进修审查处理。杨进修虽然确定他是瓮安县人,却由...[详细]
杨溥名(生卒年不详),字遍德,明城镇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贡生,任湖南新宁县县学教谕。新宁县学宫倒塌,他捐款重修,新宁县绅士举行盛典,举杯祝贺新学宫重修落成。后来任徐闻县县学教谕。徐闻县处偏僻之地,县学连学规都没有。他制订学规,规定教学数量、内容、进程等,大振学风。辞职后,年至八十仍孜孜...[详细]
杨启泉(1956~1992 年), 三水市大塘镇人。佛山市-城区分局永安派出所所长。1992 年12 月7 日晚, 他在盘查犯罪嫌疑人时牺牲。 1975 年, 杨启泉参加大塘镇社教工作队, 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应征入伍。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战斗中表现突出, 先后5 次受到嘉奖。在一次...[详细]
杨耀桐 1945 年出生, 佛山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其摄影作品注重动感, 善于对比, 追求含蓄, 讲究构图和色彩, 以细腻、优美的画面表现深邃的主题。艺术摄影创作成就突出, 有百余件作品在国内外重大摄影展、摄影比赛中获奖和入选, 大量作品在国内外数十种报刊、画册发表...[详细]
杨有声(生卒年不详),字比雷,明城镇井山村人。清顺治五年(1648年)贡生,任海南琼山县辅助教员,在教学中常常奖励生员,知县把他看作老成博学之士,资助他参加乡试,在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中举人,被挑选到衙门当官,年老后辞职。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和江肇...[详细]
杨元复(生卒年不详),字震元,明城镇井山村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中举人(解元)。随后,知县钮琇请他到县学会堂讲学。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接受吏部委命的官职,担任江苏丹徒县知县,不久去世。相国张玉书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送财物助其归葬。与杨元复同时中举的太史李象元给他写墓志铭。 ...[详细]
杨镇(生卒年不详)原名公杰,号英叔,明城镇人。南宋咸淳年间任驸马都尉,配度宗皇帝 主。 主去世后,续娶潘氏为妻。他去世后与潘氏合葬于明城镇官迳交椅山。 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和江肇高速在工业园区交汇贯通,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可以在5分钟内分别进入两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