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衍桐(1841~1899 年),又名汝桐, 字菶廷,号峄琴,佛山人。翰林潘光岳之孙,潘衍鋆之弟。清同治七年(1868 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同治十二年(1873 年)简放陕西副考官。光绪元年(1875 年)充国史馆纂修。四年(1878 年), 母丧归籍, 主讲于广州...[详细]
潘雁湘(1880—1954) 女,又名“三家”,原籍顺德县大良镇。幼年丧父,家贫,随母在地主家为婢,后来学得一手制饼的好手艺。20年代初,前来石岐萧友柏家为佣。民国7年(1918)萧的母亲生日,萧妻嘱咐其制作点心招待亲友。其用绿豆去壳、晒干炒香后,磨研成粉,并混以油糖,中心夹一片经蜜饯之肥猪...[详细]
钱朗辰(1874年~1944年),原名应龙,西南上西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小三元”,名噪一时。因才华出众,为清远朱汝珍(甲辰科榜眼)所推重,文交至笃。清光绪废科举后,入武备学堂攻读,接受新思想熏陶。后于新会文楼、香山官塘等地掌教时,其教学方式新旧并重,为人称道。清末民初,钱旅居香港...[详细]
钱亮存(1894年~1971年),原名照明,南边大远坑村人。幼丧父,家清贫。稍长随叔父瑞庭往东北,在营口县立商业专门学校毕业后,助叔往东北的牛庄、海参威及苏联西伯利亚等地采购参茸回粤发售。几经寒暑,渐有积蓄,并发明生晒野山人参,在药行初露头角。民国10年(1921年)与亲叔父星晃合资,在广州开设...[详细]
千里驹(1888~1936),原名区家驹,字仲吾。广东顺德人。父早丧。年仅12岁便在舅父的木器店中当伙夫,后经邻居介绍,跟随当时著名的男花旦“扎脚胜”学戏。千里驹首次拜师便学会了《刘金定斩四门》、《十三妹大闹能仁寺》等戏。后来扎脚胜往南洋演出,千里驹则拜小生架架庆为师,转学小武行当,并订了三年的...[详细]
钱维方,南边黄塘人,清朝末年出生于佛山,青年时当建筑工人。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员王寒烬等人在佛山秘密组织反清斗争,发展钱维方和鸿胜武馆的教头李苏等加入同盟会。他们带领一批手工业工人,在顺德乐从组成民军,参加了辛亥革命光复佛山的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同盟会佛山支部的领导权被反动势力0。钱...[详细]
区拔熙(生卒年不详),号谷樵,荷城街道阮埇村人,区灿如长子。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中举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进士,被吏部委派往四川省珙县、双流县、彭县、梁平县、巴县担任代理知县职务,升任河南信阳州知州,后又调到山东济南府任知府,不久在任上去世。 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详细]
区大典 字徽五,晚号遗史,西樵区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授编修,诰授中宪大夫。辛亥革命后,留香港任香港大学教授30年。素性勤劬精密,治学不倦。古文出入韩愈、欧阳修;史学研究兵事地理;经学博宗北宋周敦颐和程颐,纯粹精微,不拘于一家学说。诲人庄恳笃切,娓娓忘倦。港内学校,争相罗致以为...[详细]
区大枢(生卒年不详),字用环,荷城街道阮埇村人,区大相之兄。明万历元年(1573年)考取举人,赴吏部应选被任命为郡守副官,他不去赴任。赵兰溪宰相征召他在内阁任从事书写的职官,他也不去赴任。到了晚年,才任江西安远县知县,后转任湖南岳州太守副官,负责征收军饷,岳州百姓没有受到半点惊扰。在任职期间去世...[详细]
区凤墀(1847~1914年)本名逢时,字锡桐,号凤墀,又号穑叟,南海人。幼年接受基督教洗礼,后赴香港任英人师多玛的教师,协助译注《圣经》。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任香港东区伦敦传道会湾仔堂主任,居港期间结交孙中山。其后奉派至广州传教。十四年应聘至柏林军东蓄学堂任中国语文教授。返国后居广州。二...[详细]
区怀旻(生卒年不详),荷城街道阮埇村人,区大伦之子。明天启年间参加科举考试,在副榜(科举考试中一种附加榜,亦称备榜,即在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上有名。两颊上长着紫色长须,年少时便有志气、节操,与麦而炫一同被害,血衣被藏在南蓬山。 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的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详细]
区怀年(生卒年不详),字叔永,荷城街道阮埇村人,区大相次子。年轻时凭父兄官爵进入太学,参与考核通判任职情况。明崇祯九年(1636年)入京城听候选用,因母亲去世而返回原籍,后来被任命为翰林院掌管文书的官。辞官后在家养老。著有《楚乡亭》、《石洞游》、《一啸集》、《击筑吟》、《燕邸旅言》、《元超堂稿》...[详细]
区怀瑞(生卒年不详),字启图,荷城街道阮埇村人,区大相长子。20岁前跟从父亲区大相在翰林院生活、学习,所写秋雁诗被首席大学士赵志皋看重。明天启七年(1627年)考取举人,任湖北当阳县知县。正值农民起义受挫,他安抚赈济百姓,招抚逃亡的起义军士兵,百姓得以安定。同时兴办学校,设置备荒粮仓,多方面进行...[详细]
区简臣(生卒年不详),字卜征。荷城街道阮埇村人。清顺治八年(1651年)中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考取进士,任湖南江华县知县。该县民生凋敝,百姓或因借了军队官兵的0而要典押、出卖妻子、子女,或因荒年而离散各地。区简臣上任时,目睹百姓妻离子散的情景,立即派人返回家乡变卖家里产业,筹集金钱代替...[详细]
区嘉元(生卒年不详),字子起,荷城街道阮埇村人。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勤力读书,朝廷首席辅臣黄士俊在他读书的地方题写了“山天堂”三字,并把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区嘉元后来以拔贡身份任广西灵山、广东龙川教谕。清康熙年间参与修订邑志。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的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详细]
区金龙(生卒年不详),字云从,荷城街道官当村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贡生,任命为广西宾州知州助理。当时正值大饥荒,他被委派去监督赈灾。区金龙设法使饥民按照次序得到救济,对官府发给粮食后还不够吃的人再加劝导和帮助,救活了非常多的人。后升职为云南大理府知府助理,掌管食盐赋税等。 荷城...[详细]
区金浦(1905~1988),字明远,广东三水县人。幼年家境清贫,13岁随叔父到香港一间机器厂当学徒,满师后就返广州跟随叔父学造皮箱、皮件,从事小手工业。期间目睹劳苦大众贫病交加的惨状,决心学医为贫苦大众治病。 民国15年(1926),区金浦考入广东省中医药专门学校,于民国20 年毕业,在带...[详细]
区梦觉(1906~1992年)女,西樵上金瓯人。 4岁时随母到广州与营商的父亲一起生活。7岁进私塾读书。民国10年(1921年)考入坤维女子中学,受共产党员老师谭天度的启发,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与同学陈铁军等组织“时事研究社”,研讨革命理论,向往妇女的自由解放。其后,在参加广...[详细]
区鸣珂(生卒年不详),号鹤臬,荷城街道阮埇村人。清嘉庆年间贡生,任文武大员的顾问,备受朝廷器重。清同治六年(1867年),凭协调修建河南汤阴城的功劳而获任主簿,后任广西省归顺州辅助官,代理知州。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的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素有“西江明珠”之称,是佛山市西...[详细]